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复辩论赛问题】辩题:佛系少年的出现是不是社会的悲哀

2022-11-06 01:29 作者:AaA打字喵  | 我要投稿

这个辩题的话是需要先对定义做解析的。

佛系少年的出现是/不是社会的悲哀。

这里面出现了很多不明晰的用词,可以用来做文章的点也很多。

首先什么是佛系,我们一般印象中就是躺平不卷这类特质,但实际上这个词是一个网络用语,什么叫做网络用语呢,就是在指代任何新生成的没有明确的信息去佐证其含义的词语。

也就是说,只要和大家心目中的佛系定义相差不大,你说它的定义是什么都问题不大。

然后是少年,特定的时期,人群,年龄阶段。


然后是出现,什么是出现,是被发现叫做出现,过去没有,现在才发展出了佛系的特质叫出现,还是原来大家心里也想佛系但办不到,现在大家能办到叫做出现?

社会的和少年一样是一个限定范围的词,但大家也明白社会这个词吧……

所以就很简单,有来有回的一个词。

举个例子:

对方辩友不要偏题,对方辩友始终在强调个人的际遇,而没有看到这件事总体来看意味着什么

对方辩友看问题过于偏激片面了,个人的悲哀不过是社会悲哀的一个缩影,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的悲哀是讨论社会悲哀不可回避的内容。

最后就是悲哀,也是太主观的一个词了,因为利大于弊也可以是悲哀的,这是没有限制的。



所以按这样一套看下来,这样一个辩题是有非常多的理解的可能性的,那么首先要找一个对你们有利的定义。


佛系少年的出现不是社会的悲哀。


那么很显然,因为佛系少年的出现不是社会的悲哀,所以我们需要它表达一些正面的含义。

所以佛系是正面的意思。

而佛系少年是恰逢其时,非常恰当的处置了自己的心态和生活的人。


整个辩题的基调是  “是不是贬义的”

这样一个感觉,所以

出现 不是新增,而是浮出水面

社会的悲哀 因为不是这个东西,所以这个范围要缩小,我们讨论的东西落不到这个范围里。


悲哀,是个主观词,好事儿也能悲哀,好坏参半就能悲哀,但无感是可能被对方折中掉的,所以我们最好反着来,是要喜悦的。


那我在此给出我按照这套得出的一个定义:

佛系少年,也就是不卷的少年人群在这个社会上被人们察觉,是会让社会雀跃的。


按照这个定义,我们来看,我们刚刚提及到的点,那些容易出问题的点,都是可以拆出来当分论点的。


比如佛系是个什么玩意,它的正当性的体现

少年阶段就佛系究竟合适不合适。(讨论的仍然是小人群,因为是这部分人出现,不是大规模罢工罢课,对方辩友不要歪曲题目意思)

出现是在展现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在暴露出隐藏的矛盾,是一个好事情。

它不是悲哀,而正相反,它体现了什么。

(这是一个比较好用,但也比较好反驳的点,不用强撑,时不时提一嘴,不断加强听众的印象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就是体现了民众的自由意志,社会富足可以承担一些人不用再卷起来

宏观上的后续影响:比如说我们ban了教辅行业,就是为了降低生小孩的成本,来促进出生率。



反正按这样的顺序思考下来,论点没什么不好找的,每个定义可以当论点,每个争议点都可以是论点,它可以是判断标准的解析,可以是对对面观点的伏击,不是很难的


【回复辩论赛问题】辩题:佛系少年的出现是不是社会的悲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