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艺术手稿 一 文体与灵感

2023-01-04 23:39 作者:殳年  | 我要投稿


那些支离破碎的残篇断简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和方式联结成一个整体啊!我们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尚未存在那种足以把散落在各方各处的力量拢聚起来、聚合起来的力量,因此,分离的力量获胜了,或许这种分离的力量应当被命名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 capitalism)。

1.两种力量。一种是拢聚、聚合、团结(solidarity)的力量;另一种是离散、分离(separate)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蕴藏在每一种艺术当中的基本力量。任何一种艺术,如果没有这两种基本力量之间的斗争,那么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好的艺术。比如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里面,能够听到激昂的、强力的、毁灭一切的命运的摧毁力量和一种温和的抚慰力量之间的交织和斗争——一种斗争性的交织。真正的斗争能够使斗争的双方都得到强力的增长和提高。

2.文体。如果一种体系或者系统(system)不是靠一种拢聚性的力量将之聚合起来的话,那么世界上不会有任何文体。而之所以存在着这样一种拢聚性的力量,并不是因为在技巧上面施加了什么外在的东西,而是那些离散的、支离破碎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在一种共属一体的联结当中展开自身了。尽管它们此起彼伏,但的确,从一开始它们就在向我们呼唤着:“要聚集在一起!要形成一个最伟大的文体和风格。”这是一个缺乏文体的时代,也是一个缺乏风格的时代,因为没有任何约束性的力量能够将那些散落在各处的支离破碎的孤零零的力量聚集起来。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时代是不会存在什么作品集的,是没人能写出像黑格尔那样一部完整的《精神现象学》,或者像康德那样完整的三个批判的。

3.因此,文体的约束力量是缺乏的。那么就只剩下了一些我们通常称为灵感的东西。什么是灵感?灵感应当被理解为一种闪烁。闪烁,如果一个东西能够一直保持在光亮当中,一直稳稳当当地显现出来的话,那么它就不叫闪烁。闪烁的意思就是说,闪现,闪烁,明明灭灭,忽明忽暗,因此,闪烁首先就是一个不稳定性的概念,处在闪烁状态当中的东西必然也是处在不稳定状态当中的东西。之所以处于不稳定状态当中,是因为缺乏一种恰当的文体的约束力量来将这些闪烁明灭的灵感牢牢地把握住,牢牢地抓在手里,并且让它们在清晰的光亮当中原原本本地显示它自己。灵感失去了文体的约束,最终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因此,不仅仅是支离破碎的片段灵感和完整文章的文体之间的对立,这不仅仅是两种写作方式或者说思维方式的对立:(1)写作方式的对立。这种学说把两种力量的对立把握为纯粹外在的、器具性的东西。就好像所有的打着“艺术”旗号的培训学校实际上都把“艺术”贬低成了一门“手艺”;在这里也是把文体和灵感这两种力量贬低成了两门“手艺”。所谓“手艺”,就是那些只要动手练习就可以获得的存在者,这种练习通常又是公式化和分成步骤的。因此,“手艺”这个概念就向“流水线”这个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转换了。到这里,精神完全沉陷在了庸俗存在者的蝇营狗苟之中了,看不到塑造着这些存在者的本质性力量。(2)思维方式的对立。一种心理学观点。所谓的思维(thoughts),被把握为内在于心灵、内心当中的一种机能,而这种机能运作的方式就被称作思维方式。与“手艺”,进而是与“流水线”一样,思维也是一种存在者。只不过前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实存者,而后者则稍微要“神秘”一些罢了。这两种庸俗的学说都是我们应当加以拒绝的。所谓灵感与文体之间的对立,应当是两种本体论力量之间的对立,两种塑造着世界的展开方式、时间的发生方式和维持方式的深刻力量。即便某种东西看上去是一种文体,但很遗憾的是,在我们今天,这种文体最终都是矫揉造作的,因为我们并不是处在一个文体蕴含着深刻的生成力量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毋宁说文体的力量已经枯竭了,人们所推崇的那种所谓的文体不过是一些残余的和外在的东西罢了。


艺术手稿 一 文体与灵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