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周热词 | G20第十六次峰会(翻硕MTI必背)

2021-11-02 13:24 作者:爱初心百科  | 我要投稿

热点新闻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晚在北京继续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重点阐述对气候变化、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看法。

气候变化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挑战的意愿和动力不断上升,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第一,采取全面均衡的政策举措。必须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主要经济体应该就此加强合作。第二,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要坚持联合国主渠道地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基石,以国际法为基础,以有效行动为导向,强化自身行动,提升合作水平。第三,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率先促进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发达国家也要切实履行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热词提取

二十国集团(15南京师范,17中山、青岛)
1.简单定性

二十国集团,即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

2.补充说明

G20于1999年9月25日由七国集团的财长会议决定正式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七国集团以及其他12个重要经济体和欧盟组成。旨在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的对话,并通过对话,为有关实质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奠定广泛基础,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3.评价

二十国集团峰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尽管其成果的约束性尚无法律依据,但其作用对国际经济的良性运行不可或缺。


拓展知识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简单定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


2.补充说明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地球峰会上由150多个国家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签署。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终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该水平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不会发生。


3.评价

该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机制。截至2016年6月,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共有197个。


巴黎协定
1.简单定性

《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


2.补充说明

《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12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于2016年4月22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签署,于2016年11月4日起正式实施。《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3.评价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七国集团峰会
1.简单定性

七国集团峰会,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个主要工业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举行的年度首脑会晤机制。


2.补充说明

1975年11月,为走出“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在法国倡议下,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六国领导人在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召开最高级经济会议,确立了旨在协调各国政策、振兴经济发展的年度首脑会晤机制。加拿大在次年6月的第二届首脑会议上加入了这一机制,七国集团由此形成。


3.评价

七国集团峰会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政策,缓解内部矛盾,这一机制在全球经济、政治治理中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随着世界格局不断变动,七国集团成员经济增长乏力且后劲不足,无论在引领全球经济增长,还是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七国集团都显得气力不足,影响减弱。


内容来源: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

词条编辑:初歆雪碧


每周热词 | G20第十六次峰会(翻硕MTI必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