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MPA考研提前面试辅导、难度解析
一、招生方向及师资
(1)公共治理与城乡智慧管理
基于智慧管理的现代(城市)公共治理
(2)传媒与公共事务管理
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全媒体与公共事务管理
(3)公共危机与应急治理
基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公共危机与舆情治理
师资:本专业教师大多从事公共管理、公共事务与传媒的交叉研究,其 中 10 位教授、7 位副教授。
二、报考条件
(1)报名公共管理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招生类别及学习方式
招生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非脱产学习。
对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解决住宿,无国家拨款的奖助学金。
四、学习年限及学费
学制:2年;
学费:29000元/学年(全日制、非全日制);共58000元。
五、招生人数
2021年招收: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41人;
2020年招收:全日制33人,非全日制33人;
2019年招收:全日制24人,非全日制20人;
六、研招网报名和考试时间
2021级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
2021级考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
七、考试科目: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199)(满分200分)
英语二(科目代码:204)(满分100分)
八、历年分数线

九、复试
(1)提前面试
2021级预面试时间:2020年7月18日(周六)
提前面试主要环节:(15-20分钟左右)
1)自我介绍
2)综合面试提问
3)追问问题
(2)正常批面试
1)时间安排:

2)提交材料内容如下: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籍学历证明
3、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4、个人陈述
5、硕士阶段科研设想或专业实践计划
6、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本科就读院校教务部门公章)
7、诚信考试承诺书
8、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作品(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或作品说明等)
9、外国语水平证书
10、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
11、各类获奖证书(包括学科竞赛获奖、文学艺术创作获奖等)
12、科研创新或专业实践能力证明材料,包括学术论文(已发表)、著作(已出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已授权)、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如成果或项目为多人共同完成,须注明排名顺序。
13、社会服务、实习实践(包括参军入伍服兵役、国际组织实习、支教等,须注明时间、地区及岗位等)、志愿活动(注明志愿活动时间、工作岗位)
14、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任期须满一年)
15、德智体美劳荣誉获奖(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以及各类文体比赛获奖等)
16、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的电子版材料
以上材料1-7项为必交材料,其他项请考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提交。
3)考核内容:
1.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核(网络远程面试,百分制)
专业知识考核: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
综合素质考核: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本科成绩、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对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潜质、事业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等进行考查;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进行考查。
2.外语听说能力考核(网络远程面试,百分制)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考核语种为英语(含“骨干”等专项计划)。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政治理论考核:
政治理论加试采用论文和网络远程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行学术不端一票否决制,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的素养。政治理论加试科目满分为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1. 论文题目
MPA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请根据十四五规划及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阐述什么是国家治理效能,如何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传媒和传播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3月31日中午12:00之前提交。
2. 网络远程面试
采用考官对考生撰写的政治理论论文内容进行网络远程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
总体流程:
a. 自我介绍
b. 英语问答
c. 政治考试问答
d. 综合面试
e. 追问环节
十、毕业就业
MPA 毕业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工作。目前, 除 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党政机关、事 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工商界、大众传媒机构、金融领域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