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钴掺杂ZnO电子传输层优化钙钛矿型纳米晶LED性能

2022-03-08 09:52 作者:北科纳米  | 我要投稿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PNC)发光器件(LED)具有可调谐的带隙和高的颜色纯度,在未来的超高清晰度显示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平衡载流子注入是实现高效发光二极管的必要条件。
在此,吉林大学的学者将钴(Co)掺杂到ZnO中,以调节原始电子传输层(ETL)的电子迁移率,并抑制ZnO/EML界面处的激子猝灭,这是由于氧空位的钝化以及由于CO2+诱导的深杂质能级捕获电子而导致的电子浓度降低。此外,由于尺寸限制效应,带隙变宽。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在操作过程中实现平衡电荷注入。因此,最大亮度从867 cd m−2增加至1858 cd m−2,外部量子效率(EQE)提高了70%。通过在共掺杂ZnO LED中进一步引入聚乙烯亚胺(PEI)层,EQE达到13.0%。相关论文以题目为“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Perovskite Nanocrystal LEDs Utilizing Cobalt Doping on a ZnO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年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期刊上。


全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PNC)由于其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s)、可调谐波长和宽的色域,已成为下一代显示器的优秀候选材料。自从第一个PNC LED实现以来,已经做出了显著的努力来提高LED的性能。到目前为止,PNCLED的外部量子效率(EQE)通过优化PNC特性达到23.4%,通过半球透镜的有效光提取达到45.5%。除了高辐射效率和高出耦合效率外,平衡载流子注入也是高效PNC LED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LED中电子和空穴注入的不平衡将增加发射层(EML)中俄歇复合的几率,从而限制PNC LED的性能。
为了平衡PNC发光二极管中的载流子注入,人们做出了许多努力来优化PNC发光二极管中电荷传输层(CTL)的载流子迁移率和不同层之间的能级。最基本的工作是根据EML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能级结构选择合适的CTL材料。考虑到ZnO会导致量子点猝灭和载流子注入不平衡,Yang等人选择了TmPPPyTz代替ZnO,避免了猝灭,实现了LED中的电荷平衡。此外,一些有机材料,如全氟离聚物(PFI)和聚乙烯亚胺(PEI)被用作界面层,通过调节触点处的界面能级来改善LED性能。
引入一些掺杂剂也是调节CTL载流子传输特性的有效策略。例如,Li掺杂的TiO2电子传输层(ETL)和NaCl掺杂的PEDOT:PSS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平衡器件中的电荷注入,从而提高LED性能。在众多的CTL材料中,ZnO由于其易制备、环境稳定性和优良的电子迁移率等优点,常被用作ETL。尽管如此,大多数有机空穴传输层(HTL)材料的空穴迁移率比ZnO的电子迁移率小;因此,过量的电子将积聚在ZnO/EML的界面上,导致LED中的载流子不平衡并限制LED的性能。

图1。(a) X射线衍射图和(b−f) Zn掺Co的TEM图像(插图为相应的HRTEM图像)。(g1−g3)共掺杂ZnO NCs中Zn、Co和O元素的元素映射。

图2。(a) Zn掺Co的归一化吸收光谱。(b)由(a)转换而来的Tauc图。(c)UPS光谱。(e)纯电子器件。(f)PL光谱和(g)寿命。

图3。(a)器件的结构图和(b)横截面SEM图像。(c)各功能层的能级能带图。(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插图显示了EL图案的颜色坐标。(e)电流密度和亮度与偏置电压。(f) EQE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本信息源自互联网仅供学术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北科纳米提供以下钙钛矿产品:


钴掺杂ZnO电子传输层优化钙钛矿型纳米晶LED性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