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译释《手臂录》竿子用法说
枪有根、有胸、有腰、有头。如丈八竹枪,以根前八尺为腰,腰前六尺为胸,胸以前为头。硬枪自根至头皆有力,皆可用。竹枪之头虚软,凡硬枪以头制胜之法,皆不能用,唯虚搭、虚颠及一戳耳!两竹枪相对,我枪腰虽硬,适当彼虚软之头,终无以用我力,凡所恃以革人者,惟枪胸耳。是以十字步而进,剪刀步而出其间。凤点头不过左右抛洒,以眩人目,绝无硬枪“绦环”、“螣蛇”等妙用。夫九尺七寸,可谓短矣,而自根至尖皆有用。丈八可谓长矣,而惟用其胸间六七尺。是制短者反长,长者反短也!短则枪法自必浅小,故君子不贵之,特为行间兵卒之用,故谓之“骡”也。
译文枪有枪根、有枪胸、有枪腰、有枪头,像丈八竹枪,将枪根往前八尺的竿段作为枪腰,枪腰往前六尺作为枪胸,枪胸再往前是枪头。硬枪从枪根至枪头,都能使出劲来,皆可应用。竹枪的枪头虚软,凡是硬枪用枪头制胜的技法,竹枪都无法使用,只有虚搭、虚颠和一戳而已。两方竹枪相对峙,我的枪腰虽然强硬,恰好碰上对方虚软的枪头,终究没有办法使用我的力量,凡是革开敌人竿子常常依赖的部位,只有枪胸了。因此,要用十字步速进,剪刀步退出敌方攻击范围。而竹枪的凤点头技法,不过是左右抛洒枪头,迷惑人眼,绝没有硬枪绦环、螣蛇等巧妙运用的技法。九尺七寸的硬枪,可以说太短了,却从枪根到枪尖全都有用。丈八竹枪可以说够长了,却只能用它枪胸那段六七尺的长度。对这两种规格的枪而言,短的反而长大,长的反而短小。短小,枪法自身必定浅显不深,故尔君子瞧不上此类竹枪,而这种枪只专为行伍间的兵卒使用,故而称其为“骡枪”。
解析长与短,软与硬,士兵与君子,选择哪个?在《手臂录》的这篇,吴老是把沙家竿子骂成了骡子,而在《无隐录》里,吴老又将杨家枪骂成了骡子。吴老写《手臂录》时,50岁出头,写《无隐录》时,80岁。哈哈,50岁的吴老,在枪的领悟上其实没有80岁时强,故尔两本书会有少许的矛盾,却都在不同的时间各自公开发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