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nitama新声: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故事了吗?

2018-01-23 16:11 作者:动画魂-Anitama  | 我要投稿

作者:谢枫华

封面;《POP TEAM EPIC》

上个星期,一位自称脚本家的网友,在 Hatena 匿名日记服务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不需要故事的时代”。

这位网友自称并不有名,说出来名字大家也不知道,光是能养活自己就谢天谢地了。但是要说他参加过的作品,那知道的人就要多一两个数量级了。

不过,作者隐藏身份发这么一篇自称“难以想象是专业写手写出来的拙文”,倒不是为了让大家猜他的身份,而是想要抒发自己从业这些年的一些体会。

作者说,自己看到漫画家抱怨编辑的文章,却只会心想:“你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光是身为漫画家,就已经很有梦想了。”

明明漫画家是个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的辛苦职业,为什么自己却会有这种和文章内容完全不同的感想?作者自己一开始也不明白。他思考之后,才恍然明白——

因为他们脚本家这个职业自身,已经是风前灯火了。

作者从结论说起,认为,现代的日本,处在一个不把故事视作必不可少的时代。

在漫画界,受欢迎的是“○○是××”这种一个梗翻来覆去用的漫画、还有美食之类的散文性质的漫画。

在动画界,受欢迎的是象征了这个时代、可以让人安心地喷、当成梗来用的《P○P EPIC TEAM》这样的动画。

在游戏界,受欢迎的是放上一堆类型全面形象单薄的角色让他们卖肉的手机游戏。

更有甚者,就是音声作品和虚拟主播之流了。

所以作者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故事”了。

当然,具体到个人层面,肯定是各有各的爱好,像作者自己也是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时代的整体潮流,你会发现,当代人追求的,能当成谈资的单发笑料之类的东西,或者是类似风俗店(卖肉)、赌博机(抽卡游戏)的东西。

作者说,请想象一下自己向别人推荐一部作品,“我了个去你看看这奇葩玩意儿”和“这片神了!你也来看看”,哪一个比较轻松?

如果是烂作品,大家都可以放心喷,能够预想到对方的反应。但好作品却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好,甚至推荐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在劝别人入教,觉得不自在。

那么,对这个时代来说,哪一种在商业上更优秀?是异世界○机、奥○加、P○P TEAM EPIC?还是读起来虽然有趣却没勇气向别人推荐的作品?

所以现在你想要做出好作品,风险很大,必须去筹集资金、时间和人力,而且就算调动了资源也说不定会失败。网络时代是一个很容易赢者通吃的时代,你要正面发动攻势,就只能去争取第一名,否则就不会有人问津。本来日本企业掏起钱就很不爽快,要是失败了,谁来担这个责任?

让作者产生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就算去写故事写企划,最近像什么虚拟啥啥啦、声优主体企划啦、角色主体企划啦的,也经常避而不提脚本是谁写的。这让作者有种自己是在做枪手的感觉。而且给的报酬也并不高。

作品不公布脚本家的名字,脚本家就积累不到实绩,没办法为以后接活铺路。对于他们这些个体户来说,这简直是恐怖。不管自己多么努力,不管获得了多达的成功,也只能因为眼前的这一点点小钱,抹杀自己的存在。

会提脚本家名字的,全都是成人作品。成人作品可能因为大家都是抱着“工作就是工作”的心态做的,所以就算给的钱少,也总是会遵守义务。但是作者也不想写一辈子成人作品。一天到晚写这些东西,不要说不开心,简直要让人崩溃了。作者想过无数次自己一个字也不想写了。但是没有钱就活不下去,所以他就算再不情愿,也离不开可以带来直接收益的成人工作。

可是成人作品的脚本就是套路的排列组合,作者悲观预测,就连这最后一座堡垒,也迟早有一天要被 AI 取而代之了吧。

也有人读了作者写的故事,玩了作者写的游戏,在网上夸赞。这让作者高兴得要发疯。对作者来说,这是最后的希望,但同时也是绝望——就算质量再好,被读者夸奖,也赚不了钱。

他切身感受到,讲故事,已经是一种行将就木的文化了。

(https://anond.hatelabo.jp/20180116071707)

这篇日记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不仅一般用户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少以故事为生的人,也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小说家吉田亲司就在推特上分享了这篇日记,称文中内容 99% 属实,建议想要成为小说家的人一定要读一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想要相信故事和读者的力量”。

(https://twitter.com/yoshidachikashi/status/953223278306385920)

漫画家大桥吉彦读过日记,也不由点头:现在流行的,尽是那种读过之后能立刻上社交网站发感想,并且当做交流的谈资的作品。故事“整体”,已经不再受到重视的。

所谓故事,简单地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发生了各种事~最后皆大欢喜”这种受众“从头到尾”观赏完,产生“写得真好,作者想说的东西也表达出来了”之类的感想的一个“整体”。

然而,如今的“电视连续剧”“连续动画”,观众看个一集两集,就上网发言“那个演员好棒”“那个角色居然让那个声优来演”“这种意义不明的地方真好看”“拍得真 TM 烂,下周接着看接着喷”之类。观众的这种“反应”,和“故事整体”已经没有关系了。

既然这个时代重要的是“网络上的反响有多热烈”,所以创作一方也就重视去做出能让观众“立刻做出反应”的东西,比如说“简单粗暴的卖肉,毫无意义地强调奶子屁股!”“血浆!”“容易引发共鸣的日常系,让观众感觉贴近自己的那种”“一看就能懂出处的恶搞”之类。

因为这种作品大行其道,所以很多作品也就压根不想要怎么收尾。反正一旦人气低迷了就要被腰斩,到时候就扯个“我们的战斗还会持续”之类的,没有必要去思考结尾。比起故事,更重要的是塑造能让观众产生同感、可以投射自己单纯的愿望的角色。

大桥认为,日记的作者,或许就是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来临。就像餐厅重视装修和摆盘,“适合发朋友圈”一样,制作作品的人也觉得“适合发微博”才是好作品。而那些明显是以“适合发微博”为目标做出来的作品,人们还就买账,进入狂欢状态。制作方就觉得,这种能引发狂欢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而那些觉得“讲故事是我的使命”的人,接下来可能还要坐一阵子的冷板凳。但是大桥相信,不必过于悲观。观众总有一天会厌烦那些几乎毫无内涵的作品。这个“不需要故事的时代”,差不多要结束了。

(https://twitter.com/uorya_0hashi)

漫画家山田圭子也抱有相同的想法。她认为,这种翻来覆去重复一个梗的作品,是一种自卫手段,为了让读者不管从哪一期杂志、哪一本单行本入手,都可以读进去。甚至有时候,你不这么做,杂志就不让你画。所以那些以长篇为前提、重视悬念的作家,往往在最初的阶段就会受挫折。她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倾向。

不过,山田觉得,如果对这一套有意见,大可以跳出旧框框,寻找新天地,毕竟业界宽广得很,她自己并没有感到绝望。虽然世界变了,但是作家不必为了迎合世界而改变自己。

(https://twitter.com/higumayamakei)

同时,也有作家对文中的论调不屑一顾,认为所谓“不需要故事的时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漫画家粟岳高弘便嗤笑说:“不需要故事的时代到来了”这种说法,他大概 20 年前就听过了。他觉得,或许是身在制作一方的人,要把世间流通的故事摄取个遍,所以才会时不时就陷入这种错觉。

(https://twitter.com/AwatakeTakahiro/status/953509662527123457)

轻小说作家、书评家前岛贤则说,“已经不需要故事和写故事的人了”这种说法,如果没有《Fate/Grand Order》,或许会是真的。

《FGO》在游戏机制上,基本上不会出现“没有哪个角色就过不了关”的状态。但是玩家还是会不惜斥重金来抽黑化贞德,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在有笑有泪有感动的故事结束之后,角色告诉你“要想再见到我那就去抽卡”,你抗拒得了吗?反正他是不能。

前岛还指出,“不需要长文章”也绝不意味着“不需要故事”。倒不如说,作家的工作,就是用短短一行让读者感受到世界的深奥。就如很多人都指出过,“没有反应,似乎就只是一具尸体”这一句话的文笔是多么高超。

不仅仅是《FGO》,很多网页游戏、手机游戏,比的就是“用寥寥可数的台词,能激发玩家对角色背后的故事多大的兴趣”,而这正是需要专业人士的技术的地方。

(https://twitter.com/MAEZIMAS)

轻小说作家鹰见一幸则认为,把剧情和角色对立起来,本身就有问题。光靠哪一方,都无法构成故事。如果重点塑造角色,故事的进展就会放慢;如果着力推进故事,对角色的描绘就会变浅。

在鹰见看来,如果可以在故事的开头塑造好角色,让读者对角色形象产生深刻印象,接下来就可以不断展开剧情。节奏缓急的“缓”由角色承担,“急”由剧情承担,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鹰见主张,所谓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写“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什么人”是角色,“什么事”是剧情。只要能把这个“什么人”塑造得足够有魅力,光是坐在客厅喝茶也会好看;要是能把“什么事”写得激动人心,哪怕无名无姓的侦探也会精彩。

如今之所以角色主体的作品畅销,是因为这类作品给读者的负担比较少。在堆积如山的视频和游戏里,能分配给每一部作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受众的注意力会被那些易懂的、可以靠感觉去感受的东西吸引,也是理所当然的。等吸引到了受众之后,重要的就是怎样用故事世界来“锁住”这些人了。

(https://twitter.com/takamikazuyuki)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4559af340203e249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Anitama新声: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故事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