倪海厦《针灸》全 字幕版

)基本生理:脾和胃的相互磨动,津和液的区分,中风前的预兆
)五脏逼毒法(后背撞墙法)
)头晕、眼花耳鸣只是表象,他这个病的本源是中焦的恶心。病灶在中焦横膈膜那一片,治疗比如说公孙内关,治头晕的穴位近取穴比如络却穴,不治本。
)说说骨的生理
)本篇笔记只是初稿,部分错误在所难免
)笔记过长的查找方法:用浏览器打开,会有查找功能,可以迅速跳查所需要的穴位
)目录:
任督二脉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未完)
(因字数超过笔记最高限制2万字,故而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部分的内容分篇另发)
【第一篇】
针灸的起源
- 关于针灸的起源大家看书就好了,这个课程的教材是《针灸大成》,书上源流很全了,倪公想讲书上没有的,是口口相传的,那就是针灸大约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
- 《针灸大成》为教材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本书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而且也不花里胡哨的,比如说针灸并施的东西都没有。
- 这本书的作者杨继洲,他有一个本事就是能把别人家里祖传的东西他收集起来,因此这本书你只要有老师领着你把提纲学了,别人家的祖传的东西都会挂在这个提纲上,你就会触类旁通了。
- 倪公不止一次说:医生必须给病人不是一就是零的答复,不能给病人说你这个病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怎么怎么样。你能治就百分之百治,不能治就直接回绝。不让病人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事,这是基本的操守。
- 穴位的命名很多就是山、陵、沟、谷。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些穴位导引力量很强。“善针者,善导引也”,比如说水沟,当人昏迷的时候,针刺水沟,就能把闭塞不通的气,通过这条沟引到深谷里去。支沟(三焦经)呢,一样哦,所以治疗便秘好。
针灸使用时机
- 气血大虚,元气大伤的时候不针。比如剧烈运动,没有吃饭等时候。
- 醉酒的时候不针。如果这个人醉酒了又必须要针,就先在耳朵上的醒酒穴上放两滴血,就在女孩子打耳洞的那个位置。
- 灸法只用注意,流汗多的地方不要灸。尤其是眼睛不要灸,眼睛灸了就瞎掉了。
- 我们的针灸可以治疗几乎所有的病,你要想把针灸学好,你就记住不要想着用中药了。如果病在眼前,你还想着用中药治,说明你针灸没有学最好。
艾草的习性
- 艾草是不挑生活环境的植物,对水非常敏感。
- 当把艾草堆在地上点燃的时候,艾草烟就会渗透到地里的水源,然后从水源地冒烟。
- 艾灸的原则就是灸单不灸双。因为艾是纯阳的,所以艾灸数都是一三五七九壮那样的。
- 灸法有隔姜灸(膀胱经)、隔盐灸(青色的海盐,炒过后成红色,神阙。用在痢疾中的寒痢非常好。寒痢和热痢的鉴别就是热痢很臭),膈独头蒜灸(蒜对于肺部疾病很好,比如咳嗽),米粒灸(使用的部位很小的,比如说脚上的鸡眼,脸上的鼻窦炎。)
- 艾灸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 隔姜灸治破伤风毒蛇咬伤蛇盘疮,绝密!独家!
- 蛇盘疮心法:蜘蛛网灸蛇盘疮,灸后内服几次8克全蝎粉。

针灸的禁忌
- 有个歌诀要背: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增患者炮烙刑。
针灸的急救法
- 人中下针,或者指甲盖去掐。
- 十宣放血,手足都放。井穴可以吗?井穴速度太慢了,一两滴血不够用的。直接握紧了手脚,一刀划破所有指端,速度快才能争分夺秒。井穴不推荐急救。
- 一寸半的大针,直刺涌泉穴,扎透脚掌为妙
- 以上三个方法都不奏效,放血百会。比如说一个病人刚刚中风昏过去血压最高的时候,你看他的整个脸都是鲜红色,眼睛上翻,这个时候还没有到脑出血的地步,赶紧病人平躺,百会放血。很快血放出来了,病人会感觉头上凉凉的,就醒了。
- 倪公教诲:以上急救法,如果遇到昏迷病人,无论有没有行医执照都必须立马执行。有行医执照不仅必须立马执行,还必须把人救回来,救不回来就太差了,还有啥执照。
- 以下方法须有一定基础才行。
- 人溺水的时候,人工呼吸,电击等等什么方法都没用时,让人趴起来,三寸长针针刺会阴,针尖朝心脏。干脆一针下去,能让这个人的水直接喷出去。
- 妇人怀孕时如果小孩子气往上冲,导致孕妇晕厥,针刺巨阙。如果羊水已经破了,那就补合谷,泻三阴交。
- 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急性期,心三针,即巨阙(首要) 关元 天突。
- 以前有的人会点穴,让人全身瘫痪。选手上少府穴,腿上足解穴,可以解穴。现在如果外因让心脏跳停,这两个穴位亦用。


火罐的使用时机
- 火罐以前都用竹筒,血虻虫(蚂蟥)
- 现在我们的火罐很好,是往外抽空气的,火罐都要配合放血的,这和西医总是往身体里置入一些东西完全相反,我们中医把身体里的东西吸出来。
- 火罐食用时注意乳头(乳中穴)不要用。会留出来黄水,接着会化脓的。
- 头皮上也不要火罐。
- 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火罐用的多。立马受伤了立马在痛处拔,这样好的很快。
- 痔疮用的也很好,先用放血针扎破痔疮,再用火罐吸,会有很多脓吸出来。
【第二篇】
针灸穴位的丈量法则
- 同身寸。一寸就是中指蜷缩时的关节长,两寸就是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头的前指端,三寸就是虎口处量的四根手指宽。

- 在背腹的时候不用同身寸,有体表标志法。
- 头上的时候,要用度骨法。
针刺的深浅讨论
-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
- 另外还有个说法是,病如果在皮毛,就刺浅。比如说肺部疾病,感冒咳嗽,刺浅。脾胃疾病就刺肌肉。心的疾病就刺血脉,比肌肉更深。肾部疾病就刺骨,更深了。
- 背腹原则: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 在以前呢进针时都要病人咳嗽一声然后进针。
- 现在不用了,因为我们选用有针管的针,针尾轻轻一拍就进针了。
- 我们选穴进针的时候,会发现穴位一定在肌肉与肌肉间,肌肉与骨头间,肌肉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比如说我们找心包经上的穴位,内关吧,就在两根筋之间。
成人与儿童(十四岁以下)的不同
- 成人留针,小儿不留针
- 出针时,都要在皮肤那个地方停顿一下,这样不疼的。千万不要突然猛拔针,也不要挑针啊,那是和病人有仇。
晕针的处理
- 以前的中医都不急救晕针,因为“药不瞑眩厥疾弗廖(缪)”
- 晕针大部分是患者造成的,比如说气血不足元气大虚。但是医生扎针时选取不正确的体位也会导致晕针。病人站立的时候不要扎针。如果是这样的晕针一定要急救。
- 晕针不要怕,让病人躺下,衣服松开,开窗通风,很快就好了。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 1号是最粗的针,西医打点滴都没用那么粗的,打点滴一般都是四号五号。一号用抽脑脊液那种,看起来像螺丝刀一样粗。
- 买针的盒子上标记3215,就是32号的针,1.5寸的长度。这个很常用。
- 2815,28号的可以当个小针刀对黏连的结缔组织一个切开,也挺常用。
- 3210,对于手部的穴位一寸针用的多。
- 3230,三寸针通常用于透穴。手脚部位的透针非常的常用,不伤筋不伤骨,三寸针进去,出来一点血都没有,效果立竿见影。像妇女手腕关节疼痛,脚扭伤,头痛。
黄帝时代的九针
- 左一火针,左二长针,左三毫针。

【第三篇】
十二经纳天干
-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 庚居大肠辛居肺,壬居膀胱癸肾藏。
- 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 学习这个主要是理解五脏配五行。如图。
- 心就好像发动机,肺就是水箱。小肠和大肠一样,小肠与心脏相连(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会非常的热,因此小肠可以腐熟食物。大肠包绕小肠一样的原理,大肠收集到的津液又给了肺。相表里就是这个意思。

十二经纳地支
-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 申膀酉肾心包戊,亥焦子胆丑肝通。
- 寅时3点到5点,以此类推。知道地支和时间的关系,能够帮助诊断疾病。
- 一个病人来了,说他晚上一点到三点总是醒来,手掌伸出来,颜色暗红。好了,就可以确诊肝病了。手掌暗红什么道理?我们的手在人体属于上焦,上焦心和肺,一个白色一个红色,混合起来是粉色,因此手伸出来粉色是健康的,如果是暗红色,说明心强了,为什么呢?因为肝弱了,肝在本来一点到三点要把全身的血液过滤一遍的,可是人醒了肝没过滤完全还要给心泵血,因此手伸出来就是暗红色了。
- 如果一个人本来晚上一点到三点睡不着,经过治疗三点到五点都睡不着了,这下完蛋了,病进了。地支歌还有这样检验治疗疗效的作用。
- 胆结石一定是晚上十一点到一点钟痛起来。
十二正经之井荥俞经合
- 十二正经是什么呢?十二正经就是我们说的六阴六阳脉,除此之外还有任督,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还有奇经八脉。
- 俞这个字念shu,但是过去呢都念yu(注:我看靳三针靳老视频他也念yu)
- 阴经的时候井荥俞经合,分属木火土金水
- 阳经的时候井荥俞经合,分属金水木火土
- 除了井荥俞经合,十二正经每一条经都有络穴。还有呢,阴经没有原穴,阳经有原穴。
井-病在脏者取之
- 病在很深的地方要用井穴。比如说厉兑穴(胃井)治心下满。在动脉血管堵塞的时候(心剧烈疼痛),一针厉兑穴下去,就像有人在心脏里面扫地立马就不疼了。
- 井穴都在指甲盖边上,没有办法做补泻,只能放血。但是一定要补泻怎么办?原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比如胃经的井穴厉兑穴是子穴,要进行泻法,但是不能泻法,这个时候就选用胃经的荥穴内庭穴来代替。
- 井主冬。
荥-病在于色取之
- 比如说上面那个手暗红色的例子,他有颜色的改变了,取荥穴很好。一个人的面色发黑,发黄发红,也是取荥穴很好。
- 荥主春。
俞-病在时间者取之
- 每天按照时间发病,取俞穴。
- 病在时间荥穴也可以用。前面说手暗红色的例子好像与时间也有关系哦,那选荥穴还是选俞穴好呢?倪公说取俞穴是《针灸甲乙经》上的。倪公说的他的老师说口口相传的,荥穴也可以治疗时证。
- 有的人癫痫总是晚上十一点发作。有的小朋友到学校上课,总是下午一点到三点上课打瞌睡,老师告诉家长了,回到家后先去给小朋友扎小肠经俞穴和荥穴吧。小朋友怕疼,就只扎俞穴吧。
- 俞募治疗法,这个俞指的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腰背部的穴位。并不是五腧穴中的俞穴。
- 俞主夏。
经-病在音者取之
- 一个女人面大,声沙,骨粗,孤独终老的象。
- 关于听声音这个,和易经的学问密切相关。
- 经主长夏。
合-饮食不节取之
- 一个人不要暴饮暴食,他的饮食要节制呀。我们的胀满的病,一般都是用合穴来治疗。
- 合穴主味。有的癫痫病人开始时会闻道腥臭的气味。或者有的人嘴巴里会有金属的味道。
- 合主秋。
原-五脏不安者取之
- 五脏不平衡的时候用。每一条阳经都有原穴。
- 原穴和络穴经常一起配伍,叫做原络治疗法。
- 十二正经每一条经都有郄穴,郄穴都有消炎止痛作用哦。郄穴和八会穴搭配,叫做郄会治疗法。
我们把井荥俞经合与春夏长夏秋冬结合有什么用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怎么理解呢?你看动物就知道了,秋天贴秋膘,冬天冬眠。养阴就是增加我们身体这个看得见的形质。阳就是增加我们的看不见的力气。
【第四篇】
任督二脉
先学任督二脉,是因为背腹的穴位都是以先找到任督二脉为基准的。
任脉就是全身的阴都在任脉上,督脉就是全身的阳都在督脉上。无论如何不要让人开刀对你的督脉下手,腰椎间盘突出开刀后没有一个长寿的。我们看一个人行将就木的人要不要死,就看他的脖子突然歪了了,这叫做“天柱倾,命在旦夕”,活不过两天了。
我们要行住坐卧都舌抵上腭,看乌龟它永远都是舌抵上腭的,这样的任督二脉通畅,阴阳沟通,人的头脑会更聪明。
任脉是诸阴之海。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
任脉三八起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锐,石门气海阴交仍,神阙水分下脘配。建里中上脘相连,巨阙鸠尾蔽骨下,中庭膻中慕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夜,天突结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浆舍。
- #
- 会阴穴有个案例。台湾有个大二体育系的,本来很壮,会阴非常痛,人都瘦了,来找倪老,倪公会阴扎下去,立马就不痛了。但这是为什么呢?倪老打听之后推测是遇到鬼了。于是就问这个人,这个人果真之前对不起一个女生,这个女生之后自杀了。之后倪公就按照古书上十三鬼穴抓鬼的方法治,人中少商隐白……后来这个鬼就给倪公说话了,让他不要管。
- 除了溺水急救,还有这样的遇鬼的特殊情况,会阴是不会扎的。会阴痛一般都是用对侧取穴,会阴和百会相对,有的男生调皮捣蛋翻篱笆会阴被挂住了,可以远取针刺百会,疼痛也会治好。
- #曲骨穴
- 耻骨上是曲骨穴,曲骨穴到神阙穴这一段要平分成五节,从上数第二节中间还要分一段。从下数分别是曲骨穴、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

- 曲骨穴古书上说禁针,现在我们可以针。得明白原理,因为以前的针具非常的粗,血管密集的地方都不针。现在的针具很细,很多古书禁针的穴位都可以针。针的时候用看着用平补平泻的就行。
- 曲骨穴治赤白带。
- #
- 任脉上有膀胱的募穴中极,小肠的募穴关元,三焦募穴石门,胃的募穴中脘,心募穴巨阙,心包募穴膻中。不在任脉上的募穴有肺募穴中府,肝募穴期门,脾募穴章门,肾募穴京门,胆募穴日月,大肠募穴天枢。募穴经常配合背部膀胱经上的俞穴治疗。叫做俞募治疗法。
- 中极是膀胱经募穴。有的人晚上睡觉尿频,影响睡觉,就可以针刺中极穴。如果辨证清楚了也可以用灸法。如果一个人小便剧烈刺痛,那是热证,灸对局部寒证好,热证不太好。
- 中极是足三阴和任脉的交会穴。
- 产妇胎衣不落针中极。因此孕妇禁针。
- #
- 关元穴是小肠经募穴。孕妇禁针,会伤到胎儿。
- 一天一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说我渴了,你帮我去河里打碗水喝,小和尚没一会拿着个空碗哭着回来了,小和尚说:师父,现在太冷了,河里只有冰没有水。我们看这个故事像看笑话一样哦,冰不就是水嘛。可是你我们人体的瘀血就是这个道理,他有瘀血在这里,就是因为身体的温度冷了,瘀血不就还是血嘛。可是西医可不这样认为哦,有瘀血是吧,瘀血不是血,瘀血占了血的位置,西医说吃点阿司匹林稀释一下血液,好一点了就。
- 关元穴能让身体热起来。身体热了,瘀血就活了。比如说一个人皮肤甲错,这就是代表身体里有瘀血了。还有一个象就是脚热的人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这怎么得来的?因为他脚上都是热的,脚上没有瘀血,瘀血是一点点堆积从脚上到腿上到上面才能到心脏,脚上没有瘀血,心脏更不会有了。
- 有一天小和尚和师父又到东北去了,给师父烧洗澡水。晚上忘了把洗澡水放掉,第二天早上放掉洗澡水结果水管裂了。小和尚又哭了,师父却没骂他,因为这是天气太冷了。看到这是什么象?我们身体的血管会破裂也是这个原因,外面太冷的原因。西医一看,血管大破裂,赶紧动手术得换个塑料管。
- #石门穴
- 石门穴是三焦募穴。三焦就是油网。动物的油网拿去做炸串很香。妇人禁针灸,否则绝子。在石门和关元的中间有一个经外奇穴叫做绝孕穴。因此女子不要轻易练气功守小腹,也不要轻易艾灸小腹。如果没人指导,很容易等同于结扎!
- 石门治奔豚。除了治奔豚都是禁针灸的一定记牢。
- #阴交穴
- 又说阴交是三焦募穴的,可是石门也是呀。这就可以知道了这其实是下针角度的原因啦。
- 主治阴汗湿痒。
- #神阙穴。禁针。
- 神阙到中庭(心蔽骨?)的二分之一处是中脘。中脘下到神阙可以平分四段。 分别是神阙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中脘到上面的鸠尾也有四段,分别是中脘 上脘 巨阙 鸠尾 中庭。
- #水分穴
- 水分穴食谷不化,痢疾可以灸 。腹胀如鼓,灸。(成人)突然流鼻血,也不发烧,只是没有原因流鼻血,灸。(小孩突然流鼻血没有关系)
- 糖尿病上消用的也可。糖尿病分为上消(渴饮百杯不止),中消(肌食百碗不解),下消(阳不举)。一型糖尿病在几千年来都是不存在的,现在有那都是吃西药的后遗症,二型糖尿病才是古代的糖尿病。
- #下脘穴
- 下脘穴治胃痛。是什么样的胃痛呢?因为下脘平对胃的幽门,胃溃疡一般都发生在这。
- 什么是痛?我们得炎症之后非常痛,这个痛是脓在那里的局部压力。西医会动手术把脓吸出来,虽然会短暂的不痛了,但是得持续服用抗生素。我们中医呢,会改变局部的温度,速度,压力与时间,因为那里的温度变了,所以不生脓,因为那里的压力变了,所以止痛了,因为那里的速度时间变了,所以瘀堵在那里的血液就加速循环了。
- #建里穴 不常用 功用和下脘一样
- #中脘穴
- 中脘穴是胃经募穴,手三阳与任脉的交汇穴。中极是足三阴和任脉的交汇。
- 中脘是腑会。我们身上有八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第七胸椎旁开1.5寸),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为什么要学八会穴呢?因为八会穴经常和郄穴相配,这叫做郄会治疗法。
- 中脘别下个三寸针呀,弄出胃穿孔不好办了,一寸针就行了。
- 中脘治印堂这一块,也就是胃经的头痛,一针下去,立马就不痛了。
- 怀孕中间的剧烈妊娠反应,恶心呕吐,孕妇吃坏食物等,都可以灸都可以针。
- 所有的胃病,包括胃下垂怎样么的,都可以用中脘治疗。

- #上脘穴
- 上脘穴,配合中脘穴。中脘穴上下左右各一寸,会有一个梅花灸。梅花灸有一个注意事项,吐血,便血等有出血现象的病人不要灸。
- #巨阙穴
- 巨阙是心之募穴。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古人有说法是,巨阙是上纪,关元是下纪。
- 美国有个人心脏动脉堵塞,还有严重尿毒症,只有一个肾脏在工作了,情况危机到不能上手术台了,上手术台必死。到倪公的诊所,先巨阙关元下针,两个穴位都用“得气即泻法”,然后有一个天突,称作“心三针”。“得气即泻法”就是下针后得气了,往里面推进约一个豆子的长度,就是泻。如果是补法就往外提约一个豆子的长度。
- 妇人怀孕时如果小孩子气往上冲,导致孕妇晕厥,针刺巨阙。如果羊水已经破了,那就补合谷,泻三阴交。
- #鸠尾
- 禁灸,可针。
- 人的横膈膜,前在鸠尾穴,后在第十一胸椎。
- 当人穿心痛的时候,就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为什么痛呢?因为痰的压力在这个地方。祛痰就不痛了。
- 横膈膜的功能首先是大小肠腐熟的食物熏蒸不到上焦来。第二一个就是给肝脏一个辅助的外力,能够帮助肝血的循环。
- 鸠尾穴在以前学武术的都知道这个穴位千万不可以被重击。一打就有严重的内伤。
- “膏之源出于鸠”。我们身上的而油网膜,属于三焦,三焦就是膏。牛身上的油网最香,牛的横膈膜做烤肉是最贵的。
- #天突
- 这是一个重要的体表标志,因此要先说。天突一定是向下刺,不要直刺会刺到气管。不要拿三寸针,会刺到肺,一寸就行了。
- 天突到腑会中脘的中间就是气会膻中。膻中还有简便取穴法,男的就是两乳头之间。
- 天突到鸠尾的中间就是玉堂穴。玉堂到天突中间是华盖穴,华盖穴下面是紫宫穴,上面是璇玑穴。
- 天突穴配合巨阙关元有一个心三针。针尖朝向如图,这三个针会让心气往下走。下到第十一胸椎,气会聚集在那里。

- 声音沙哑,瘰疬肿大,用天突穴近处取穴效果不错。
- #中极 不常用
- 中极在膻中往下一寸左右的地方会摸到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中极。
- #膻中
- 可灸。以前书上不能针,现在可以针。
- 气会膻中,治疗气病用。足太阴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的会穴。
- 治肺痈吐脓,咳嗽,妇人乳汁少。肺痈吐的痰都是很浓稠的,如果是肺癌吐的脓都是白色的而泡沫。
- #玉堂穴
- 和中极一样都是膻中的辅助穴 不常用
- #紫宫穴 不常用
- #华盖穴 不常用
- #璇玑穴 不常用
- #廉泉穴
- 廉泉穴主治中风后病人口缄不语。让病人平躺着。(靳老有一个舌三针,在上廉泉穴加上左右旁开各0.8寸的地方,针刺一寸朝着舌头方向针)
- 也可以扎病人背后的哑门穴。
- #承浆穴
- 下针时不要闭口,嘴巴张开。
- 面部中风后恢复,要多在承浆针灸几次巩固
- 在美国很多人牙痛。根源在于他们的饮食习惯不好,都是精炼糖,精炼糖都是酸性的,把牙都腐蚀坏了。精炼糖也有好处,比如一个人的嗓子里卡鱼刺了,就口含精炼糖就能化鱼刺。我们蔗糖原本是碱性的,牙痛了就含一口蔗糖,就能止痛。如果牙痛含精炼糖就会更痛。
- (任脉结束)
- 督脉是诸阳之海
- #长强穴
- 足少阴,足少阳之会。在尾椎骨和肛门之间。斜刺。
- 痔疮的根本。痔疮分为两种,内痔和外痔。内痔先血后便(不痛),外痔先便后血(痛)。痔疮呢,中药和针灸都非常好治,但就是有的人想不开要找西医开刀。开刀后张不住了,非常麻烦,形成了瘘管。大便从阴部流出。
- 外痔就用小火罐,接着外用枯痔散。内痔就针刺长强。
- #腰俞穴 不常用
- #命门
- 因为命门是体表标志穴位,所以先学命门。命门穴平对肚脐。
- 针和灸都可以。
- 治角弓反张,脑膜炎。
- #阳关
- 在命门穴下两锥。
- #悬枢穴
- 命门上一锥。三焦经经过这里。对于肠鸣泄泻很有帮助。
- #脊中穴
- 这个穴位是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禁灸,因为这个和鸠尾穴一样连接横膈膜。又有说法是脊中的下面就是脾脏,他的旁开1.5寸就是脾俞。禁灸,但是可针。
- 治黄疸便血很多。
- #中枢穴 不常用
- #筋缩穴
- 第九胸椎。
- 治疗癫痫狂都可以用。
- 怎么诊断这个人的癫狂?首先,有精神类疾病的病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然后看眼睛。眼睛上白有鸡足贯穿黑球易治,上下白都有鸡足难治,只有下面有鸡足不治。
- 筋缩是治疗癫狂痫的穴位其中之一。
- #至阳穴
- 第七胸椎。
- 第九和第七之间的是一个经外奇穴,叫做消渴穴。有诊断的作用。消渴穴针灸都可以。
- 至阳穴到命门都可以治腰背痛。近取穴的意思。命门穴以下都属于带脉,不属于腰了。
- 至阳穴旁开1.5寸就是血会膈俞,因此血的疾病在至阳穴,膈俞都会有压痛。这一片的地方常常就是血癌的地方。
- #灵台穴 不常用
- 第六胸椎
- 禁针。
- #神道
- 第五胸椎
- 任何的心脏病都会在神道有压痛点。一般都是用作诊断。不针也不灸。
- #身柱
- 第四胸椎没有穴位,身柱在第三胸椎。
- 这个穴位非常的重要,外伤的话,其他的椎骨碎了都可能不会全身瘫痪,但只要是第三椎骨头碎了,百分之百全身终身瘫痪。
- 中日战争的时候,日本的将领就提前让士兵们隔姜灸身柱穴来强身健体了。
- 身柱和第九椎的筋缩艾灸后对于阴证(精神方面)很好。
- #大椎穴
- 因为这是个体表标志,陶道穴就在他下面,所以先说大椎。
- 大椎穴你摁住它,转脖子,他的上面动,下面不动,大椎在动与不动之间。
- 发高烧时,大椎穴点刺放血。
- 前面门牙燥,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时候针刺大椎穴。
- #陶道 不常用
- #哑门和风府
- 摸着脑骨的下方就是风府穴。风府穴下半寸就是哑门穴。
- 都可以针,都要注意一个下针的朝向,针尖朝着舌根的方向。
- 哑门不要灸,一灸就哑掉了。
- #脑户 不常用 禁灸
- 用手沿着风府往上摸突然有个骨头凸起来了,那下面就是脑户,骨头上面就是强间。
- #后顶 不常用
- 百会往后一寸半
- #百会
- 诸阳之会,什么病不会治了都可以用百会。以前有断头刑罚,叫做“首级”“六阳之首”,就是说的头。所有的阴经都不上头。
- 虢国太子晕厥,扁鹊取三阳五会,这就是说的当时针刺了百会穴。太子都准备办丧事了结果醒了。虢国国君非常高兴,本来全天下所有医生都可以叫扁鹊,后来国君规定了只有秦越人可以叫扁鹊,其他人都叫郎中吧。
- 扁鹊是我们学针灸的祖师爷。
- #前顶
- 百会往前一寸半。
- #卤会
- 前顶往前一寸半。
- #上星
- 书上说上星在发际上一寸,我们很多人的发际都是不准的,怎么找呢?用手摸仔细从下往上摸额头,额头上第一个凹陷就是发际了。
- 摸不出来呢,只能是从百会往前量了,卤会穴再往前一寸半了。
- 上星在鼻窦炎的时候灸。用发夹分开固定头发,然后米粒灸。灸九壮或者十一壮。灸完之后害怕留疤,可以抹一点佛山黑油??
- 以上脑部的穴位,很多精神类的疾病,癫痫啊,都可以用。近取穴的道理。
- #素髎穴
- 在鼻头的正中间。
- 酒槽鼻在素髎穴放血很好。
- #水沟|人中
- 有的妇人早上起来脸肿,可以下水沟。
- #兑端
- 在上唇的尖端。
- #龈交穴
- 要把上嘴唇掀起来,点刺就行了,肯定会出血的。对牙周病很好。
- #神庭
- 上星前0.5寸。
- #神庭
手太阴肺经
“传道之官,治节出焉。”
肺藏魄,魄就是这个人不喜欢白天,白天就像见到鬼一样。这个人只有魄好,才会自律,才会控制自己。
这个人的气怎么看,看他的头发,头发两天就油的,这个人气很足。美国你去看,有的黑人他的头发油的风吹过来都吹不动,这样的黑人怎么办呢,他每天得跑很多圈才能把他的气散掉。
眉毛能够反应这个人的肺气,有的人眉毛都掉光了,这样的人成天忧愁。因为肺主忧。如果一个人天天忧愁各种各样的考试,还咳嗽,这个考试没考完,无论怎么治,他的咳嗽是不会好彻底的。喜克忧,有点高兴的事会好。
肺的声为商。用五脏逼毒法的时候,要用“思”声。脾脏用“乎”声。心脏用“呵”声。
我们说金是燥金,为什么呢?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金生水,所以金里面有水都释放出来了,所以是燥金。
手太阴肺经,多起少血,流注时间是寅时。人体之气,左升右降。肺气三点在左边,五点就落到右边了。比如说有个人每天四点半起来咳嗽。这个人就是肺气不降嘛。肝在右边,一点到三点流注。
我们膜这个人的寸口脉,在秋天的时候,他的脉都浮在皮毛上,就是正常的。所谓浮脉就是你的手指就像刀一样,轻轻的碰到皮肤就能摸到脉。摸不到脉要用独参汤,一两。
过食瓜果下痢,静息二日,用薤白煮稀饭加羊肾空心补之,猪肾亦可。
- 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 #中府透云门
- 我们祖师爷扁鹊的下针手法就是一针透两穴。中府透云门,非常明显针尖朝上,绝对不会扎到肺。顺着经络走向,为补,逆着经络走向为泻。比如这个人的肩膀很喜欢别人给他按按,这就是虚,扎针你就顺着经络方向给他扎。
- 中府透云门能治瘿瘤。瘿瘤是什么?并不单纯地指大脖子病,甲状腺瘤,淋巴腺瘤,我们知道肿瘤都容易转移的,有的还会转移到腋下,乳房等部位。
- #天府
- 天府穴,有个简便取穴,让人把胳膊举起来碰鼻尖(素髎穴),鼻尖碰到的地方就是天府穴。
- 治流鼻血不止,鼻咽癌,外伤打到。左边鼻孔流就扎右边天府,右边鼻孔流就扎左边鼻孔。两边留就两边一起扎。
- #侠白穴 能增强天府止鼻血的作用
- 如果天府止不住鼻血就针侠白穴
- #尺泽(合穴 子穴)
- 手肘的大筋外侧就是尺泽穴
- 肺实证(新证)要泻。首先针尖方向逆向。再泻豆许。
- #孔最
- 痔疮的压痛点。有的人说他大便带血,但是痢疾、大肠出血等都可能大便带血。这个时候就按压孔最穴,孔最穴很痛就能确诊是痔疮了。
- #太渊经渠与列缺
- 禁灸
- 这三个穴位都是并列的,寸关尺。
- 有的人经气的脉若,络脉的脉强,就会变成反关脉。反关脉的人他的想法总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因此很容易大富大贵。洗肾,都在手腕这个地方接到机器,反关脉洗肾很可怜,他这里的动脉很细,但是也要硬接上管子。还好现在美国有的地方接在胸腔这个地方洗肾了。
- 经渠,属金。肺经本穴。
- 列缺主任脉,而且还是肺经的络穴,因此和大肠经也密切相关。
- 太渊脉会。手太阴经俞穴,属土,母穴。母穴就是纯补,子穴就是纯泻。脉有病针太渊,比如说心率不齐。久咳肺虚针太渊。


- #鱼际 荥穴
- 治乳痈
- #少商 井穴
- 井穴是肺脉之所出
- 放血用多,治扁桃体发炎。小孩发烧也可以,大椎少商放血。
- 十三鬼穴 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会阴女玉门头(鬼藏)、曲池(鬼腿)、海泉(鬼封)
手阳明大肠经
- 大肠经的流注,是上午的五点到七点,卯时。我们在肚痛揉腹的时候,从右往左揉,顺时针的。上焦揉的时候,就从左往右,逆时针揉了。
- 一个人气喘,西医才不管呢,全都用类固醇喷一喷。中医会问,吸困难还是吐困难。吐困难就是肺病,吸困难就是肾病。
- 我们抬手,往前抬不起来了,西医说五十肩,是大肠经有问题。往上抬,梳不了头,三焦经有问题。手不能往后摆,小肠经有问题。大肠经久病手抬不起来了,母穴,曲池补。
- #商阳 井穴 属金 本穴
- 少商商阳放血,能够退烧。
- #二间穴三间穴
- 二间是荥穴 属水 子穴
- 三间是俞穴 属木
- 三间透劳宫,手指的风湿关节炎的肿痛,指头不能握拳都很好。
- 三间透合谷,
- #合谷 大肠经原穴
- 怎么样知道是实证呢?实证痛多,虚症酸多。纯虚症就不痛,纯酸。实证纯痛不酸。实中带虚,先泻后补;虚中带实,先补后泻。灵活运用子穴和母穴进行补泻。
- 原络治疗法。络穴就是表经或者里经的络穴。比如说大肠经实中带虚证,先扎原穴,原穴的穴性作用是平衡五脏,因为是实证所以就会泻了,然后配合阴经的尺泽。如果大肠经虚症,那么合谷就是补,然后再配合阳经的络穴偏历来补。阳补阴泻,单补偶泻。
- 灸合谷治青春痘。美白呢,灸合谷。
- 在合谷穴下方有一个经外奇穴,叫做牙痛合谷。大肠经走上牙齿,左边上牙痛扎右边合谷,右边上牙痛扎左边合谷。下针的时候注意避开血管,也要注意不要距离骨头太近了,扎到骨膜上会很痛的。
- 孕妇禁补合谷,可以泻。合谷的补就是顺着经气,针尖朝向身体内侧。孕妇将要临盆的脉,就是把合谷这个地方,合谷这个地方的脉一路跳到掌骨,这就是要生了。
- 开四关。就是两个手的合谷,加上两个脚的合谷,叫做太冲穴。有的病人说,我全身到处都痛,就给他开四关。
- 我们望诊看病人的合谷可以看到气的兴衰,有的病人久病气虚,合谷就会塌陷下去。
- 面口合谷收。面部中风可以扎,合谷还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当面部的透针,很痛的时候,就可以先针刺对侧合谷,再在面部透针。中风的病人,针刺他的健侧(也就是歪嘴的那一侧,不歪嘴的是患侧)。原则是对面侧下针,对手上下针。
- 小儿科观食指络脉法,风气命,三关。


- #阳溪穴 经穴 属火
- 寒热疟疾 往来寒热 耳鸣 其实这些合谷都能治。阳溪穴其实不常用。
- 阳溪穴有简便取穴法,把手撑开

- #偏历穴 络穴
- 肺经的络穴是列缺,与列缺相对的地方,也就是反关脉的地方,就是偏历穴。
- 肺经虚症的表现 牙齿痛 耳鸣 牙齿怕冰冷 怕风吹 怕寒冷
- #温溜穴 郄穴
- 偏历穴上两寸。进针的时候,刺入骨缝中。
- 治肠道炎。
- #曲池 合穴 属土 母穴
- 要找下廉上廉手三里,先找到曲池。
- 曲池下针要用捻转法,捻转法补的,快转慢回,转的圈数是单数。
- 曲池 合谷是上半身的消炎穴。皮肤病很好。肩膀痛也很好。
- #手三里 曲池下两寸
- 手三里另外的名称叫做扭伤。所有的急性扭伤都可以用。
- 腰扭伤的时候,一边捻转一边让患者扭腰。慢慢的就开了。落枕了也一样。
- #上廉 下廉 不常用
- 手三里下一寸就是上廉
- 手三里下两寸就是下廉
- 都可以治疗乳痈,臂痛
- #肘髎穴
- 网球肘,在此下针或者放血
- #手五里 不常用 禁针 因为下面有大动脉
- #肩髃穴
- 这个需要手向前摆,肩峰前有一个明显的窝就是肩髃穴。
- 八大中风穴。百会 风府 肩髃 曲池 合谷(透后溪) 风市 阳陵泉(筋会)悬钟(又名绝骨)
- 肩不能举,选用对侧取穴效果好。
- 肩髃透极泉穴。治疗狐臭。如果要透穴必须要找准一个九十度才能一针透下去。如图。

- #臂臑穴
- 肩髃穴下两寸。主瘿瘤,臂不能举。瘿瘤在中府透云门讲过了,这个属于近处取穴了。
- #巨骨穴
- 手阳明和阳跷脉的交汇。有诊断意义。
- #天鼎 扶突穴
- 脖子上大筋的外侧就是大肠经,内侧是胃经。有的病人在脖子上长肿瘤,得知道经络的巡行帮助诊断。
- 扶突就是平对廉泉,廉泉就是喉结啦。
- #禾髎 迎香
- 禾髎在鼻孔的下方,迎香在鼻翼边上。
- 迎香穴不是直刺的,而是要朝着印堂或者内迎香的方向透针。扎这个针很痛的,记得给对侧合谷先扎上。

足阳明胃经
有四十五个穴道。
任何的阳经都是从四肢末梢走向四肢末梢。大肠经是从手上走到头上。胃经是从头上一路走到脚上去。
胃经流注的时间是上午七点到九点辰时。按时间发病,俞穴,脚上的陷谷穴。
胃是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中风前的预兆,大致食指中指麻木,距离发病还有半年左右。小腿上,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那个位置麻木,大约还有两个星期中风。这个时候开始灸足三里可以及时预防。
胃是肾之关。因为肾属水,胃属土,当肾水反侮胃土的时候,就叫做胃是肾之关。急性肾衰竭之前,急性尿毒症之前,病人一定非常瞑眩,不断地吐,吐胃水。
- #头维穴 禁灸 主头痛
- 足阳明和足少阴的二脉之会。
- 督脉的发际上0.5寸是神庭。额角的发际上0.5寸是头维。在头维能摸到一个小凹陷。神庭到头维连线的下三分之一处是胆经的本神穴。
- #下关穴
- 下针的时候张开嘴,摸到会有一个洞。
- 中耳炎 下巴脱臼。西医叫TMJ就是牙关不能闭合,会很痛。
- #地仓透颊车
- 地仓是手阳明 足阳明 阳跷脉的会穴
- 人还有天仓的,天仓在眉毛边上。算命的一看你的天仓干瘪,就知道这个人主业没有,一天天游手好闲。一个人身体很差的时候,天仓也会凹陷。
- 过去哦,脸部中风了赶紧去抓一条鳝鱼杀了取血,然后涂抹患侧脸(不歪的),整个不歪的脸都能给鳝鱼血的拉力拉回。
- #承泣穴
- 足阳明 阳跷 任脉的会穴 。过去禁针,但是现在可以针。
- 有的人白眼珠下面这里有一条很粗的血管,这就帮助诊断了,胃经有问题。
- #四白穴
- 黑眼珠下一寸。
- #巨髎穴
- 黑眼珠下,平对水沟穴。颧骨下方
- 拔完牙后的止痛很好。
- 年轻人青春痘很多,都是胃经火热,注意吃的东西别很凶哦。
- #大迎穴 不常用
- 地仓颊车中间的穴位就是大迎。
- #人迎
- 大迎下面就是人迎
- 可以在这里摸脉,能显示一个人胃气的盛衰,胃气盛,预后良好,不会死
- #水突
- 水突配合天应治疗甲状腺肿大,瘰疬。
- #气舍 不常用
- #缺盆穴 禁针
- #气户跟缺盆隔了一根骨头。
- 下面的这一串到乳中乳根的胃经的穴位,平对任脉都是四寸,每一个穴位都是相隔一根肋骨。不容到气冲这一段胃经的穴位平对任脉相距两寸。下针的时候都要平刺。
- #库房穴 不常用
- #鹰窗穴 屋翳穴 乳根穴
- 治疗乳痈,也就是乳房硬块。
- 这三个穴位,加上腿上的丰隆穴可以丰胸哦
- #乳中 禁针 禁灸
- 朱丹溪说乳中络肝经肺经。这就是为什么乳癌容易转移到肝癌肺癌上去。
- 初次喂乳奶水很胀但是出不来,就拿葱白涂抹乳中就可以了。
- 我们的乳房不要去做切片,因为做切片的那个刀进入乳房之后,会形成很多瘀血,最后还会在乳房形成新的结缔组织也就是新硬块。加重病情。如果做切片有用的话,那天天做切片就好了嘛,乳癌就不用治了。还有一种治法,如果硬块在胃经上,那就根据虚实在胃经的子穴母穴,郄穴上消导。
- 乳房最初有硬块,就用隔姜灸就很好。
- 更年期的时候,月经刚刚要停。不要听话吃荷尔蒙,吃了荷尔蒙虽然情绪不烦躁了,但是等于是告诉心脏了,你不要干活了。因此吃荷尔蒙的副作用能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 #不容
- 巨阙旁两寸。
- 感觉吃不下饭,胃不容饭,针不容。胃痛喝水都痛,水都喝不下去,不容啦。
- #承满 关门 梁门
- 吃不下饭,吃一点就饱了。就是这三个穴位
- #太乙 滑肉门
- 这两个穴位配合身柱,增高。可针可灸。
- #天枢 大肠募穴
- 病人说他便秘,我们得辨证便秘的病灶在大肠还是小肠还是十二指肠还是胃。天枢就有诊断作用,看他的病灶是不是在胃。治疗便秘要辨寒热,有寒秘和热秘。很简单,看小便了。寒秘灸比针好。
- 我们有腹三针,对胃肠疾病很好,关元,天枢,中脘。
- #外陵穴 大巨穴 不常用 ,近取穴治肠鸣
- #水道
- 这个穴位与神阙上一寸的水分穴非常有关。经常一起配伍。平关元。
- #归来 平中极。
- 治阴缩。睾丸旋转。
- #气冲
- 这一片穴位,气冲 关元 归来 子宫 卵巢,经常艾灸可以助孕。
- #伏兔穴 #髀关穴 都不常用
- 膝盖头至上六寸 伏兔穴
- 伏兔穴再上六寸 髀关穴
- 手脚膝盖冷,手脚无力。

- 膝盖头上一寸是经外奇穴足解穴,再上一寸是梁丘穴,再上一寸是阴市穴。
- 解穴有个作用就是止痛,有针麻的作用。还有一个手解穴,是心经少府穴。
- #阴市穴
- 治膝盖冰冷
- #梁丘穴 胃经郄穴
- 膝盖受伤化脓,因为经常活动,伤口一直都长不好,下针梁丘,第二天就长好了。
- 脸上胃经的青春痘,地仓颊车四白那一块的,梁丘消下炎。
- #膝眼 经外奇穴
- 在治疗任何膝盖肿胀,膝盖痛风的时候,有一个四针五穴。第一针鹤顶,第二、三针两个膝眼(不捻针,用雀啄法),第四针阳陵泉透阴陵泉
- #足三里 合穴 属土 本穴
- 从下往上膜胫骨,摸到上面胫骨的凸起了,外开一指就是足三里。
- 治一切胃病。可补可泻。
- 能把体内的燥热之气导引下来。
- 当一个人高血压的时候,整个脸充血,阳明热盛时,可以逆着阳明经,四十五度斜刺足三里。很快血压就可降了。
- #阑尾穴 经外奇穴
- 足三里下一寸
- 有诊断作用,男左女右。这个穴位按压很痛,阑尾炎是一定的。
- #上巨虚
- 足三里下三寸
- 顾名思义对上面的巨物的消导非常好,比如说乳痈乳癌 泻法多见
- #下巨虚
- 上巨虚下三寸
- 顾名思义,对子宫肿瘤,卵巢结块很好 泻法多见
- #条口
- 上下巨虚中间
- 治脚麻。治糖尿病足。治糖尿病的时候,生津为第一要务,初次生津,沉积在血管里的旧糖会溶解,血糖肯定会回升,随着治疗,血糖会恢复正常值。
- 条口透承山。治疗五十肩。三寸的针,一遍透针,一边叫他抬肩。讲到大肠经的时候,手三里(扭伤穴)治扭伤的时候,也是边下针边让患者自己动。
- #丰隆穴
- 腘横纹端和外踝尖的中点
- 顾名思义就是让人丰隆啦。丰隆要补才能丰隆哦。
- 十个癫痫病人九个便秘,十个有痰。化痰找丰隆。控痰丹也可以。
- 导痰有特殊的手法:直刺进去后得气了,就慢慢的退针,退到皮肤这,然后向上45度进针,摇摆针尾,然后再退针到皮层,向下四十五度进针,不用摇针,留针20分钟。
- #解溪穴 经穴 属火 母穴
- 胃经头痛好几年了。
- #冲阳穴 原穴 (脾经络穴公孙)
- 不用同身寸,摸解溪穴下面的动脉,约两寸就是了
- 胃经很多的穴道都可以治发狂奔走,登高而歌,还有没什么事在那里一个人傻笑,因为他身上的燥热之气下不来。针刺之后把燥热之气导引下来就行了。
- #内庭穴 荥穴 属水
- 第二个脚指头和第三个脚指头中间的骨缝处。
- #陷谷穴 俞穴 属木
- 内庭穴上两寸
- #厉兑穴 井穴 属金 子穴
- 第三脚趾指甲盖边上
- 此处的泻法在内庭施展。下牙痛针刺胃经,上牙痛针刺大肠经。一样的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 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的时候,巨阙急救。治疗的时候,最常使用的就是厉兑穴。因为井主心下满。胃经的循行刚好经过心脏,有旁络肝肾二经。心脏跳停了,用少府穴。
足太阴脾经
脾脏在声为哕。哕是什么?就是打嗝。当脾胃的气将要消浊的时候,会有三四天每天打嗝止不住。
流注时间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喝咖啡会得胰脏癌为什么?咖啡味厚入血,味酸克甘。
- #隐白穴 井穴 属木
- 大指旁
- 肠子下坠,疝气。肝经的井穴,脾经的井穴都可以。
- 治白带,阴道出血。
- #三毛 经外奇穴
- 灸三毛治疗失眠
- #大都穴 荥穴 属火 母穴
- 直刺。驱虫。
- 脾经比较虚的时候,容易身体里长寄生虫。脾实的人吃虫就像吃蛋白质。对有没有虫,有下面几种诊断方法。
- 下嘴唇拉开看,下牙龈的地方会有很多小白点。
- 还有一种,眼睛拉看来看,眼白部分出现很多蓝色的点。这也代表体内有很多虫。
- 晚上睡觉的时候肛门痒,也是有虫。

- #太白 俞穴 属土
- 直刺。
- #公孙穴 络穴 原络治疗法,胃经的原穴冲阳穴
- 非常常用
- 主冲脉。冲脉在哪?任脉旁开半寸的地方就是冲脉。
- 歌诀:公孙内关,胃心胸。这两个穴位有多快?胃痉挛痛到打滚,两个穴位一下,可以平静的说话了。
- 病人大吐血的时候,不扎足三里为什么?因为足三里是胃经的本穴,一刺激去增强胃的蠕动,吐血更厉害了。不管是胃出血或者胃癌都尽量少刺激足三里。这个时候可以下针公孙。
- 孕妇恶心呕吐,公孙。人参半夏干姜也可以用。
- “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 #商丘 经穴 属金 子穴
- 对侧取穴。如果这个人左脚痛,新痛的话是实证,那么就选子穴,右脚的商丘。如果这个人久痛,那就选母穴,公孙。如果一个人恰好右侧公孙痛呢?就选左手鱼际穴。(公孙对鱼际,太冲对合谷,冲门对云门)
- 帮助怀孕
- #三阴交
- 三条阴经的交汇
- 痛经当时扎下去,立竿见影。痛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瘀血,一个是结块。有瘀血的话,关元左侧的卵巢按压会痛。关元压痛,积块与肿瘤。左气右血。我们平时睡觉的时候,面朝右边比较好,更年期妇女反过来朝左睡比较好。
- 孕妇有两种,血旺气衰对胎儿好,气旺血衰易流产。气旺比如说生气呀,很影响。
- 合谷纯气,三阴交纯血。(补气泻血,落胎。)
- 女生的月经都是下来的奶水。本来是白色的,经过小肠的火一烤,就是红色了。
- 月经痛,肠子打结痛,都可以灸三阴交。
- 水肿,脚积水都可以用三阴交,也有诊断作用。小便不利三阴交加中极(膀胱募穴),灸关元。治水一定要扎针很深,标准一寸的时候,改用一寸半。(皮肤病下针很浅)
- #漏谷穴 别名太阴络穴
- 脾经络穴是公孙,漏谷穴功效近似公孙,但不是络穴
- #天地人三皇穴
- 天皇阴陵泉 地黄地机 人皇三阴交
- 阴陵泉下三寸是地机,地机穴下三寸是漏谷穴,漏谷穴下三寸是三阴交
- 治疗水肿必须要用三皇穴为什么?我们要利水首先就要兴建水坝。兴建水坝就是强土。西药只能消肿药不能强土因此得一直吃。中药利尿剂都很注重强脾。三皇穴就强脾土的。三皇穴这一段,又称为水道。
- 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郄穴都可以消炎镇痛。

- #血海穴
- 膝盖头上面很鼓的地方就是了,穴位很大。一寸针就行了。
- 因为有平衡的作用,所以一切的血病都可以止。
- #百虫窝 经外奇穴
- 坐姿从侧面看,血海穴下面一寸。能帮助诊断肚子里有没有虫,也可以治虫。
- #箕门穴 不常用
- 对鼠蹊部的病有帮助
- #冲门穴
- 曲骨穴外开四寸
- 对称疗法。冲门和云门对。左病右治。
- 下胎衣。
- #府舍穴
- 中极平对,旁四寸(旁两寸是胃经,归来)
- #腹结穴 不常用肠结都用天枢,三阴交了
- 平石门
- #大横
- 神阙外开
- #腹哀穴
- 平建里穴(建里在下脘上一寸)
- 消化胃出血会用 不常用
- #天溪穴
- 乳中穴外开两寸
- 辨证作用,如果乳房硬块在太溪穴上说明在脾经上,就可以在脾经上消导。
- #食窦穴
- 天溪穴下一肋间
- 在肋骨边上下针要注意手法一定要顺着肋与肋中间的夹缝中刺进去,不要刺透。
- #周荣穴
- 云门下一个肋骨是中府穴,中府穴下一个肋骨就是周荣穴
- #胸乡穴
- 周荣穴下一个肋骨
- #大包穴 脾之大络
- 第六肋间,
- 是武术的杀招,大包被敌人打中就会瘫痪。因此我们手臂蜷缩起来就刚好在保护大包穴
- 脾脏之所以能够统领其余四脏,就是因为大包这个脾之大络的作用。因此阴经阳经不能输布都要用大包。
- 实证的时候四肢都是绷紧的,虚证的时候四肢都是无力的。大包穴因为有平衡的作用,无论虚实都可以在这里治疗。
- #渊腋穴 不常用
- 极泉穴下三寸,平对乳中。下两肋间是大包穴。
手少阴心经
穴位最少的经。
流注时间是上午十一点到一点,午时。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是怎么回事?心脏好比一个盒子,盒子有它配套的盖子。盖子和盒子,本来这辈子都是匹配的,生病了呢,压力改变,挤压改变了盒子的形状,盖不上盖子了,但是盒子周长还是不变的。西医呢,动手术换一个人工瓣膜进去,换盖子了。中医呢,把盒子下面的压力松掉,盒子又恢复原本的形状了。原本的盖子又完美盖回去了。
整晚上不容易入睡,睡睡醒醒,通常都是心脏的问题。
心,其华在面。我们看到一个人脸颊非常的红,这就是心实证。有实证堵到了,因此心不纳红色所以外显。
心脏神?中医认为心脏里面永远只有一滴血,新的血进来,旧的血立马泵出,所以心脏里的血永远恒有一滴。如果一个人突然被吓了一跳,心脏里的一滴血泵出,新的血没及时进来,就会失神。在美国很多人自杀的时候都是微笑的。为什么,因为本来是一滴血没有回去,失眠之后就一直用安眠药压制,压制到一定程度药物的药物的毒素控制,心主喜,心已经失神了,喜笑不能控制。
心在液为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很难出汗。
啤酒肚?心脏的火会及时的传递到小肠里,如果这个火部分的散掉,没有集中在小肠,这个人的肚子就会挺出西瓜来啦。一个人过胖都是心脏的问题,减肥其实在强心。西药帮助燃烧脂肪的药都非常的伤害心脏,容易得心脏瓣膜的损伤。
- #极泉穴
- 通常不会针或者灸。不过有肩髃透极泉穴
- 有的人乳房有硬块在脾经的周蓉和极泉穴上那么这两个经都要下针哦
- #青灵穴 不常用
- #少海 合穴 属水
-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穴。要补心的时候要选母穴。但是母穴恰好在井穴少冲上,所以就要选择心经的合穴少海来补。
- #灵道穴 经穴 属金
- #阴郄穴 郄穴
- #通里穴 络穴
- #神门穴 俞穴 子穴
- 以上四个穴位,一针透四穴,对心脏动悸、失眠,或者心神不收,见鬼发笑的那种也一定有效。

- #少府穴 别名手解穴 荥穴 属火 本穴
- 心脏病跳停的急救大血
- #少冲穴 井穴 属木 母穴
- 少冲穴的补法在少海穴行。
手太阳小肠经
流注时间下午一点到三点。
19个穴道。
- #少泽穴 井穴 属金
- 小指的指甲边
- #前谷穴 荥穴 属水
- 握拳后,小指的横纹头就是。直刺
- 奶水不够
- #后溪 俞穴 属木 母穴
- 和二间三间一样,前谷后溪都是在一个骨节的前后
- 后溪穴主督脉,列缺主任脉。
- #腕骨穴 原穴
- 三角骨与第五掌骨之间。
- 三角骨在以前叫小天星骨。学武术的练劈掌,都不是用腕骨劈,是用小天星骨,自己不痛,敌人很痛。
- #阳谷穴 经穴 属火 本穴
- #养老穴 郄穴
- 必须是手掌举起来向胸才有养老穴。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 眼科穴道,近视眼。
- 养老透间使。治手肘关节的不能拧毛巾。下针的时候先直刺养老穴,得气之后,把针拔到表层,然后针尖向下朝着间使穴,平补平泻。不留针。
- #支正穴 络穴
- 小肠经原穴是腕骨。心经络穴是通里。
- 在肝关和肠关中间。
- 治手肘没有力气,泻之。虚则生疣,补之。
- #肠关穴 经外奇穴 便意急迫能帮助缓解,下痢时能止痛
- #肝关穴 经外奇穴 肝癌后期非常痛,可以下左边的肝关止痛。外伤肝那一块的,可以在右边的肝关止痛
- #心关穴 经外奇穴
- 这三个经外奇穴在尺骨的下面。尺骨上面是小肠经。经外奇穴平补平泻就可以。

- #小海穴 合穴 属土 子穴
- 鹰嘴和肱骨内上髁间
- 疣就是小肠经实证。浅刺。
- #臑腧穴
- 肩髃穴的后方
- #肩贞穴
- 臑腧穴下三寸
- 有的人肩膀痛常常这个地方通,有诊断意义,一下子知道是小肠经。痛三天,子穴小海穴泻。痛几个月了,母穴后溪补。
- #天宗穴 不常用,但是有辨证意义
- 在肩胛冈的正中间
- #曲恒穴
- 肩井穴(胆经)下三寸
- 如果一个人肩井上痛就是胆经的,如果是肩胛冈天宗穴附近痛就是小肠经的,如果在天宗穴和肩井穴之间痛就是三焦经的。
- #秉风穴
- 曲恒穴下两寸
- #肩外俞 陶道外开四寸
- #肩中俞 大椎外开两寸
- 背部的穴位的扎针方向,都是从脊柱向外平刺
- #天窗穴
- 从人迎横开三寸
- 我们说痔疮是湿热下注,因此因此小肠经的很多穴位都可以治痔疮

- #天容穴
- 耳朵正下方
- #颧髎穴
- 瞳子髎下三寸
- 上牙痛偶尔会用到
- #耳门听宫听会
- 都是张嘴进针
- 耳门是三焦经的
- 听宫是小肠经的
- 听会是胆经的
- 如果耳朵里面很热,流脓,这就要用泻法,外用硝石矾石散或麝香矾石散。如果里面像跑火车一样,还有蝉鸣鸡叫,补法。

(因接近笔记限制字数,故而下面内容分篇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