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马斯克的国内企业家——贾跃亭
此文为小e的第42篇原创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鸽王”贾跃亭又一次跳票了。
法拉第未来宣布,由于供应商可能无法按时交货,其旗舰产品FF 91 Futurist的首批交付时间将从原定的4月底延期到5月。也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FF 91 Futurist车主们内心作何感想。要知道FF 91 Futurist原定交付时间可是2018年,5年时间过去了,到现在这批车主依旧没有见到属于自己车。而且以贾老板的作风,FF 91 Futurist能否在5月顺利交付还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自从这位昔日的中国首富喊出了那句“下周回国”以后,他所说的那些天马行空话就再也没有兑现过。可能因为我不是乐视的股民,所以我对贾老板的感觉还真的有些复杂。虽然现在说这些话,可能会挨骂,但是我还是要说。因为在我眼中,贾跃亭就是中国的马斯特。
只不过他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不过,你要是不看结果,只看过程的话。那么贾跃亭和马斯克还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虽然,贾老板和马斯克都在努力对外宣传他们是白手起家,但要说到家境其实他们还真的算不上贫苦。毕竟马斯克的父亲是工程师,而贾跃亭的父亲则是村办学校的校长。当然,比起贾跃亭巅峰时期420亿的身价来说,这样的家庭也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了。不过,想要成为中国首富,仅凭一个在乡村中学当校长的老爹显然是不够的。

当时,贾跃亭凭借自己帅气的脸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功娶到了垣曲县县长的女儿——李莉。但遗憾的是,小e并没有在历年垣曲县领导班子中,查到李广斌这个人,所以这个传言的可信度待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李莉的家庭背景一定不简单。因为贾跃亭在结婚后,就成为了税务局的香饽饽。如果按照当时的发展势头,贾跃亭最次也能混个正科级干部。但是,体制内的工作注定无法满足这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于是,贾跃亭决定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下海创业。

当然,这种事情光靠贾跃亭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不过谁让人家有个好妻子呢?在贾跃亭像自己的妻子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它的妻子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它的,并且还和自己的父亲拿了50万元,来为贾跃亭架桥铺路。而贾跃亭也凭借着自己敢想敢干的精神,成立了卓越实业。在此期间贾跃亭基本上是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像煤炭、印刷、运输、钢材等行业,贾跃亭都有涉足。要知道这些行业在当时的山西,绝对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但生活在山西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涉足这些行业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当年“徐江”在山西见到这样的人,他也只能膝盖一软,跪地叫爹。

所以,贾跃亭创办的卓越实业,那可不是一般的赚钱。不过随着财富的不断增长,贾跃亭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区区县城已经无法满足他了,甚至就连帮它起家岳父,他都不放在眼里了。都说男人有钱就会变坏,看来文质彬彬贾跃亭也无法免俗。随后不久,贾跃亭认识了太原富二代——王凡,并且还一同创立的太原市西伯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如果说贾跃亭的第一任妻子,是它创业路上的垫脚石。那么他的第二任妻子王凡就是贾跃亭飞翔高空羽翼。凭借着妻子王凡强大的家庭背景,贾跃亭几乎拿下了山西将近一般的移动通信业务。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贾跃亭只是一个会哄女人的“小白脸”呢?嗯。。。其实你这么想也没有错,毕竟贾跃亭人生前半段的发家史,的确就是依靠自己的历任妻子。不过先不要着急下结论,毕竟贾跃亭是一位能够比肩马斯克的企业家,如果没有点真才实学,小e也不会将它与马斯克联系到一起。

而这一切要从贾跃亭来到北京开始说起。2003年,30岁的贾跃亭带着一个司机、一辆本田商务车以及150万人民币,来到到北京开始了自己创业之旅。当时的他梦想着把太原市西伯尔的那套经营模式,复制到北京甚至华北地区。这种永不知足的性格,其实和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很大关系。在中国几乎所有出生在小县城的人,都会受到地理原因而天然的陷入信息闭塞的困境之中。所以,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的往大城市迁移。从农村到县城、在从县城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孜孜不倦乐此不疲。而出生在贫困县的贾跃亭,也深知这个道理。
不过,此时的贾跃亭,已经成为了名震山西的企业家。所以他这次来到北京,并没有多么狼狈。他在北京第一年,就为自己添置了一辆百万级别的豪车,甚至还有传言说他还在北京买下了一套豪宅。不过贾跃亭来到北京可不是享受生活的,它那颗永不知足的小心脏也不会允许它这样做。要知道当时的北京可是IT人才的聚集地,贾跃亭来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揽了一帮IT人才,并且牵头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室内网络全覆盖项目。

不过做企业和搞科研不一样,只有技术没有项目,甚至还不如什么都不干。也不知道此时的贾老板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次来到北京,它并有找到能助他腾飞的妻子。所以北京西伯尔虽然拥有着一定的竞争能力,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百般无奈之下,贾跃亭学会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合伙人模式。而贾跃亭选择合伙人的方式,和选择妻子的原则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据说,北京西伯尔早期的项目,几乎都是靠合伙人撮合而成的。年轻的小伙伴可能会认为贾老板能力不行,不过在那个年代就是这样,万事万物全凭关系。在我们这种小地方,甚至连办个身份证都需要花钱找关系。所以贾跃亭想凭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基本是不可能的。现在回头想想,贾老板的合伙人机制,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厉害。
再加上当时正值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行业的井喷时期,贾老板依靠强大的合伙人,迅速将业务扩张至华北、华南等地区。甚至到后期,北京西伯尔直接将某些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拉入自己的关系网之中。不过,如此之大的规模并没有为贾跃亭带来太多的收入。因为当时北京西伯尔的发展资金几乎全部来自银行贷款,而公司的具体收入,贾跃亭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而这也为贾老板赢得了一个“贾会计”的称号。

当然,银行也不傻,你老贾以贷养贷那肯定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为了业务能够继续下去,贾跃亭只能不断的去寻找新业务。而我们所熟知的乐视集团,就是贾跃亭在这段时期搞出来的。
乐视最早只是西伯尔旗下的一个名为无线星空的事业部,当时主要专注于流媒体业务。2004年,正式从西伯尔架构中分离出来,成为乐视移动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也就是乐视网的前身。说实话,贾老板还真的是蛮有远见的,毕竟在3G网络刚刚开始研发的时候,贾老板就想到了未来将会是移动流媒体的天下。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Youtube、土豆都是在2005年才成立,国内的优酷更是比乐视晚了整整2年。像什么腾讯、爱奇艺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所以说,将贾老板称为全球视频网站第一人,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当时的视频网站,和所有互联网行业一样。前期基本上就是“赔钱赚吆喝”,只有依靠大量资本的投入才能来行程一定的用户规模。因此,当时视频网站整个行业都面临入不敷出的问题,甚至到现在国内的腾讯和爱奇艺依旧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要知道当时的乐视只是一家小公司,如果参与“烧钱大战”那就等于自寻死路。所以贾老板另辟蹊径,开创了一种超前点播的收费模式。不过这种模式,虽然不烧钱,但需要在版权上经得起考验。好在当时国内盗版成风,所以国内的影视版权并没有多贵。而乐视也在的当时用较低的价格采购了大量的影视剧视频版权,并成为国内拥有最大长视频版权资源库的视频公司。而这就是为什么在贾老板跑路之后,乐视依旧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要知道在哪个盗版横行的时代里,乐视手里拿到的这些版权几乎毫无价值。但购买版权却需要花费真金白银。甚至为了购买版权,乐视曾一度濒临破产。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公布,一场整治盗版的龙卷风迅速袭扰国内视频网站,一场旷日持久的版权争夺战迅速拉开。就在一片视频网站叫苦连天的时候,贾跃亭却笑出了猪叫声。

凭借着手中大量视频版权,乐视网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视频网站,而其主要营收来源就是版权分销。外界甚至一度称乐视网为“版权贩子”。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版权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内视频网站纷纷开始抢购视频版权。这对于体量较小的乐视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但贾老板那是一般人吗?就在各大网站开始抢购版权的时候,乐视却将赚钱方向转向了广告。2012年,乐视网的广告收入就已经超过了4.2亿。不过,贾老板也知道,这样的广告模式注定无法成为其核心业务。意识到危机之后,乐视开始涉及多个行业,在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里成立了: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云服务、乐视音乐,收购花儿影视,产业布局涉足诸多热点领域,产品更是涵盖了电视、手机、VR,甚至还布局了智能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后来所谓的“乐视生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初露峥嵘。

所谓的“乐视生态”就是以乐视网的内容为基础,先后通过电视、手机等智能硬件设备构建起一种将平台、内容、终端和应用相整合的经营模式。这个模式,最为成功的就是苹果。可以说贾跃亭如果将这件事情做成了,乐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苹果。但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情,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用户才可以。而当时的乐视,显然距离规模效应还有着相当远的距离。
所以,从某方面来说乐视做生态圈这件事,在当时几乎就是自杀。不过,这种连小e都能看到的危机,时任乐视董事长和CEO的贾跃亭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贾跃亭在“乐视生态圈”的发布会上,喊出了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口号“让我们为梦想,窒息”。

也许是因为这个口号不吉利的原因吧。在乐视生态圈构建2年后,贾跃亭所创造的乐视网就真的“窒息”了。这主要是因为“乐视生态圈”中的绝大多数业务都在亏钱,而意识到问题的贾跃亭不但没有选择开源节流,反而开始涉足更多行业。虽然,贾跃亭对外一直在讲乐视比肩苹果的故事,但自己却在不断减持乐视的股份。仅2015年6月,贾跃亭就套现25亿。同年十月,贾跃亭又通过股权转让套现32亿。10月26日,贾跃亭通过股权质押,再次获得数百亿的资金。就在人们以为贾跃亭要携款跑路的时候,他却拿着PPT找到了当时国内的两位地产大佬。一位是融创董事长孙宏斌,另一位则是恒大老总许家印。这两位大佬一位豪掷150亿入股乐视,另一位则拿着67亿跑步送钱。

自此,贾跃亭彻底完成了在国内的所有布局。
2017年7月4日,贾跃亭打着考察学习的名号飞往了自由的美利坚。而他的回国日期,也永远被定格在了“下个星期”。自此,贾跃亭一共收割了2个“超级大佬”、19位明星、17家金融机构和26万股民,总计套现至少200亿,成了全国最牛的韭菜收割机。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当然没有,飞往美国的贾跃亭,不但没有停止收割,而且还逾越愈烈。甚至还和马斯克真刀真枪的干了起来。想要了解贾跃亭去美国干了些什么,还希望各位帅气、美丽、温柔、大方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阿姨们为小e点点关注,一键三连。让我们下期继续探索贾跃亭的如何成为全球最牛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