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羡】失声(18)『认可』/双结局
本文又名:如果羡羡12岁才被捡回江家
依旧没剧情无文笔,就是想写
长长的一章~,搞定蓝老先生成就,达成√,在正经和欢脱间转换的我X
答应这两天更的,说话算数,我更啦!
一切都会过去,恢复了平静,只有那年那天那场的雪知道:一场死亡,带走的不只是一个人,也彻底埋葬了,两枚本真的灵魂……
在小公子的小心隐瞒和精细调养下,蓝二公子愣是没觉察到半分不对劲,近一周的生活犹如泡在了蜜罐里,让他贪恋不已——有自家软乎乎的小道侣陪吃,陪睡,哄着,纵着,何乐啊~
这不,蓝二公子都被宠得愈发娇气了:往日吞咽涩腥交杂的“草根树皮”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的人,如今却连喝碗自家道侣端来的甜甜糖水都要小公子柔声哄上几句——还不是少年觉得私下被“开小灶”不太好,又认为糖水是给小孩子喝的东西,有些别扭。
只是一听小公子说那可是他专门为自己亲手煮的,便再也不忍拒绝,再加上自家亲亲小道侣那双装着星光的桃花眸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满含期待,少年又怎么可能让他的小公子失望呢?
何况,乖乖听话的人,是有奖励的——一个带着淡淡莲香的抱抱和一枚轻柔而甜蜜的吻是少不了的,有时亲在脸颊,有时吻在额头,有时啊,贴在了他心心念念的红唇上~
本是监督小公子抄书的漫长藏书阁时光,偏生被魏无羡和蓝忘机这对刚彻底确定关系,新出炉不久的小情侣用来培养感情了——蜜里调油,腻腻歪歪,甜甜恩爱的模样,真是让人……没眼看。
藏书阁中小情侣之间的进展可谓是迅猛发展呢。
好像忘了什么事?
哦~,雅正端方的蓝二公子饮了酒,是不是忘记去领罚了?
是也不是。
一开始,蓝二公子的确是忘了。醉酒一觉醒来后,白衣少年满心沉浸在小公子终于接受自己的喜悦中,满眼皆是荣升自己亲亲道侣一职的小公子。
至于其他?
抱歉,陷入恋爱的人记性不太好,而且蓝二公子表示,道侣说了,他醉酒后遗症还没好,不该去想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和事,听话的孩子有糖吃——他当然会乖。
后来就更不用提了,和小公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过得格外充实,却也很快,每日看着羡羡,念着羡羡,亲亲羡羡,和羡羡聊天,陪羡羡午睡,共羡羡用膳,与羡羡同眠,一天就这么结束了,翌日则又是重复的循环——是想不到其他的事的,何况领罚?
最后等到蓝二公子终于记起饮酒领罚一事时,却是没必要了——蓝老先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决定将云深不知处原有的三千条家规戒训大整一番,哪些需保留,哪些视情况进行修改,哪些要删除,正征询众弟子的意见,尚在筛选中……蓝二公子就这么被忙得昏天黑地的蓝老先生赶回去了,据说新规出来前无需再领罚。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还记得小公子所说的“礼物”吗?那可绝不是什么骗人的敷衍之词,相反,算是个大大的惊喜——小公子竟已将他与少年的关系告知了蓝老先生,还获得了对方的认可。
“长袖善舞”一词不是说说而已,相当于历经一生三世,现在算是第四世的魏无羡早已退去了天真,隐去了孤勇,变得柔和,适度,行事谈话皆游刃有余,甚至可以说,只要他想,在人际交往上,他便可以与任何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也许不是多么亲近,可起码,不交恶——花魁“玄羽”公子的魅力,即是最有力的佐证。
老一辈的人,因自荐“花魁”一事大多觉得魏无羡是块“朽木”,自甘堕落——可想法没有改变的前辈们,只是因为不曾与传言中的正主本人接触过。
魏无羡此人,大多时候看似不着调,实则胸有丘壑。小公子早熟,尤其是认真起来时,说出的话句句一针见血,精准切中要点,也令人难以斥驳。
众所周知,姑苏蓝氏,是素有雅正之名的百年世家。
可究竟何为雅正?其标准又是什么?所谓雅正,难道不更应是正雅吗?先正后雅。
都道云深家规三千,然而其中又有多少是必要的?有多少是需要视情况而定的?有多少是急需修改的?又有多少,是理应废除的?
如此一问,竟让蓝老先生一时语塞,无从应答。
随即小公子继续发问“君子与伪君子,孰为‘雅正’?孰为‘正雅’”?——其实“道貌岸然”的例子大家都懂。
至于家规,亦是举了简单的例子,“云深不知处,饭不可过三碗”,每个人的食量都是不同的,三碗对一般普通人而言,自是算作上限,可对一些特殊的,天生胃口大的人来说,依旧适用吗?那碗,又是否是统一的标准?
“云深不知处,禁止疾行”,若真有要紧事,与生死相关,也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保持形象吗?莫不是性命的分量还不及形象?
规矩是一般通用的,可那并不代表特殊性不存在,也不应让普遍性完全替代特殊性,规矩起一定的约束作用,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可那并不意味着规矩是死的,一成不变。
蓝老先生认真思索着那些让他觉得的确有道理的话,一时半会儿尚未反应过来,小公子便又放了一记“重磅炸弹”,直接言明自己与少年两情相悦,望其成全。
“你……”蓝启仁确实没有想到魏无羡的告知会如此明朗,心中有气有悔,却也有一丝满意——面前这个人,起码是个负责的。
小公子敛去笑容,“适才所说,望先生好好考虑一番。先生觉得,云深雅正的众弟子,包括世人称赞的蓝二公子,在外有名的‘姑苏双璧’,真的很好吗……”似是想起了什么,小公子顿了顿,“先生又以为,蓝湛……像个正常的少年吗?婴尝于云深不知处见过垂髫稚童,行事答话,一板一眼,雅正虽好,可孩子的天性,仿佛被抹杀了……”
魏无羡又想起近来数次差点拦不住的“领罚”,还好他总是能及时转移话题,令他的蓝二公子又变得迷糊,忘却那事。
小公子宠了好一段时间,才让他的少年露出部分少年或孩童应有的模样:不舒服会讲,不开心会说,偶尔感到生气或委屈甚至会闹闹脾气。
——而不是同养身体一开始的日子那样,不舒服就强忍着,装作无事,直至难受得紧了,才惨白着脸呼出一两声压不住的轻哼;身边无人时,明明四肢无力却强撑着下床,结果跌在冰冷的地面,一坐就是大半天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少年不开心时受了委屈不会表露,生气了也只能自己憋着,没有人觉察,也没有人哄,就让闷气随时间逐渐消去,至于曾经感到的委屈?一切过后算是自己把自己哄好了吧……
何曾恣意任性过?让他心痛。
魏无羡孑然许久,好不容易才有了个放心尖尖上的宝贝,就这么一个,他怎么忍心对方再受一丝的伤害和委屈?
因此他今天,最大的目的便是让蓝老先生认可他与少年,也绝不会再让他的少年被诸多繁琐无用的家规束缚,“小古板”是挺可爱,却让他心疼,那便算了吧。
蓝老先生陷入了沉思,他之前从未觉得家规有什么不好,可小公子的一番话,又确为事实。尤其是当听到他引以为傲的二侄子,也是那般“恪守礼仪”,变得“不痛不痒”,他忽然就开始动摇了。
兄长早逝,他承担起养育侄子们的责任,多年下来,早已将两个侄子当作自己大半个亲儿子。
可他终究只是“叔父”,而非“父亲”,忘机与曦臣,也只是他的“侄子”,而非“儿子”,他不是孩子们的生身父亲,却肩负教养之职,他也有怕的,怕侄子们不肯接受自己,又怕侄子们太过接受自己,毕竟他无法,也没想过替代兄长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还怕自己没有好好培养侄子们,负了兄长的在天之灵,战战兢兢一直存在,只不过所有忐忑与不安,皆被他小心隐藏,未曾显露。
他忽然想起,自兄嫂逝世,兄长便搬到了兄嫂生前住着的龙胆小筑,自我囚禁,拒绝见客。
兄长逝世的那天,小筑的龙胆花落了一地,姑苏下了场好大的雪,飘落时依旧轻轻柔柔,却无情地埋葬并无声地改变了一切……
雪地长跪的小蓝湛,一直都觉得是自己的错,因为他前几日背书偷懒了,不用功——可父亲喜欢用功的孩子。
谁劝也无法。
直至那小小的身子倒在冰凉的雪地,无声的泪渗进棉软的雪被,无人觉察——如果不是抱起稚童时看见了他脸上两道明显泪痕的话。
小蓝湛果不其然染了风寒,却哭喊着要去小筑,自然没有人肯答应。
直到小蓝湛哭到眼睛肿了,嗓子哑了,提早完成了当天课业任务的小曦臣来到静室,才见到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亲生弟弟,心纠成一团,他不想再管什么,趁没人注意,背起那小小的微烫的身子,去了偏僻的龙胆小筑。
大的背上托着小的,双手紧紧扣着,不敢松懈一丝一毫,小的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努力举高着前倾,撑开的伞却只能挡去部分雪花,雪地中一深一浅的串串脚印,成了他们走过最后的痕迹……
大雪依旧无情,小筑一如往昔,门照常紧闭,除了不见那开得灿烂的龙胆花。
小蓝湛挣扎着下来,跪在雪地上,动手挖开厚厚的雪被,小曦臣见状,也蹲下帮弟弟一起。
一层,一层,直至露出底部的一大片地面,紫色的龙胆花沾满了水,静静躺着,像他们静静睡在床上的父亲……
小蓝湛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轻轻柔柔地放在小小的掌心,动作极其缓慢地将它平铺展开,远处传来的一声怒吼“蓝忘机!”犹如惊雷炸在耳畔,激得那小小的白色身子抖了一下,历经严寒的娇嫩的花瓣承受不住一丝加大的力道,就这么被撕裂开,不再完整,犹如小蓝湛那残酷而不圆满的成长,终有遗憾……
掌心紧攥,忽然仿佛失了力般,小小的单薄的身子,犹如一片枯叶,与那时的深秋,一同轻飘飘地落下……
小小的白色周围,是满地残紫,肉乎乎的小手渐渐松开,露出了里面七零八落的场景,布满掌心的紫色汁液悄然落下,诡异的紫流过僵硬的青,衬着苍凉的白——一片死寂。
一出不让人省心的闹剧过后,小蓝湛发了整整三天的高烧,终是捡回一条小命。
小筑里面的门依旧紧闭,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人也许已和心心念念的挚爱团聚,遍地的残瓣被清理干净,一切都会过去,恢复了平静,只有那年那天那场的雪知道:一场死亡,带走的不只是一个人,也彻底埋葬了,两枚本真的灵魂……
从回忆出来,蓝老先生目光复杂地看着面前的人,“我真没想到……”这位小公子,怕是比任何人都要透彻啊……
魏无羡轻浅一笑,“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蓝氏家规,先生应比我更懂,不是吗?”
真是惭愧。
蓝老先生眸中带上了敬意,不再将面前之人当作一个平常小辈来看,轻开口,是对待同辈的口吻“家规之事我会考虑,但我想问一句,关于怨气,魏公子如何看待?”二侄子难得动心,他可不愿到头来却是一场悲剧。
小公子轻笑“先生请放心,既然蓝湛不愿我修怨气,我自是不会再碰。只是怨气,也并没有世人想得那么可怕,利用得好,用于正途,依旧可以造福他人,世人只是不知该如何用罢了。弟子自是知道人心贪婪,何况被当作异类的感觉也确实不好。我什么也不在乎,只要蓝湛好好的!”
“既如此,你们好好处吧”蓝老先生突然就不担心了,忘机的命定倾心之人应是出现了,只要不出大意外,他的二侄子,大概不会孤独终老了……至于大侄子……
小公子准备告辞了,估计他的宝贝午睡快醒了。
临行前,魏无羡收回差点迈出门槛的一只脚,转过身,“云深不知处禁酒一条也可废,蓝湛是酒精过敏的体质,身体有损,我拦了许久,如今快拦不住了,若去领罚,恐怕会落下病根,先生真要罚,婴愿代受……”
当然没那么严重,少年的身体已经恢复如初了,只不过小公子才舍不得他的少年被打呢,不趁老先生心疼愧疚之际“动之以情”,更待何时?
“受什么受,免了!”自己的侄子自己知道,是个“死心眼”,怎么可能让别人代罚,何况面前这个……是让他动心之人。不行不行,要第一时间改“禁酒”家规,其他可以慢慢来。
“多谢先生成全!”小公子笑得可灿烂了,随即又补了一句“其实我与蓝湛已经互换过抹额和发带了”话音刚落,不待蓝老先生那声中气十足的“魏婴!”传入耳中,便溜之大吉,空中隐隐传来一声“先生,云深不知处禁止大声喧哗”,让下意识闭口的蓝老先生更憋屈了。
删家规绝对刻不容缓!
待那道身影远去,蓝老先生才露出一丝浅笑,“果然是命定倾心之人……”小公子,其实有点可爱。
可通透的小公子温暖了他的少年,却暖不了自己……
七年的流浪……慧极必伤哪……蓝老先生轻叹一口气,“其实,挺可怜的……”对他好一点吧,毕竟迟早会是一家人。
除了魏无羡和蓝先生两位正主,没有其他人知道他们究竟聊了什么。
PS:
①对蓝启仁,我也看过不同评价,亦有对蓝家不友好向的。戒鞭三十三,蓝老先生是真狠,但我看过这么一句,“其中没有一道是罚蓝忘机心悦魏无羡的”,对此我是认同的。
蓝老先生传道授业,我对教师是很敬重的。一位优秀的老师,应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怨气论”的争执,有怒有气,却也是有担忧的吧——怕自己的学生走上“歪路”。
也许有人会蓝老先生过于古板严苛,这一点我在文中简单提了下,他养的是“侄子”,不是“儿子”,他是“蓝老先生”,不是“前蓝宗主”,别人的孩子并不好养,他压力是大的。何况他兄长是“前蓝宗主”,他作为嫡亲弟弟,要努力做好,不能落人口舌,甚至让死去的兄长蒙羞。
当然,“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他也的确没做到,原著羡羡顽劣的性子都传到姑苏了,真正不受流言影响的又有几个?
②我不太喜欢青蘅君,责任担当不够,恋爱脑有点严重。这篇文有私设,蓝夫人早逝,青蘅君自囚,也不常见孩子,郁郁寡欢,死于深秋(不是冬天,深秋也会下雪)。
③文中有几处细节,幼时蓝湛也曾偷懒不用功,父亲死后自责长跪,两者是孩童天性与所受教育规矩的冲突;哭闹着去小筑,是彻底不再压抑,却也是最后一次放纵;残缺的紫色花瓣,象征永久的遗撼,不可挽回;那场雪过后,是习惯地压抑天性,直至雅正端方深刻于骨,蓝湛所有孩童般的任性哭闹,葬在了那个深秋,他的世界,也只剩冬天……
至于蓝大的成熟,其实比小蓝湛更早,也提前习惯,所以他的部分不多
④关于家规,我还没想好。如果修改删减,减到多少条比较好?还是针对内外门弟子设不同家规?或原来的家规不变,为直系子弟另设一套?(好像有点双标)小可爱们有其他想法也欢迎提啊
⑤一切均为个人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