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丨北大软微20计算机考研352分复试89分跨考:真·天选之子,还好我没放弃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学霸经验贴,借着前人经验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小苏邀请一批“高分学霸”分享经验,希望同学们借鉴成功上岸学长学姐经历以勉励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来越多人能够和我们一起,发挥自己的余热。欢迎每一位独特的你来分享经历或经验。
有一分热,发一份光。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

01
个人情况
我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本科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跨考北大软微的软件工程方向已上岸。初试总分352,数学91,英语55,政治77,专业课129,复试89。

今年复试分数线是350,说实话当时分数线刚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完了,因为初试压线的话非常有可能被刷(当时的我是参考了2019年不同分数段的录取比例,复试分数线附近的人基本全被刷了),不过所幸自己没有放弃,依旧认真准备了一波复试,再加上本科期间的科研竞赛经历比较丰富,而且今年运气又比较好,最后复试拿到了89分,这个分数和复试90+的巨佬们当然没法比,可是却足以让我这个跨考小菜鸡成功上岸。
说实话,今年能上岸真的有很大的成分是运气,在考研交流群里被大家戏称“天选之子”。比如我初试英语实际分数为54.5,幸好考研成绩都是四舍五入刚好压线;数学91,刚刚过线;总分352,也是守门员的分数。今天想和大家谈谈运气之外的东西,包括我的复试相关的经历;以及在初试的准备阶段,我踩过的一些坑和经验教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2
初试期间的经验教训
关于考研初试每个科目如何准备,用哪些教材进行复习,以及时间安排等等,在苏世学社其他的高分经验贴中说的很清楚了,我主要想以一个初试小菜鸡的身份,说说自己准备初试的时候踩过的一些坑,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1)心态一定要稳住!考研的时候我由于时间安排有问题,到最后临近考试,英语和数学还有很多的内容没复习到,这个时候心态千万不要崩,一定要尽量静下心来努力到最后一刻。
2)数学不太建议采用大学教材进行复习,当然这一点仅仅是个人意见。我当时刚开始用同济的教材过了一遍,可是根本抓不住重点,大学教材跟考研的考点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建议大家一定根据考纲内容进行复习。
3)如果三门专业课没学过,一定要早点开始看!我是跨考生,三门专业课基本上没学过,当时在专业课上花费了巨量的时间,最后导致数学只做了三套真题,英语连单词都没背完。这两门课最后都低分飘过…
4)政治的话一定要仔细过一遍课本。政治选择题里面很多的选项都是书上的原话或者稍作改动的错误项。我当时政治仔仔细细过了一遍课本和时事热点,没有做1000题之类的,最后肖八选择题平均分40+,考研政治77。
03
复试经历与经验
1. 复试流程
因为复试顺序没有提前通知,我在宿舍里从十二点焦虑地等到了大概下午三点多;等终于轮到我的时候,老师说你先等会,我们休息十五分钟,你一直开着视频就好,我当时:
复试首先要双手举着身份证和自己的脸部合照,由于当时宿舍里面光线太亮,拍照花了六、七分钟,当时明显感觉几个老师都有点不耐烦了。可能是因为前面耽误了太多的时间,我只用英语做了一下自我介绍,没有英语提问的环节。
算法题抽了两次,第一次抽后老师说这道题已经有人选过了,所以我又换了另一道题目,幸运的是这道题在学长整理的软微历年复试题里出现过,因此我没写代码,直接跟老师口述了一下解题思路。
专业课老师提问的内容也不难,全是计算机网络课本上的内容,在初试的时候重点复习过。
最后就是闲聊环节,这一部分老师会对1500字个人陈述的内容进行提问,建议大家把自己最突出的地方写在最前面。老师主要让我说了一下本科阶段一篇论文的创新点,并对之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提问。
最后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老师提了三个问题:1. 一根均匀绳子燃烧要20分钟,如何计时10分钟;2.如何计时15分钟 3. 绳子不均匀的话如何计时15分钟
2. 复试准备
当时没出复试分数线的时候,对了对答案感觉自己可能过不了线,能过的话也是守门员,所以寒假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准备。另外当时也是想把大一学的不是很好的C++好好学一遍,因此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候从头啃完了<C++ primer plus>,很多大一不太懂的地方结合考研期间学习的数据结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另外,在复试之前,我对复试的每一部分都做了认真的准备:
英语口语
对于第一部分的英语自我介绍和提问,我准备了大概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因为之前听学长说自我介绍太多了可能被老师打断;因为自己的英语口语本身不是很好,所以我的介绍基本上用的都是基础词汇;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些常用的英语提问,比如本科学校,家乡,家庭情况,本科专业等等。
算法题
对于第二部分的算法题部分,我把考研群里的近几年的复试算法题目刷了一遍,其他大佬们推荐的leedcode之类上面的题目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看。抽算法题的时候我抽到了原题,然后我没有手写代码,直接向老师口述的解题思路(其实我的代码能力也还算不错,主要是想快点结束这一部分,因为自己的强项是最后闲聊部分的科研竞赛经历)。
专业课
对于专业课提问,我在复试之前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把计网,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三本专业书大体上过了一遍,主要是一些可能提问的基础知识点,三本专业课里面的相对复杂的算法我没有看。最后专业老师提问的是计算机网络中的CIDR部分,我基本回答正确。
自由提问
对于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我本科阶段有两篇论文发表,一个中文核心,一个EI收录;一个国创项目,一个省创项目;两个软著;竞赛获奖国一省一校一各一个,其他社团经历若干。我把自己大学期间的项目竞赛整理了一遍,每个项目都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准备好项目中有哪些创新点,自己做了哪些工作等等,因为老师有很大的可能会提问到这些。
以上几点都仅仅是个人经验,有不合理的地方还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