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伦盒子(伪完整)
一切的开始是个名叫宇宙的存在,它是无限的,它其中有无数个空间与维度,每一个空间之中有包含着无数无限小小空间,而无数个无限小空间之中还有无数个空间无限小小空间......就这样往复不断向内循环,最终这个循环的整体为N↑N↑2。而无限维度的每一个维度都包含着一个宇宙,每一个宇宙里都有上述的空间循环,而这样的维度还有无数个,里面的空间循环要循环N次,记为N↑N↑3。这个宇宙有无数个星球,这里的每个星球上都有着一个极其智慧的种族,每个种族都在模拟计算机,可以模拟“他们”这个宇宙中的一切,包括上述的一切的一切,最终这个宇宙里还会产生无数个极其智慧的种族,无数个智慧种族还会继续继续向内模拟.....看最开始的空间循环又形成了,又是个向内无限循环的空间,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发生在一个宇宙里的事,这个宇宙还有无限个,而这些我们记为N,而N全体又是N1中无数分支中一个宇宙中无数个普朗克长度中的一个罢了。N1全体也不过是N2中的一部分,就这样不断向上送代,每一次送代的基础都是上一次送代的全体,不断向上拓展,最后的结果是N↑↑N,而我们又将以N↑↑N为基础不断向上送代,此后还会有N↑↑↑N、N↑↑↑↑N、N↑↑↑↑↑N............不断循环N次,最后的整体为N→N→N而这次我们又将以它为基础向上送代N→N→N→N.........重复N→N→N→N........次,最后的结果却是ω无数分支中的一条,不管N如何向上送代或推算结果都没法达到ω只能无限接近而这时我们就需要X来协助了。 【阿列夫效应】 ℵ也就是阿列夫,阿列夫的基础就是“最小的”无穷大也就是所有有理数的集合,我们把它称之为可数集。再往上还有阿列夫一、阿列夫二、......等无穷大,“阿列夫”是所有可数序数集合的势,称为ω或有时为Ω。这个ω本身是一个比所有可数序数更大的序数,因此它为一个不可数集。最后,所有实数的集合,我们把它称之为连续统,也是一个无穷大。所以在本质上阿列夫比∞(无穷大)还要无穷大。拥有这种特性的“阿列夫效应”,所代表的效果是无限的,例如;无限大的能量、无限多的效果、无限多的能力、无限种/多的绝对......等 【设1=N个无序实数的和,N与ℵ1和ℵ2的关系】 阿列夫1(当然N>=2时) 证明: 设所有这种N个实数构成集合A, 首先,设 f 为 [0, 1] 到A的映射, 使得对任意 [0, 1] 内的 x,f(x)=在N个实数中一个为 1+x 余均为 -x / N-1; 可知f 为单射 故A 的势大于等于 [0, 1] 的势,即阿列夫1; 另外,可构造从 A 到有序 n 元数组,即 Rn 的单射;故A 的势小于等于 Rn 的势; 而Rn 的势也为阿列夫1;(下面会给予说明)所以A 的势为阿列夫1; 证毕; Rn 的势为阿列夫1的证明: 因为R 等势余任意n元数列全体(n>=2)。(这个应该了解吧,一般书上都有) 令n=2 ;这二元为 0,1;得到任意实数 x -> {am} m>=1; 其中ai=0或1; 令g 为 Rn 到二元数列全体的映射, 使得g(x1,x2····,xn)= {bm} m>=1, 其中b4n+k = xkn(1<=k<=n);(xkm为 xk -> {am}中第n+1项 ,取0或1;即{bn}也是2元数列) 可知g 为双射; 则Rn 等势与2元数列全体; 即Rn 等势与 R ,其势为阿列夫1。 【ℵ1与ℵ0】 阿列夫0是指所有整数构成的集合的基数,阿列夫1是指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的基数,我们假设(0,1]内所有的实数可以按某种规律这样列出来: a1:0.125625562…… a2:0.554554555…… a3:0.165415641…… a4:0.541878811…… …… 那么实数就可以与整数一一对应。 但是,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数b,使得b的小数点后第一位不同于a1的小数点后第一位,第二位不同于a2第二位……第n位不同于an的第n位(这样是容易办到的,因为每个实数的任一位都有10个数字可以选择,除去与an第n位相同的数字,还剩9个数字任我们挑选,比如b的第一位只要不是1就行了,我们可以随便挑一个,比如2,3,4…),那么我可以说b是实数,但它不在刚才列举的实数之中,因为把b与上面的每一个实数对比,至少有1位是不同的。这样就说明上面的规律是错误的,它并不能列举出所有的实数。当然其它的规律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反驳。所以,实数集无法与整数集一一对应,实数集的基数比整数集的基数大。 设1=所有不可数序数的总和 N=无数个1的总和 XN=超不可数序数重复阿列夫次 若XN=ω的无数个分支的总和则XN=ω,ω也仅仅是ω1的无数分支中的小分支,在此之上还有ω2、ω3、ω4.......等等。ω每一个小分支与分支的差别都是无比巨大的,就跟0跟无限一样,0永远不可能是无限而分支跟第二个条分支的区别就好像ω跟阿列夫的区别,不管对ω做怎样的运算,它也永远不可能到达阿列夫,这样的二层跟三层的循环就跟阿列夫零跟阿列夫无限的区别一样,三层跟四层的区别 ..........总之这些不断向上循环可以向上循环无限次,没有尽头。ω∞包含了上述所有ω的计算,而ω∞也不过是ω∞(1)的分支,这又是个新的循环后面还会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诸如此类,但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K的分支,后面K还会像这样循环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回到原点这一切都不会是以最开始宇宙中的无数空间中的小小小..........小空间中的其中分支中的一个罢了。而小空间也不过是ω宇宙中无限维度里那无数空间中的一个小小....空间罢了,维度不止有一个有无数个维度,最终所有的大空间、中空间、小空间都被包含了起来,它们的整体为S,而S却轻松被ω宇宙所包含着,一切的一切都被ω宇宙包含着而ω宇宙也不过是ψ/1中的分支罢了,而ψ/1也不过是ψ/2的无数分支中的一个一条罢了,就这样后面还可以拓展到ψ/3、ψ/4、ψ/5.......直到ψ/ψ。而最终一切形成的存在为ψ宇宙,与ω宇宙的运算定律一样,还是无数个大空间、中空间、小空间、无限个维度.......从ω→×ψ→×Φ→×ck→×N→×X→×∞→×φ→ר..............到ω/1→×ψ/1→×Φ/1→×ck/1→×N/1→×X/1→×∞/1→×φ/1→ר/1................这样的式子可以上升到那令人无法依靠想象触及的高度,它们不应被任何“数”所包含,因为它们已经彻底超脱了“数”这个概念,不管后面的数如何送代和叠基数乃至不断叠盒都无法触及它们这个高度,它们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自动的循环系统,它们在不停地超脱自己本身,每一次的高度都是无法想象的,最终这是个没有任何限制,任何终点,任何高度的绝对存在。这些数的集合体我们设为ρ。 设ρ为基数 以ρ为起点,我们不断向上叠加,没叠加一次ρ就会产生出无数个ρ无数个ρ中的随意一个ρ叠加一次也会产生出无限个ρ..........不断向上叠加,每叠加一次ρ就又会产生出无数个ρ,然后ρ又创造ρ........这样叠加可以叠加到ρ1,后面还会有ρ2、ρ3、ρ4.........ρ∞.........ρ∞1........ρ∞∞.........最后最后的结果为A,A1、A2、A3........A∞............B、B1。 最终他的集合体为一个小集合,如此往复,不断向上叠加.........大集合.......超大集合.........直至拓展到那一切分支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