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常识午餐】
1. (单选)公务员在处理谈判事务时,应遵循一定的礼仪。以下关于座次安排,不符合礼仪的是:
A.若谈判长桌与门口垂直摆放,以进门方向为准,客方坐谈判桌右侧
B.为了避免失礼,多边谈判一般以圆桌为谈判桌
C.如需译员,应安排其就座于仅次于主谈人员的位置
D.主谈人居中而坐,其余人遵循左高右低原则分坐两侧
【答案】D
【正确率】34%
【答题次数】1310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座次安排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谈判时各方主谈人员应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他人员则应遵循右高左低、自近而远的原则分别在主谈人员的两侧就坐。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竖桌式座次排列,是指以进门时的方向为准,右侧由客方人士就座,左侧则由主方人士就座。
B项:举行多边谈判时,为了避免失礼,按照国际惯例,一般均以圆桌为谈判桌来举行“圆桌会议”。
C项:谈判中如需译员,应安排其就坐于仅次于主谈人员的位置,即主谈人员之右。
2.(单选) 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其哲学寓意是:
A.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普遍存在矛盾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内部矛盾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个侧面各有特点
【答案】D
【正确率】32%
【答题次数】1627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哲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步,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孟子的这句话,大意为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情形。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倘若将它们同等看待,就是扰乱天下。此句话强调事物具有差异性,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属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题干表述并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项:属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矛盾的对立性即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离异的趋势;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干表述并未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C项:属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题干表述并未涉及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3. (单选)从科学认识发展的历程来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经历了三个过程:①牛顿对万有引力的证明;②哥白尼提出“日心说”;③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这三个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简史。
第二步,②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在1543年。③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包括三大定律,其中,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第一、二定律是在1609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是在1619年。①牛顿对万有引力的证明是在1687年。由此可见,这三个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②③①。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万有引力定律是指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②“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③开普勒三大定律分别是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调和定律。椭圆定律是指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面积定律是指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调和定律是指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恒星时间的平方与它们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比例。
4. (单选)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以及土地浪费的严峻形势,“节约集约用地”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下列实践属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是:
①L市对黄河北岸的连片荒山进行“人工改造”,使其成为适合城市建设的土地
②M市通过土地改革,使城乡建设用地对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和使用
③G市在多地进行了“三旧”改革试点,对以前的旧村庄、旧厂房,低效利用的城镇土地进行整理开发,盘活再利用
④某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达到1.4以上,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第二步,《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第6条第19项规定,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采取协商收回、收购储备等方式,推进“旧城镇”改造;依法办理相关手续,鼓励“旧工厂”改造和产业升级。③属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第2条第7项规定,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开发边界,强化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标整体控制,提高区域平均容积率,优化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城市土地综合承载能力。④也属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①对荒山进行改造,并未体现节约用地,不属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②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也未体现节约土地,不属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5. (多选)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提供了玻璃的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下列关于钢化玻璃,描述正确的是:
A.钢化玻璃受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钝角碎小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B.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比普通玻璃能承受更高的温差
C.钢化玻璃其实就是防弹玻璃
D.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
【答案】ABD
【正确率】20%
【答题次数】1183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钢化玻璃。
第二步,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钢化玻璃有很多优点:1.安全性。当玻璃受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钝角碎小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2.高强度。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3.热稳定性。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的温差是普通玻璃的3倍,可承受300℃的温差变化。因此AB项正确。钢化玻璃的缺点:1.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2.钢化玻璃强度虽然比普通玻璃强,但是钢化玻璃有自爆(自己破裂)的可能性,而普通玻璃不存在自爆的可能性。3.钢化玻璃的表面会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风斑),有轻微的厚度变薄。变薄的原因是因为玻璃在热熔软化后,在经过强风力使其快速冷却,使其玻璃内部晶体间隙变小,压力变大,所以玻璃在钢化后要比在钢化前要薄。4.通过钢化炉(物理钢化)后的建筑用的平板玻璃,一般都会有变形,变形程度由设备与技术人员工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饰效果(特殊需要除外)。因此D项正确。而防弹玻璃是由玻璃(或有机玻璃)和优质工程塑料经特殊加工得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通常包括聚碳酸酯纤维层夹在普通玻璃层之中。它与钢化玻璃有显著的不同,因此C错误。
因此,选择ABD选项。
6.(单选)《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的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起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时期,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①上屋抽梯 ②暗度陈仓 ③浑水摸鱼 ④攻心为上 ⑤反戈一击 ⑥借尸还魂 ⑦指桑骂槐 ⑧反客为主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⑧
D.②④⑤⑥⑦⑧
【答案】B
【正确率】26%
【答题次数】2515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三十六计。
第二步,三十六计包括: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指桑骂槐、趁火打劫、擒贼擒王、关门捉贼、打草惊蛇、浑水摸鱼、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调虎离山、顺手牵羊、李代桃僵、无中生有、声东击西、树上开花、暗渡陈仓、假痴不癫、欲擒故纵、走为上、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连环计、美人计、借尸还魂、隔岸观火、围魏救赵、假道伐虢。所以B选项正确。其中选项④攻心为上出自于《孙子兵法》,意思是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方为上策。但并非三十六计中的一计。⑤反戈一击,出自《尚书·武成》,意思是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上屋抽梯又称“过河拆桥”。军事战略上比喻诱敌人向前而断其后路,使其束手就缚。②暗渡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③浑水摸鱼在军事战略上是指趁着敌人内部发生混乱,一些弱小的力量左右摇摆不定,没有主导的情况下,设法使这些弱小势力归顺我方,被我方利用,就像天黑了就要准备睡觉休息一样自然。⑥借尸还魂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⑦指桑骂槐在军事战略上的意思是指当我们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已经控制了比较弱小的一方之后,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一种警惕告诫的方法对弱小的一方进行诱导。适当的运用一些特殊的办法,可以让敌人归顺,然后获得胜利。⑧反客为主比喻要化被动为主动,掌握主动权。此计在军事战略方面,往往反映在同盟军中,起主导地位的主盟者,反被颇费心思的从盟方所支配、戏弄,从而达到从盟者所设计的圈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