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力结构对应的好习惯,学习笔记(上)~

2023-06-09 11:57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原课标题是《受用一生的职业化习惯》,也是看了之后回忆不起来内容,我看了个开头,就想起来还是给改了吧

基层应尽早养成的习惯

王道习惯:目标感

三思而后行,所有的行之前,都思考下目标是什么,三思思目标如何达成,目标、资源、策略

习惯就是不需要纠结,到了12点就吃饭,到了1点就睡觉,10点还是去思考一下睡觉的事情吧。。。不要拖到10点半了

好奇心的习惯

觉得什么事情没意思,就不做了,一切都没有了可能,但是也不能啥都好奇吧,这不精力时间都不够用了。。。

还是先目标,反正用起明结构就对了,其他时候的好奇心,就满足下自己的意志发出,这有利于形成稳定安全的内核

好奇心后探索才有认知理解,才能帮助决策

主动的习惯

觉得什么都与我无关,就不做了,一切都没有了可能

要思考,我能做啥,还是要说,也不能啥都去思考能做啥,目标太多啥也做不了了,跟上面一样,在自己目标的路上,需要的能力或者资源什么的,思考我能做啥,按照段位表思考在现在的公司里我能做啥,不断的尝试做一些事情,经常会做也白做,长久之下是有很多价值的,笨功夫之下认知理解积累起来

如果能培养主动的习惯,开始可能只是抓住小机会,然后能小机会产出更大的机会,最后能抓住真正的大机会,一鸣惊人

抓机会也是一种能力,从0-1-10-N,能抓住机会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我从来公司,刚开始主动写培训ppt,然后写招聘思考,然后有机会招聘,然后对不报价情况思考,然后调研参展公司,然后快速筛选客户,然后是销售流程思考,然后是研发阶段客户思考,然后是数据对设定业绩目标的思考,最近的是销售沟通思考,我下一个目标是建立客户档案和行业档案,肯定能结合起明的课程做一些事情的^_^,给十年时间来~

积极主动,如果我有什么优点,那积极主动就是一个了,我也是多次尝试做成一些东西之后,更坚信自己,我是坚信自己有运气达成自己想要的^_^

这里主动性的举例,就是汇报,上一节课里面讲了,汇报是向上协作

习惯是大力出奇迹的事情,学习和写文现在就是我的习惯了。。。。解决问题很有用

计划管理的习惯

计划管理,关键是目标时间不可妥协,死磕,这个关键其实是对于关系中的目标时间,这样可以留下“靠谱”的印象,这个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人脉和影响力的基础

培养习惯的时候,需要个触媒,叶教放了泰坦尼克号rose答应joke要活下去的场面,把承诺当信仰去捍卫,他的意思是这个图印在脑海中,一想到承诺,就想想这个图

触媒这个,我有一点点感触,每次有感动我的人物故事时,我会想以他为动力和榜样,也不确定这个起点能推动多久,来思考下,想想还是叶教给的动力最多,他让我有动力重新开始每天运动,从此没有落下,还有减脂,成长内核等等,其他的剧啦明星啦,时效都很短的,还是现实世界中接触的敬服才给持续很大的动力

专业上的习惯:追求卓越

做完事情之后,问自己,还能更好吗?说实话,逼si自己还是挺累的,我用起明的好方法已经很快了。。。真的觉得自己尽力的没啥遗憾就好

自己想做什么,很重要,自己想要,才会让自己不断再复盘提升

大公司帮助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喜欢招应届生培养,小公司发挥的机会更多,但可能习惯不那么好——老油条

追求卓越会让成长公式的笨功夫、聪明的办法和正确的方向上都做升级,指数更快

任务节奏感的习惯:张弛有道

我当初总结了叶教说节奏感的部分,就是道法自然,张弛有度

这里跟我的总结一样^_^,要根据身体的状况,并且要做客观规定,的确有时候身体不觉得累,但是客观规律告诉我们需要休息了

怎么有动力开始——学习这种,怎么在需要休息的时候休息——晚上看小说看剧看high了的时候。。。

这会决定气血水平——延缓衰老

向上协作的好习惯:定期汇报

认知差异:领导是来管我的VS领导是来帮我的

这里提到了原生家庭的一个影响,如果父母是很好的支撑系统,孩子说什么父母的理解支持包容鼓励,那孩子就不怕跟父母说所有的情况,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害怕跟领导汇报

团队协作的好习惯:荣辱与共

认知差异:其他人干的不行VS我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干好

这个跟自信很有关的,是否相信自己能带着大家更好

如果只关注自己的业绩好,干的不好的团队里不会去提拔人的

如果只关注自己的团队干得好,但是另外的部门从上到下都干的很好,还是他

败则拼死相救,运气是进了好的部门鸡犬升天

团队协作的好习惯2:服务意识,形成口碑,+上一条业绩

如果你去给下一个环节做交付,要有服务意识:目标、资源、策略,挖掘用户需求,创造价值供给,提升用户体验

任务协调的习惯:换位思考

你得帮我VS你为什么要帮我呢?

自我中心,这个一般是小时候被父母长辈惯的,VS看到你我他,对方凭什么帮我呢,看到利于双方的方案

对方顾虑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顾虑的是风险,想要的是自恋高位,那就解决

但很多时候,很多人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当成客观规律来用了,觉得别人就是那样想的,觉得别人应该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思维是世界思维,自己是世界中心,这是本质,让改还得从底层改系统,改代码不太管用的,改代码就是直接建议,想对方如何是虚知,向对方确认——把这个当真知比较好

叶教强调习惯,认为有换位思考的习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我想思考下习惯和三观

习惯,其实算是肌肉记忆或者思维线路记忆,那这个其实是有初始动力、认知和很多次的练习正反馈之后才能培养出来的——如果之前嗑CP里的细节糖惯性牵手什么的^_^,底层肯定还是初始认知动力,个人觉得这是三观,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想跟世界交换什么目标,跟周围人的关系是什么

换位思考很累啊。。。。所以成功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我还是搞不了太累的事的

坚持好习惯,践行想让自己优秀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别人泼冷水、“拖后腿”——想到了那个up主?公子,拍的个比较极端的故事,一味的去顺应室友最后毕业简历都拿不出手,建立稳定的内在评价系统这是很难的,所以牛人都不一般!!我在几年前也建不起来。。。

叶教说这是认知和行为模式领先身边人的时候,他们不能理解你——有认知结构之后,是可以评估自己和他人的,不用评价他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

如果自己践行的时候遇到别人“拖后腿”,正确的姿势是,不要和别人争论,也不要“教育”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得——这会si的很惨

懂得多要韬光养晦,越对对方会越不高兴。。。对方会觉得你在吹自己了不起,他会找机会杀杀你的威风,不是说自己很行嘛,证明一下呗——QAQ不久前就是这样的

叶教说乔布斯真的不是情商低,他是耿直boy,讲道理,但是就遇到那些名声了。。。正确的做法是,不吹不黑不干涉,不要说自己行,不要说对方不行,不要给什么建议什么帮助,等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要1/2/3的建议,用if……maybe……让他自己去判断,让他自己去判断

人性真的是好苦好累,但就是这样

中层应尽早养成的习惯

第一个,承担责任的习惯

干不好要担责任的事,能躲就躲VS我来吧

坑,培养了假的责任意识,真责任意识是三要素齐备:按时,保质,相关人——对领导的诉求填补差距,对同事,对协作部门给他们充裕时间了吗,对下属他有收获吗砍掉无效无收获,对服务对象的诉求填补差距

对时间的责任感,激发更聪明的办法,对相关人的责任感,生成更有效的人脉

练乒乓球的过程,先单个动作反复练,然后简单组合反复练,培养能力也是这样,基本的需要行为反复练形成习惯,然后再去组合更高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反应快,那是因为习惯可以让思考瞬间达成,可以节省时间

这里举了个例子,数据泄露事件扎克伯格出来说是自己错了——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面临危机总会过去的

希望我能一直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错误,一直能说出“我错了”~

先over了,第二篇里面有很多想延展的

能力结构对应的好习惯,学习笔记(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