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丨北大软微20集成考研双非本科“小透明”逆袭:分享自己每科“得分”的独家心得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学霸经验贴,借着前人经验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今年复试大部分已经结束。小苏邀请一批“高分学霸”分享经验,希望同学们借鉴成功上岸学长学姐经历以勉励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来越多人能够和我们一起,发挥自己的余热。欢迎每一位独特的你来分享经历或经验。
有一分热,发一份光。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lqll_1998②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年拟录取集成电路方向的考研er。我的本科非常一般,仅仅是南方某强势双非,本科专业是通信工程。我本科的时候绩点仅为2.4,虽然很少挂科,但远远达不到优秀水平,我可以用"小透明"来概括自己大学四年的本科生活。
二、初试心得
1.数学一
数学一考了106,算上紧张填错了一道选择题,应该是 110。
从近几年的数学一出题情况来看,数学一的难度还是有点大的,题目越来越新。不过我建议大家不管考不考软微,都得从把数学一的内容过一遍,因为只有整体的数学框架都学过了,做题思路才能有质的飞跃。
我在复习的时候,李林,张宇,汤家凤,李永乐,武忠祥的资料和课程我都跟了。我个人觉得,汤家凤是属于老一派的,跟了他的数学题做老些年的真题,基本上都能做出来,这就是基础的作用,但是做近几年的题还是很吃力的。张宇是属于新一派的,他的题目用的新方法比较多,但是做老真题就明显吃力。这里推荐张宇的神书《18讲》,这本书18年的编委中有蔡隧林的名字,蔡教授是历史上做命题组长最长的老师了,你会看到19年的真题中,有道求级数积分的题目,18讲中有类似的题目,甚至今年很多参考资料上没有的转换坐标求面积分,18讲上有一小节内容。
关于李林,我觉得他是目前新老结合最好的老师,大家都在关注他的押题,事实上今年虽然没压中,但是在概率论大题,线性代数大题中,都有出现他的命题思路的题目,大家多做做李林四六套,数学一二三都做一下,今年很多思路其实都被数学二三的李林卷给压中了。而且李林还贡献了很多经典好题,比如说《108》题,我强烈推荐大家做一下,题目既有基础方法,也结合了近几年考过的内容。
武忠祥的话,我只做过他的红皮书,我觉得是与汤家凤和张宇的风格相比,比较折中的那一派,个人觉得可以不做。
总结:数学最好市面上牛逼的老师都跟一下,因为你的备考时间持续一年,时间上完全来得及。把每个老师的长处都学会了,考个110很容易。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数学一出题越来越刁钻的趋势。
2.英语一
英语一 75分,阅读错 1个,客观题55分。北京区这算是很好的成绩了,主观题压分严重,但是也是正常水平。
英语我记住6个字:记单词与做真题。
单词我推荐新东方思思老师的《一笑而过》,5000个词汇量是大纲要求的,一定要来来回回,每天都背诵,把每天不会的词都找出来,记到小本上。
至于真题,我的感觉是,做十遍和做五遍是完全不一样的。做十遍的时候,你再去看模拟题和六级题,你会发现句子特别顺畅,几乎只存在模拟题出题过于刁钻而导致的错误,其他的不太可能错。做五遍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逻辑推理你还是不熟练,粗心大意失分。所以一定要硬着头皮读下去,十遍以上一点都不夸张。
作文的话,最好用自己整理的模板,个人推荐刘晓燕老师,她给的模板就是让大家自己选句子,自己组模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互相看过作文,有些人用模板句,生搬硬造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导致无缘无故出来特别多的长难句,可能自己都理不清,要知道考研阅卷只有10秒钟的时间呢,这么短你还给老师添堵?一句话,模板不熟练不如写大白话,至少人家能通顺的读懂。
3.政治
政治客观题45,最后 69,北京区压分大家都知道的。24分的主观题还是我把肖四肖八背了3遍的结果。(哭
还有就是政治临时抱佛脚很管用!!!
今年考前一天我还在看b站上老师的押题,一个非常小众的老师,压中了十几分的选择题,而且从很多上岸的人哪里得知,考前肖四没背完的真的大有人在。
但我不建议大家冒这个险,毕竟今年肖四一道也没压中,所以没背与背了没啥区别。政治得选择题者得天下,考北京上海的一定要记住这句话,1000题一定要好好刷几轮,后面主观题目前我见过最高分32分。
4.专业课
软微的专业课是出了名的简单,但也是出了名的压分。
今年都是数电设计题,有几道比较难的,但是大家都实现了(软微的生源还是没得说的),我自己做完后也觉得130稳了,结果只有97,去群里面一看,有的几乎保证全对的,才110不到,更有可怜的,估分130,出来60,单科线都没过。最高分也不过124。可见专硕题目虽然简单,但并不意味着好得分,尤其是设计类的题目,老师们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功能实现了,不代表思路和方法没问题。
数电我认为把书本上做题思路达到默写的状态,各种芯片内部构造图会画,小概念会默写,各种设计题会做,CMOs电路会画,真题会写,100分还是有希望的,运气好点110,120也是有的。
总结:初试我觉得一定要不留死角,现在的题目都很刁钻,只有全面复习,才能稳稳上岸。
三、复试心得
软微的复试占比百分之30,没有笔试,但内容十分的杂。虽然是集成电通方向,但问的却是半导体物理,操作系统这样的题目。
有答不上来的非常正常,但是不确定性也随之增高,我复试算是运气特别好的,老师问了我一个英文题目:嵌入式和单片机有什么区别,这个题正好我有准备到,所以听到老师说single chip 和embed,我就猜到了,稳稳的答了上来。其他的就没这么好运了,有人问CMOS与TTL的区别,有人问AI为什么需要概率论与统计知识,还有人问的就很简单,家乡美食,总结一下就是得看运气。
不过总体而言老师会给你放点水,问几个数电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项目,毕设问题,项目我觉得算是送分题,因为只问你做过的项目,那你可以吹吹牛逼,侃侃而谈,老师也不要求你演示。
总体而言,复试我把很多话题都翻译成英文,一个一个背诵,再进行模拟演练,收到的效果很好。除此之外,因为疫情比较长。本科全部课程我都看了一下,虽然问的很少。建议大家复试也要好好准备,问心无愧才能心态平稳。
总结:专硕以初试为主,但复试也不能放松,最好全面复习,把自己做过的项目做好,课程再看下,英文多准备几个角度的文稿。
五、考情分析
今年北大唯一扩招的专业就是集成电通,从65个名额扩招到80个,复试全要。最低分316,但是今年其实人数上有400多人,按照原定计划是7比1的报录比,而且需要注意到,2019年才230人报考,今年直接冲到了400多,再过一年会是啥样的可能也会有点玄,虽然希望大家都来报考,但是也要考虑到风险,最好把目标定在350至360,这样才会比较稳妥。不过说实话,北京区这个分其实也不太好考,个人认为不比在东北考380的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