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献解读|鉴别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混淆细胞

2023-03-29 12:18 作者:伯豪生物  | 我要投稿


文章:Identifying a confused cell identit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期刊: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2 ,IF 13.493

技术:ScRNA Seq


导语

恶性细胞的细胞特性及其产生是理解癌症的基础。作者研究发现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显示出与所有三种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同但不同的分子特征,作者称之为混淆细胞身份(CCI)。CCI是与ESCC不良预后相关的独立预后标志物。此外,还鉴定出TPM4是促进ESCC体内外侵袭性的关键CCI基因。TPM4通过激活Jak/STAT-SOX2通路来产生CCI。因此,作者研究提示了ESCC细胞的一个未知的特征,这可能对临床预后和潜在干扰有价值。


研究结果

1. 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CCI是ESCC细胞的独特特征

采用 10× Genomics单细胞测序分析了7例ESCC样本和1例对照正常食管样本。共获得44,206个细胞,鉴定了鳞状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其他肿瘤微环境细胞(图1a,b,c)。通过 inferCNV分析,患者的鳞状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拷贝数变化,被鉴定为ESCC细胞。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由三种主要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基底干细胞(BS)、增殖的基层角质细胞(BK)和分化角质细胞(DK)。这些细胞在形态、定位、分化和分子特征彼此不同,BS可以通过逐步分化产生BK和DK。发现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可以分为三个连续的亚群。作者的数据集和人类细胞图谱食管数据集中4885个细胞的组合观察到了类似的三个亚群(图1d)。其中BS表达SOX2、TP63和KRT15,BK高表达KRT5,DK表达KRT14、KRT13和IVL这些marker基因。无监督的命运图显示了从BS到BK和DK的伪轨迹(图1d)。


为了可视化ESCC细胞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关系,创建了BS、BK和DK的三元图(图1e)。所有恶性细胞都落在三角形的中心,与每个角落的距离相等。基因表达热图显示ESCC细胞表达BS、BK和DK的所有marker基因,尽管水平略低(图1f)。同时,恶性细胞中检测到的基因平均数量明显多于正常细胞(图1 g)。作者将这种相对于正常细胞的新细胞身份称为混淆细胞身份(CCI)。为了量化三元图上每个单元格的CCI,作者设计了一个CCI分数,通过计算三个角度的余弦值的标准差,以单元格位置的点为顶点,点到每个角的连接线和原点为射线。正常细胞的CCI评分中值为21.2,恶性细胞为43.2(图1h)。作者认为CCI是恶性细胞的一个新的分子特征。

图1 混淆细胞身份(CCI)是ESCC细胞的一个特征


2. CCI是ESCC在多个队列中的特征

分析发现,具有侵袭性进展的ESCC患者的平均CCI评分明显更高(图2a)。在已发表的60名ESCC患者队列中,有16名I期和44名II/III期患者,早期患者的CCI评分显著低于晚期患者(图2b)。在单细胞水平上,CCI评分与ESCC晚期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显著正相关(图2c)。

在TCGA ESCC的81名患者中,作者发现所有II/III期患者位于CCI图的中心,而I期患者的位置接近DK的角落(图2d)。高级别患者的平均CCI评分显著高于I期患者(22.1对38.7,p = 0.028)(图2e)。同时,CCI评分高的患者预后明显低于CCI评分低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84 vs.1263天,p = 0.02)(图2f)。多个队列数据分析表明,CCI评分可以作为ESC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图2 CCI是ESCC的独立预后标志物


3. CCI的分子机制

通过比较CCI阳性细胞和阴性上皮细胞来鉴定CCI标志基因。195个基因被鉴定为ESCC的CCI标志基因;在CCI图上,CCI标志基因在三个角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而在中心的恶性细胞中高度表达(图3a)。同时,这些CCI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CI评分显著正相关(图3b)。


CCI标志基因在ESCC患者中,在蛋白质水平上高度表达的有六个:CBR1、GSTM3、HSPB1、MIF、PGK1和TPM4(图3c)。其中包括原肌球蛋白4(TPM4)在ESCC患者中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也是ESCC和各种癌症中蛋白质水平上调最多的基因之一,同时TPM4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图3e)。TPM4的表达水平与单细胞水平和患者水平的CCI评分显著正相关(图3f,g)。因此,作者认为TPM4是CCI基因。

图3  TPM4是CCI基因


4. TPM4过表达增加CCI评分,TPM4促进小鼠ESCC转移

在食管的类器官中过表达TPM4,对类器官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传代以后,类器官产生了更多的次级类器官,表明TPM4促进了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图3h)。相反,敲除Tpm4显著减少了食管类器官的形成(图3i)。因此,TPM4可能不是细胞增殖或生长所必需的,但对食管上皮类器官的自我更新至关重要。Tpm4过表达类器官的CC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器官(图3k)。总之,TPM4促进了食管上皮细胞的CCI。


在小鼠ESCC类器官中过表达Tpm4,将对照和Tpm4过表达的ESCC类器官原位植入受体食管上皮层下。荧光活体成像显示,Tpm4过表达肿瘤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肿瘤(图4a,b)。活检显示Tpm4过表达的巨大肿瘤扩散到整个胃,而对照肿瘤仅限于移植部位(图4c)。实验表明Tpm4过表达的肿瘤比对照组更具侵袭性。


有趣的是,作者在Tpm4肿瘤的受体小鼠的多个部位发现了强烈的荧光信号(图4a)。活检显示,Tpm4小鼠在许多器官上显示出特异性的信号通路,包括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这是患者ESCC转移的热点。所有6名Tpm4受体的肝脏和淋巴结均有转移,而六名对照ESCC患者中只有一人在肝脏有转移,而没有一人在其他器官有转移(图4f)。

图4 TPM4通过Jak/STAT途径促进CCI和ESCC


5. ESCC中CCI的TPM4 Jak/STAT-SOX2轴

将对照和TPM4过表达的食管类器官进行了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是Tpm4上调最多的通路之一(图4g)。IHC染色也证实,与对照肿瘤相比,Tpm4肿瘤的p-Jak2和p-STAT3水平增加(图4h)。而且Tpm4过表达的ESCC类器官对Jak2特异性抑制剂AZ960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图4j)。已报道中Jak/STAT途径可以上调SOX2,SOX2是细胞身份和ESCC进展的关键转录因子。与对照肿瘤相比,Tpm4过表达的ESCC肿瘤类器官的SOX2染色增加(图4k),WB显示过表达TPM4,SOX2表达上调,而敲除TPM4,SOX2表达下调(图4i)。而且加入AZ960降低了体外和体内SOX2水平(图4k)。


最后,作者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与ESCC中的CCI评分显著正相关(图4l)。重要的是,AZ960对Jak/STAT通路的抑制显著降低了ESCC细胞的CCI分数,并将Tpm4过表达的ESCC细胞从CCI图的中心驱动到DK侧(图4m,n)。


参考文章:

Pan Xiangyu,Wang Jian,Guo Linjie et al. Identifying a confused cell identit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2, 7: 122.

文献解读|鉴别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混淆细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