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术
法术
法术概论
在OE世界观中,魔法、道术、方术等法术均是一种对于特殊能量形式的特殊利用方式,这牵扯到两个非常重要的法术器官——心脏与大脑。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世界观内并不仅仅只有地球所处的这一个宇宙,还有许多其他与地球平行的位面宇宙,其中某些位面是充斥着各种形式的能量,除此之外别无二物,这种位面一般称之为能量位面。生物通过汲取这些能量位面中的能量,通过大脑这个转换器官将这些能量(通称原能量)转换成为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并将其以不同的方式释放出来的过程,即是法术。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大脑的能量转换效率即为精神力,转换而成的可利用能量形式通称魔能或魔力。
当然,能量的来源并不仅限于能量位面,也可以通过对神性存在的祈祷从他们手中获取能量,但这会付出一些代价;也可以从地球这个环境中直接汲取并转换,不过效率极其低下。最为简便的还是直接从其他能量位面获取,但最为保险的并非这种,因为从其他位面获取也具有一定风险。最为保险的方式,牵扯到另一器官——心脏。心脏是生物的魔力产生器官,每一次挤压都会产生魔力,但是魔力量极少,这些魔力会在产生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并由此遍布全身,储存于体内,一般而言只有由生物体(非本身亦可)产生的魔力才能储存于体内,而所有不同产生方式的魔力都可以储存在各种矿物之中,但矿物本身并不会产生魔力。
如果一个法师,在施展法术时,其所施展的法术所需的魔力量超过了体内所储存的魔力量,心脏产生的魔力量也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其又无法从地球环境或其他位面获取能量或大脑这个能量转换器官的效率无法跟上其所需的能量,这个时候,其所施展的法术要么会因魔力不足被强制停止,要么,在法师本人默许的情形下,大脑会直接将本个体的物质转化为魔力,这会导致个体的快速衰老,即消耗生命力。
仅仅将纯粹的魔力释放出来,还算不上什么正经的法术,还需要将这些魔力通过不同的方式释放,这就牵扯到咒语等方面;就以咒语为例,其通过语言对释放的魔力进行一定的改变,令其产生不同的效果或不同的表现形式,当然并不一定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其他事物对其进行改变。
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三步,一:能量汲取、二:能量塑形、三:能量释放。
这是任何法术都不可能打破的基本步骤,无论怎样变形都基于此基础之上。
法术类型
从法术这一东西诞生至今,产生过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大都仅适用于某个世界体系,甚至同一世界体系内还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这对法术的传播与体系化的研究和发展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869年,为进一步规范近代GJ亚伯拉罕修行体系,第一次FDG大公会议通过了《标准神术修行规范》,其中重新规范了GJ内的法术划分,这一划分因GJ的传播流行及其世界性的特点广为人知。
18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ZJ会议以《标准神术修行规范》为基准,结合其他法术修行体系,通过了《标准法术规范》,书中所明确的法术类型划分一直沿用至今,并在1945年的旧金山会议中被确认为地球通用的标准分类方法。
下为此划分方法的几大基本类型。
预知型,即通过各种方式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的探知。
能量型,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对直接释放的能量的改变、塑造与运用,包括且不仅限于诅咒、能量释放、各类型元素运用等。
召唤型,对其他位面生物、物体或其他地方的地球生物、物体的召唤,包括且不仅限于降灵、创造、传送等。
变化型,对自身的重新塑造,包括变形术、法术性血脉塑造、环境感知等方面。
控惑型,通过使用能量对对方大脑、精神系统等施加影响,达到魅惑、控制的目的,包括魅惑人类等。
幻术型,通过使用能量对四周环境或对方的感知系统产生影响,出现幻觉。
生灵型,对于生命能量的塑造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