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浅谈学生的理想主义
在这片大地上有一批人正在撕裂着自身,他们因此患病。原因则是他们所收的教育培养他们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而现实不断地将理想抽象化、符号化,最终让这一概念化作一个虚无意向。 作为一批脱离社会生产实践的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亟需得到正确的疏导与指引,在他们身上无限的可能性本不应该被现实的芦苇荡迷了眼睛。 学生群体的先进性和开放性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关进要素,若是能够重新在他们身上树立信仰,学生群体就能发挥他们具有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一面。 这些理想主义者需要抱起团来,才能发挥更大的动力。独自的理想主义者,尤其是对于刚刚树立起信仰还缺乏理论指导的脱产学生群体来说,是很难坚持发展下去的,更容易被孤立,更容易在慢慢的自我撕裂中走向极端,或是放弃理想。 于是,有些人病了,他们被困在了自我的囹圄里面,不断与自身做着斗争,终日在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中度过,在外界给予肯定的时候甚至还会否定外界给予自身评价的权利,重新回到自身的无限内耗中。 如果能够给予正确引导,这一部分自我斗争的过程就有可能转变为对自身理想实现的坚定与对信仰的无比忠诚,但是这样一份热忱仍有可能在面向社会时被不断磨损,从而动摇其对理想的坚定。这一部分的解决可能只有当社会不再以利益为主要导向的时候才能改变吧,到那时应当也实现“对于人类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伟大解放”了。 但是我们并不能看着这样的悲剧在无产阶级身上一遍又一遍的循环,将自身的价值实现与理论实践联系起来,重新强调劳动对于自身的不断改造,并且让这些脱产群体真正领悟到思想、理论、实践的重要性,这些脱产群体才有可能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道路。
好。 接下来就是要给我们这些脱产者说的话了,虽然有着引导与指引,但请不要指望着与一个大他者同行,请时刻保持合理的思考与怀疑,坚信自己所相信的,并在面对真理时能够虚心低头,用自己的逻辑与方法论去验证一切的所思所想。 走在追求人类解放的道路上,自然会发现这条道路是无穷尽的,但也正因如此人们才得以不断前进而不至于停滞不前。 总之,不要过早的准备迎接自己的晚年,我们本应同那八九点钟的太阳一般。
2022、11、6——韩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