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沉迷游戏,我就放心了
为什么不要催?
马桶圈自己会降落下去,只不过速度比较慢,最后,它知道自己会下去。那么我们企图催它下去,就会花费更大的力气,自己痛苦,它也痛苦。
就像孩子在玩电脑,比起硬生生野蛮的拔掉网线,不如让他开开心心玩个痛快。也许看起来他在玩电脑,其实他打游戏时,也会偶尔想到没做的作业,也许打游戏累了还会去查一下答案。
就像男人不回家,比起接二连三的发消息打电话,不如让他开开心心玩个痛快。物以稀为贵,催的多了,就不稀奇。
催的多了,就会引起反感。
大家想想小时候妈妈苦口婆心的千叮咛万嘱咐,就是那种感觉。发心是好的,但道理都懂,都懂的东西,就没有强调的必要。
不听劝的原因?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是天赋有差异,明智有早晚。只是暂时的找不到方法,不明白路子。或者,脚下的路本身就不适合他。
每个伴侣都希望自己能家庭美满,不再飘零。只是在家里没得到期待中的温情,伴侣没有想象的完美。伴侣缺的东西,只好从外人找。心里缺的东西,只好从外面补。
怎么办?
要让他自己觉得。让人厌烦不稀奇,让人愧疚才稀奇。
孩子觉得,自己玩游戏,会让烦心的皱纹爬上妈妈的脸庞。愿意努力一回,换得妈妈一笑。
老公觉得,自己晚回家,老婆在家里会担心受怕,一个人面对黑暗承受不来。催着报备行踪终究是求过来的,高手是能让人主动报备。不知不觉主动给她发消息,悄无声息做起了妻管严。
人也需要有存在感,在被管中找到存在感。只是这种“管”,不是浮于形式,耳朵生茧的“为你好”,而是心底里的理解,尊重,懂得。
“不管”的最高境界是,是他反问: 你怎么不管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