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酱酒颐和 前期准备

2023-03-16 14:48 作者:IT亚文化  | 我要投稿

1)用户选择



①怎么筛选标准



理想情况下是邀请精准用户。



举个例子:男性,仓管,34-45岁,8-10年的系统使用经验,之前使用过这类的系统。



理想筛选标准一般是包含了:



  1. 性别

  2. 年龄

  3. 竞品使用经验

  4. 使用产品时间

  5. 有没有特殊的操作习惯

  6. 日常的操作习惯



上面讲的是理想情况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十分的多,而且也很难找到如此精准的使用用户,那还有一种方式叫做:条件放宽。



换句话说就是就是去寻找到与目标用户类似的用户,这里其实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误区:非目标用户无法寻找到产品中的问题?但是这里你要进行思考一下,我们的用户出现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参与人员专业度不够导致的这个问题吗?



招募不是目标用户有2点好处:



  1. 如果只是针对某个专业的领域进行设计的话,就是默认这个领域的所有从业者都明白这些术语。但是这是属于理想状态下的猜测,但是在实际场景中不是所有这个领域的行择业从业者都明白所有的术语,拉高新人的学习成本未必是一件好事。

  2. 即使参与人员是一名专家,他也是跟大部分用户类似的事勉强应付任务,只不过是比普通的用户高一点点的层次。



②什么方式找到



找到用户的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是分为对内和对外:



  1. 对内的方式:成本和精力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通过客户成功找到精准的使用用户。如果是条件放宽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系统发放问卷还有微信客户群里面寻找到合适的使用用户。

  2. 对外的方式: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招募需求,自主招募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发布招募问卷进行招募。



请用户进行测试,别忘了准备100-200准备给测试用户,或者是准备一些纪念品,来表示尊重。



2)环境准备



通常是需要1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办公室或者是会议室,同时还需要共享软件,一般使用的是腾讯会议或者是飞书会议进行屏幕共享。另外一间办公室里由测试组员进行观察。复盘时候需要视频来复盘,是一个很好的依据。



3)测试人员



通常分为2种:



  1. 主持人:主持人一般是引导用户完成任务的职责,往往也有鼓励用户努力去尝试和发声。

  2. 记录者:常常是进行操作选记录以及防止问题遗漏进行的补充,还兼顾这观察用户的表情的职责。



4)观察人员选择



人越多越好!!!



在做可用性测试的时候,让参与到的团队成员能有一个冲击感。他们都会改变对于用户行为的认知,摆脱以自我职业为中心的认知,这个时候会意识到我们不是“用户”。



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邀请所有跟项目有关的成员进入到测试环节,这里除了常规的成员:技术和产品外以及业务方,还需要邀请到决策层以及上层的主观进入到测试环节中(把决策层和主管拉进来也是为了后面能拉到更多的资源)。



小技巧:如果预算足够的,可以买一些零食,个人推荐巧克力和薯片还是不错的。



5)如何选择测试任务



测试任务取决于现有产品需要需要测试什么流程或者是功能,需要提前拆分功能的流程,就像是就设计剧本杀一样一关一关。将流程进行拆分,然后以卡片的方式在白板上进行展示,并给与所有成员进行讲解。



以一个常规的新建用户为例:



6)提前准备时间



一般从邀请用户到中期的测试流程,一般都要提前1周2周完成。大纲整理差不多1天2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酱酒颐和 前期准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