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作:为什么说单一品牌很难代表“重庆火锅”品类?


背景:
重庆,中国火锅之都。火锅,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就食材、炒料、调味特色而言,重庆火锅已经是行业大品类。重庆火锅占据全国火锅产业半壁江山,出现了“苏大姐”、“秦妈”、“德庄”、“小天鹅”、“孔亮”等火锅品牌。
议题:
重庆火锅,是否可以作为一个专门品类,被某个品牌占有?当顾客想吃重庆火锅,就自然想到这个品牌?
品作观点:对品牌而言,地域品类是通用品类,不具有独特性,品牌很难从中脱颖而出。“重庆火锅”品类,很难被一个品牌占有。
OPINION
”
01
地域的心智有利有弊,弊大于利
地域品类通常在市场上存在一定心智,类似于 “重庆火锅”这样的“地域美食品类”,顾客认知起来非常方便,品牌有从这里切入的想法也无可厚非。
但关键问题是,地域品类的重心是“地域”,而地域的知名度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是包容诸多品牌,因此地域在心智中无法单独指定或关联到一个品牌,它天然的广泛与包容,很难让人只想到一个品牌。
除非品牌在某方面做到了第一,否则非常难代表地域品类。
02
“地域+品类”,重回偏好型竞争的噩梦
一些简单的示例,哪个品牌能代表“兰州牛肉拉面”?哪个品牌能代表“沙县小吃”?哪个品牌能代表“苏州藏书羊肉”?哪个品牌能代表“广式肠粉”?哪个品牌能代表“长沙臭豆腐”?哪个品牌能代表“潮汕牛肉火锅”?
这个名单可以很长很长,
答案基本是没有品牌能做到。
地域品类是一个通用品类、群体品类,品牌要从中脱颖而出,需要跟该品类的其他同行决一高下,赢得顾客偏好,因此是难度非常大的偏好型竞争。
这与“创造一个新的心智品类,直接成为第一”的逻辑非常不一样,偏离了品类的战略意义。
03
地域品类的通用性不仅指当地
甚至可能是全国。
很多地域品类像“重庆火锅”一样,畅销全国,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类别。一定程度上,这是好事——在异地存在空间红利,第一个到异地的品牌可能会被追捧。
但市场机会是被瞬间填满的,随着第二家、第三家甚至更多的同行过来,很快又陷入了同质化竞争。
因此,品牌不要贪图捷径,捷径看似有,实质非常挤。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想象,本来自己只是“其中之一”,却很容易自以为“海内无双”。
补充:品牌应当警惕任何通用品类。通用品类不只是地域品类,也包括已经流行于市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类别,以火锅为例,比如麻辣火锅、羊蝎子火锅、九宫格火锅......

关于品作
品作创立于2019年上海,是一家心智品类品牌公司,开创以心智品类取代产品品类,帮助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品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