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任意—存在”逻辑结构,人、话、人话,不说人话,直观

2021-09-12 22:55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220、任意存在逻辑结构人、话、人话,不说人话,直观


如何理解极限的精确定义?——网友提问

…理、解、理解:见《欧几里得58》…

(…《欧几里得》:小说名…)

 

…极、限、极限:见《欧几里得178》…

…精、确、精确:见《牛顿25》…
…定、义、定义:见《欧几里得28》…

1. 心理障碍与逻辑语言

…逻、辑、逻辑:见《欧几里得5》…

…语、言、语言:见《欧几里得160》…

 

其实,极限定义的难,不是在于ε—δ语言,而是‘任意—存在’这种逻辑结构。

…ε(伊普西龙):希腊字母第五个字母,大写Ε,小写ε,拉丁字母的E是从ε变来…

…δ(希腊字母):Delta(大写 Δ,小写 δ),是第四个希腊字母…

…结、构、结构:见《欧几里得41》…

 

就是不说人话!

…人:见《牛顿118》…


…话(百度百科):偏旁“言”简化为“讠”。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

[…省笔:节省(减少)字的笔画…]

 

《说文解字》:“话,合会善言也。从言、舌声。”塞口吐音辨味者是舌之范式。言、舌两范式叠加。合会善言是话之范式。

(…范、式、范式:见《欧几里得184》…)

 

本义: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 如:说话、会话、对话、情话、话题。

[…表、达、表达:见《伽利略40》…

(…《伽利略》:小说名…)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感、情、感情:见《牛顿106》…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文、字、文字:见《伽利略23》…]

 

衍(yǎn)义:引申指“说,谈论”。如:话别、话旧、话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话会…

(…衍、义、衍义:见《欧几里得25、26》…)

 

…话(百度汉语)2:1.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讲~。会~。土~。这两句~说得不妥当。

2.说;谈:~别。~家常。茶~会…
…人话:人们所说的话;入情入理的话…

 

极限的定义不是抽象,点集拓扑,抽象代数等这些课才适合用抽象来形容。

…抽、象、抽象:见《欧几里得20、21》…

…拓扑:见《牛顿205》“拓扑学”…

 

极限的定义应该叫繁琐,原因就是它用了‘任意—存在’这种逻辑结构。

…繁:见《牛顿33》…
…琐(百度百科):形声。本义:玉件相击发出的细碎声音。

指玉声;细小,零碎;连环,连环形花纹等。如:琐窗、委曲如琐…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琐(百度汉语)2:1.细碎:繁~。~事。~闻。

2.卑微:猥~…

…繁琐(百度百科):意思是指繁重的杂事,形容繁杂琐碎。

 

解释

形容文章杂乱、说话啰嗦…

(…解、释、解释:见《欧几里得56》…)

 

…原、因、原因:见《欧几里得199》…

 

多数人有心理障碍的原因有两点:

1. 大家更加适应和习惯自然语言,而第一次认真的接触逻辑语言是会不适应的,就像你第一次学习编程一样,肯定既兴奋又不太适应;

 

2.  练习、或是接触的频率不够。

接触多了你就会觉得相对直观和舒服多了。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直观(百度汉语):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而获得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环节。

 

详细释义

用感观直接接受的,或直接观察的…

(…客、观、客观:见《欧几里得43》…

…感、性、感性:见《牛顿119》…

…认、识、认识:见《欧几里得51》…)

 

其实我们学习中文或是英文这种自然语言也是如此啊。

中文从小到大一直学习和使用,你就觉得亲切,英文要是接触少一些,你自然就会有不少心理障碍。

逻辑语言就更是了。

因此多练习就好。

 

可以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任意—存在”逻辑结构看上去更直观一点。

 

比如,对世界上的任意两个人a0,a1,都存在正整数N及N个人b1,…,bN,使得这两个人可以通过这些人打通认识桥梁,即a0—b1—b2—…—bN-1—a1,其中a—b表示a与b认识。

 

这很有意思吧?比较符合你的直观认识吧?

 

我们把任意和存在对调下顺序:存在正整数N,对世界上的任意两个人a0,a1,都能找到N个人b1,…,bN,使得这两个人可以通过这些人打通认识桥梁,即a0—b1—b2—…—bN-1—a1。

 

如果这个命题是对的,那么上述正整数N的下确界一定是大家关心的。

…命、题、命题:见《欧几里得70》…

…下确界:见《欧几里得47~48》…

 

N=6,这就是著名六度空间理论,指最多通过五个陌生人,你就可以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

…理、论、理论:见《欧几里得5》…


“你此时的看似接近自然语言的表达:只要x无限靠近x0,函数值就无限靠近a。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表、达、表达:见《伽利略40》…

 

已经不再是你没学极限严格定义前的懵懂臆想了,而是“对a的任意小的邻域内,都包含着x0的某个邻域的象”的的凝练,专业,严格的逻辑含义。

请看下集《牛顿221、数学的返璞归真:把专业书读厚再读薄》”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任意—存在”逻辑结构,人、话、人话,不说人话,直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