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森海塞尔几款入耳式耳机有感/耳机行业与发烧圈的一些说法的看法

2020-07-20 21:59 作者:鬼斧神工119  | 我要投稿

最近一些人,确切的说是一些JS、相关技术人员和狂热粉丝又开始了,咋办呢,整个活吧~最近嗓子不舒服,就写个文章吧~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与现实世界联想

IE80和IE80S暂且不表。我这里想再重新着重聊一下它们的大哥IE800、IE800S和IE500Pro。

首先,我觉得我还是要在这里再重复一下什么是音质。


总的来说,对于耳机而言,需要频率响应对于回放音乐信号的改变越小,对音乐信号的谐波组成影响越小,还原越准确,音质越好。

或者说频响/谐波组成改变越大,还原效果越差,音质越差。从这种角度而言,这几款耳机的音质都是不及格或勉强及格的。

但是,长久以来发烧圈有一种说法是IE800/800S的“调音特色”更适合听古典,这一直以来是让我非常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确实不可能有任何耳机是完美的,但也确实有那么极少数的耳机无限接近了完美。其中就包括森海塞尔HD800/HD800S。

为一款成功的头戴式耳机制作入耳式耳机版本,本就不是一件易事。而对像HD800这样的头戴式耳机制作入耳式版本,可以说只是想象一下就觉得胃疼。在我看来,为HD800制作入耳式耳机版本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我对Axel Grell领衔的团队从未质疑过,但是木馒头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为森海塞尔捏了一把汗。

IE800 频响曲线

IE800的音染基本可以等效或概括为:

低音整体偏多,尤其是100Hz左右,2k~5kHz左右严重不足,10kHz左右有相对约15dB的凸起。IE800S略有改善,而对于IE500Pro而言,还存在清晰度不足、模糊的情况。

IE500Pro 频响曲线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厅,也是世界顶级的古典音乐现场表演场所之一。

可是我寻思着,无论怎么看,金色大厅也不可能对维也纳爱乐乐团造成那样的音染吧。

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丹麦皇家剧院,应该也不会这样“调音”吧。

这里有人会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听乐团现场演出,虽然这和调音与音染并没有关系,但我还是不禁注意到了很多剧院作现代扩声所使用的JBL Professional的VTX系列线阵列音箱。

当然,这里肯定还会有人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世界顶级的剧院。但是我琢磨着,就算是HiEnd音箱和HiFi音箱,也几乎找不到这样音染的吧。低频偏多,2k~5kHz左右严重不足,10kHz左右有相对约15dB的凸起?就算是同价位的音箱,也几乎找不到这样音染音色的吧?

我手头里实在没有这么便宜的音箱,我就随便放个也有一些发烧友认为适合听古典的丹拿的入门型号M20。

甚至森海的同样是一些被奉为适合听古典的头戴式耳机和森海旗下的纽曼音箱也不是这样调音的吧?

为什么相比之下音质最差,价格最低,音染最严重的几个入耳式耳机却是古典艺术品?

耳机行业有一种非常流行但也非常无耻的说法,即一些非常严重音染的耳机是刻意而为之的“调音特色”,听音乐更好听。可是我寻思着,不论怎么看,金色大厅也不会对维也纳爱乐乐团造成这样的音染啊。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丹麦皇家剧院、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也不会对乐团造成这样的音染啊。难道是一些入耳式耳机的声学工程师比金色大厅更懂古典?更有艺术性?


都是忽悠,别认真
自己信了,说明状态到了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幻听之所以出现而且又令人感觉如此真实的一个原因,就是真实和想象的声音在大脑中共用一个通道。

额。。额。。。阿巴阿巴阿巴

我原本以为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古典已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没想到IE800把古典音乐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售价仅几千元的入耳式耳机,调音轻易秒掉了造价是其数万倍的全球各大顶级剧院!调音对于那些售价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HiEnd音箱更是降维打击!

难道金色大厅就是唯一正确的古典吗?难道国家大剧院就是唯一正确的古典吗?

不会真的有人觉得金色大厅适合听古典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只许你说我不听,不许你说我不好听!

然而请注意,到目前为止我还只字未提这几款耳机最令人惊叹的部分:

空间印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场

这对于熟悉古典的爱好者肯定不陌生。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位于歌剧院东侧,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他形式的音乐演出。 音乐厅根据音乐会演出的特点,采用改良的鞋盒式设计,即坐席以围坐式环绕在舞台四周,使舞台处于剧场的中心区域,以便声音能更好地扩散和传播。音乐厅演奏台设在池座一侧,演奏台宽24米、深15米,能满足120人的四管乐队演出使用。
不论是一般的国家标准化剧院还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剧院例如国家大剧院,除非是特别靠前的极端位置,通常来说,在皇帝位附近区域以及其他区域,将舞台宽度按照上文的方法换算成角度均为锐角,并通常小于60度或在60度左右。即便早期侧向反射声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宽感知声源宽度,但最终的舞台中乐器的主要能量的感知声源宽度依旧是有限的(这一点和包围感LEV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家用音箱摆位建议值约为60度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耳机的声场表现和真实音乐相去甚远,因为耳机除了距离感很差,定位差,舞台宽度和声源宽度的表现也非常差。而正如前文所说,感知声源宽度是构成声音的空间印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现场表演
音箱系统,由于录音技术的限制和混音的人为因素
耳机系统

我无法想象一款没有任何算法的被动无源入耳式耳机是如何做出音乐厅与观众席的空间印象。

我从未在一款耳机中,体验过如此强烈、如此复杂却又如此持续的情感体验。以至于让我在音乐高潮的时刻不禁为莱茵河畔的厂商起立鼓掌!并在听完音乐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澎湃的情绪都久久不能散去。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打动我的调音和声场,其成功并非来自于其他形式的声学系统,而恰恰是唯有耳机才能带来的全新体验。这真的、真的是一件无比令人振奋的事情!我认为森海在这几款入耳式耳机调音所作出的大胆尝试,在拓展耳机产品边界的意义上完全不亚于Beats。

Beats 录音师1代 Dre限定版

但是请注意,这几款耳机的售价,对于只有两千元不到的Beats来说,是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从此以后,可能一个新的专有名词就此诞生:

森海式古典

森海塞尔在这些耳机中,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探索。这是一个声学行业内无数人想过,却没人敢去实践的冒险。因为这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和将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过可怕。但森海塞尔其惊人的勇气和执行力完成了这一壮举。我无法想象在目前成熟的耳机开发流程下,他们是如何完成这样几款耳机的,我更无法想象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只能说,无论从一款耳机产品的角度,还是从一个艺术品的角度,我都愿意为这几款耳机献上这样两个字:

奇迹!

其实有些事情,用最基础的逻辑都能想得通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不通,当局者迷?


森海塞尔几款入耳式耳机有感/耳机行业与发烧圈的一些说法的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