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卷】改变
正义,这个二字词语,简单而纯粹。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与它似乎正渐行渐远,直到发现时,才惊觉它早已是那么遥不可及,不得不感慨着自怨自艾。
也许,我本不应该如此。
走出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与现实情况总有些许奇怪的错位。那些我曾恪守的是是非非,被一句“存在即合理”击得粉碎,再也不能拼回原状。
我见到了规章中那被视若无物的“原则上”;见到了调查问卷上那满载着愤懑的“非常满意”。尽管听上去有些可笑,但大家对此早已熟稔,可谓见怪不怪了。
大概是为了生存,人类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总是很快的。当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尤其是在遭受挫折打击之后,那深藏于内心的天性便会开始发挥作用。毕竟,趋利避害,这本就是人的本性。
那些因为坚持自我遭人冷落的“愣头青”,在一次次淘洗中磨去了棱角,到底会变成幡然醒悟渐入佳境的“过来人”。
面对一条条潜规则、暗规则,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从鄙夷,不适,到麻木,顺从,再到习惯,适应,最后甚至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皈依者狂热,反而变成了那些规则的忠实拥趸。
错愕的我当然想要将这些归咎于学校,去呵斥那单纯的世界与社会的脱节,但当我再仔细审视它的时候,我才明白,或许这也不是学校的问题。
回望过去,校园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在期间的十余载时光中,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知识,不是思想,更不是人们时常会提及的学习能力。所谓的学习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让未来的接班人在不断地重复刷题中获得一点微不足道的熟练度。而那样所获得的提高,更多的只是一种模仿,一种习惯,一种人云亦云中随波逐流的习惯,仅此而已。
想及此处,我在心中忿忿之余,更感到有些迷茫了。我不能接受这种异样的错位,更不能让眼前的事物愈发的畸形下去。然而与诺大的世界相比,我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普通人,那一点微薄之力,实在是渺小得不值一提了。作为普罗大众中的庸碌一员,或许我只能在沉默中苦苦等待某天会有一批仗义执言的英雄们前来改变我的处境。
是的,我的确一直想要改变,但也始终没有做出改变。
不,其实也不尽然。
会心生此念的我,大概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