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的A+——视频涉及文稿
正文:
普高学生,仅粗看过课本的基础上,备考1个月,拿到历史A
总策略:精细,稳打稳扎。
首先,重视课本。
看单元导言(有学习要求,学习大纲),可以预习时看一下,复习时看一下(回忆)
看学习聚焦,与导言类似,建议整理加深记忆
必修的知识抄到选修,选修的知识抄到必修:学到选修时,想想必修有什么关联知识点,选修默认你会就没讲?复习必修时,想想哪些知识点必修省略了,放到选修展开?复习历史书比较杂碎,又容易遗忘知识,开动大脑的联想思维,织成一张网。同理,初中历史比较好的也可把初中历史课本拿出,“梦幻联动”。还可以关注目录,把小标题抄到目录旁边。
课本的专业用词,配图需要注意:不要用小学生的大白话写小论文(反面: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了),配图既是常考对象,又能加深印象
多角度梳理 大家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某个视角切入(比如绘画史),串联起所学内容;还能采用纵向和横向、多事件的异同来强化、活化知识。
先掌握课本 课本是基础框架,课本都没掌握好,不建议舍本逐末,先去背答题技巧,网上搜各种自媒体的历史文章;当然,如果你b 水平已有,那多读书肯定是好事。
其次,科学听课。
我一共购买的课不多,学而思的中国古代史14小时,复旦附中朱幸福老师的选必一选必二复习课34小时,b站历史定哥的选修三,朱幸福的整卷讲解课28小时
最后这28小时的课,我听了三遍。一方面是他讲的好,一方面是我细嚼慢咽(这点其他课程也可以借鉴)。此话怎讲?
第一遍,听课,这遍要求不高,听完就好,需要记笔记,但随便记一点,无需太工整;尽量课前做完卷子,但刚开始实在不会也不用强求。
第二遍,倍速听课(可以听完一半课程后重听)这遍需要不留死角,每道题的来龙去脉,可运用5w思想与自己较劲,笔记工整全面(重新记);建议把所讲卷子定时我再做一遍(不管之前做没做过,不管错了还是对了,不准懒)
第三遍 萃取精华 可把各节课的内容做比较研究;把讲过的卷子按知识点为线索整理一遍,按题型为线索整理一遍;试着给自己讲,一般来说第一遍结结巴巴,第二遍流利自然。
当然,还需清楚自己水平。很负责的讲,我历史这辈子就认真做过20套整卷(我这届初中不考历史),一些同学刷了四五年卷子,固然其中大多人拿a 的稳定性更强,但也不乏一些同学人菜瘾大,盲目跟风,没精做卷子,甚至还可能练出肌肉记忆越做越差,最后只有b 。
最后,要有兴趣。
前面说了,不学好课本就盲目看公众号是不合理的,但只死读书也是不合理的。
学历史事件,不能孤立地看;做历史题目,也不能盲目套模板
赋予历史学习更大的意义,赋予高考准备过程更大的意义
多多与朋友老师交流,不要封闭自己;不要沉迷于零和博弈,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坚守自我,要兼听则明,但不要被不适合你的策略和别有用心的攻击干扰
认识自我缺陷,并与自己的“黑暗面”斗争(懒惰,贪婪,自私,自卑,傲慢等)
然后,文科真的不难!尤其是历史,没有地理那么活,也没有政治那么无聊,选历史拿高分的机会大!当然,即使在普高,我的很多同学照样学了理科,他们的专业选择面远大于文科,录取分数线也会更低,但拼命学可能只能拿b,有得必有失,建议权衡利弊。
题外话:自己的历史学习经历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矫情男生的流水账,不理解它跟历史成绩没任何关系;但我相信如果真的理解了,会对历史学习有不一样的认识。
我也将自己花了很大成本拿到(制作)的历史资料整理好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加我微信xiaofeichai0202有偿领取(好吧,我大方承认自己想赚回点学费,但我取之有道;价格低廉,如果适合你且认真学了,一定是超值的)。
祝大家成功。
自己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