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鬼畜区黄绿合战的一次“大脑洞”

2021-01-03 20:13 作者:永远的MG  | 我要投稿


首先恭喜黄绿合战6th胜利结束!

//声明:由于大家都不太喜欢直白的表达,因此本文将严格按照“吹二评一”的格式写,即“每进行一句的批评,必然在附近有两句左右的夸奖”。但也因此,我的批评力度会非常大,也会举出非常多针对性的例子


寒暄话就免了,相信能点进来的人,要么是对于黄绿合战的现状不满意的,要么是对于鬼畜区现状不满意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是这样,请允许我开一个脑洞——如果“我”是下一届黄绿合战的“设计者”的话……?

首先作为一个大项目的设计者,在有过去的经验的情况下,当然应该总结过去的经验,并且明确一下这个大项目的目标。

目标嘛,大家都知道的,黄绿合战的目标就是把鬼畜推广出去,把硬币带回家(确信)。除了收割一波大家的硬币以外,最重要的当然是提升鬼畜区的活跃度,并向全站甚至站外进行输出,尽可能多拉些新人。那么,在前面的6届黄绿合战中,痛点有哪些呢

  • 1. 大UP主、优质稿件,这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说人话就是,好稿子与大UP主无关。

大UP主之所以做大,当然是因为其过去做出过好的稿子。事实上不仅是过去做出的优质稿件,光是大UP主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激励很多后来者。比如 @女孩为何穿短裙  ,是鬼畜区的元老级大UP主,曾经的鬼畜全明星rap系列影响了不止一代的鬼畜区新人,也是鬼畜区积极引入特效的前几批大UP主。不过,并不是因此就可以将任何一名UP主饭圈化、神圣化,说其所有的作品都是精品;也并不是说其所有的精品,在另一个时空环境下仍然能保持其100%的活力。譬如其当初堪称封神的BV1Jx411w79d ,如果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几乎就是一个不知所云、全程粗口的奇葩,甚至部分节奏地方还没有完美的对上。但在当时,这样的作品唤醒了一批迷茫中的鬼畜种子,让他们知道“原来剪视频可以这样剪!”,进而愿意去主动学习、了解,甚至自己去做鬼畜。因此,我们可以赞扬大UP主,但我们赞扬的应该是其曾经的贡献、曾经的作品,或者延伸到其本人、组织的优良品格,而不应该是期待其所有作品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也不应该期待其作品能永远受到欢迎。

——说人话就是,大UP主也会做出质量差的稿子。

而回过头来说,其实每一个大UP主都是从小UP主开始的。大部分做成大UP主的人,在以前是小UP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觉:从前用爱发电,虽然穷,虽然做的不太好,但是却满腔热血,并且十分期待自己手里消耗了自己挺多精力的稿子能爆火。当初的这个时候,是灵感爆发、精力无限,也很愿意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也因此能做出许多思想上非常优质的稿件,尽管从细节和技术上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但反而是,随着时间流逝,随着个别稿件的爆火,自己慢慢成长成了大UP主,开始有MCN公司找上门来签约,开始有广告商主动联系,也逐渐开始能在别的UP主(或主播)那里看到自己的粉丝和名字。这时候的大UP主,需要为了维持自己原本的体量和声量,而去强行进行更新。此时反而慢慢地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灵感,逐渐将大量的操作流水化,也慢慢丧失了以前丰富锐利的思想性;明明生产条件更加好了,产量也提高了,但产出优质稿的概率反而更低了。同时,面对现在那些锐意进取的小UP主,既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害怕自己会被时代淘汰。这不仅会加剧大UP主内心的焦虑,也会影响大UP主的优质稿件创造。

——说人话就是,小UP主时反而更容易做出优质稿子。

  • 2. 稿件的评审不公开

很多参赛落选的人,和很多感觉比赛很“迷”的人,以及对于最终比赛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比赛到底是怎么比的?也因此,从黄绿4th开始,至黄绿5th的一等奖作品BV1fQ4y1K73x达到高潮——不少人认为BV1jC4y147rv更值得这一奖项。越来越多人批评稿件的评审过程不公开,甚至开始有人质疑“评委不懂鬼畜”、“评委没有看懂稿件”。

但是我不得不解释一下,由于投稿量非常大,而鬼畜区的审稿人一直是非常有限的,更不要说专门划分给黄绿合战的人数了。我只是半个圈外人,没有什么内幕消息,也不清楚具体数据,但通过对黄绿过后的鬼畜投稿量进行分析,大致预测可能会有过百的UP主、过千的稿件投稿;而如果全部都由5名评委进行审稿(事实上他们还需要负责在筹备期间正常的鬼畜投稿的运营),可想而知,工作量非常大。光是能让黄绿合战按时完成就已经足够消耗掉鬼畜区编辑的大半头发了(保护小编,人人有责!)。因此,想要让稿件的评审过程完全公开,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不可能做得到100%透明。

——说人话:落选的不服气,得奖的不服众。但是确实不可能完全公开。

但是,部分的透明度还是可以做到的。这部分的具体设想,我会在后面的大脑洞阶段进行解答。

  • 3. 咕咕率较高

在黄绿5th当中,半成品也可以作为交稿的依据,并且最后入围的半成品数量或许比例并不少。但即使是完成度已经到90%、只差PV的半成品,也未必能在短短的7天甚至21天内完成,因为每个人联系别人帮忙、动用资源的能力并不相等。特别是当半成品的UP主本身是大UP主时,由于大UP主在现实中与其他UP主的社交需求往往更多,反而可能导致大UP主的时间更加短,因此就连“大UP主”也不一定能保证半成品能完全完成,或者100%按照自己的心意完成。

——说人话:半成品靠不住

  • 4. 观众看不懂某类视频

在前几次黄绿合战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观众称“XXX也算鬼畜?”“XXX根本不是鬼畜!”之类的话,譬如BV1Et411A7hf ,当初视频底下的批评声和声讨批评的声音几乎不绝于耳,甚至于引得UP主自己都下场解释。

我是觉得……其实没有错啊?为什么要道歉?

这样的问题,定夺权本就应该掌握在审稿人手中,过审既是代表着肯定。但事件发生时,“黄绿”团队没有任何作为,也没有任何组织有解释权来声明,结果就是评论区成了一团乱麻。不过不得不说的是,“黄绿合战”的团队大概没有什么恶意,事情更有可能是——在黄绿期间,事情乱如麻,而且从上一天起就必须要催下一天的视频,并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查看、审核、复核、解释,以至于事件被隐藏在噪音当中而无法及时捕捉到;而当事后查看到时,再来解释也已经没什么人会关注到了,除了能给予被冲击的UP主一些安慰以外,对于整个大环境并没有太大好处,反而可能降低黄绿官方团队的权威性,于是最终也没有选择解释。

——说人话,有争议的视频,只管放出却不管解释

另一方面,在一些比较冷门的素材出现时,由于素材本身的特殊性导致调音方面出现极其事倍功半的效果,BV1Ct411w7RP ;一方面,UP主本身制作的精力消耗其实非常大;但另一方面,非特定小群体内的观众却不买账。

心疼一波M4

这种问题的背后,是另一个争论了许久的话题:究竟要不要用资源推广小众作品?我曾经在CV3219809当中说过:偶尔为之就好。现在我的态度依然不变,一场比赛里如果没有小众的作品,那就只会是大众的狂欢,小众会感受到背叛。但小众作品过多了,这就成了人情场,反而吸引不到新人,徒然浪费宣传资源。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会在等下详细说。

——说人话,冷门作品,争议挺大。


  • 5. 思想对决 OR 形式对决?

到底是让同为批判类、思想相近的作品进行battle,还是让形式上很接近的作品进行battle?

于我个人而言,我建议以思想为主导。事实上我很高兴地发现,在黄绿6th当中,思想当先的想法得到了尝试性的实践。

当然,这两组对决作品不仅在思想上,也在形式上类似。但如果说在下一届的黄绿入围作品中,出现了思想上类似,但形式上不类似的一对作品呢?

我个人更建议思想优先。因为作品的形式千变万化,鬼畜无非只是作品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但任何作品的思想度都是可以超脱于作品本身的——譬如说,不论是画作、诗歌、rap还是鬼畜,都可以表达乡愁、多重痛苦、苦中作乐、废柴等复杂情绪。

而且,思想性作品打纯洗nao向的作品,很可能出现一方认为“没主题”,另一方认为“无病呻吟”的情况。哪怕出于规避争吵的考虑,也应该让思想性作品对决另一个思想性作品。


  •     6. 这到底是比赛还是宣传?


其实,黄绿合战既是比赛,又是宣传。但显然,前几届下来,对决的感觉太弱了。对决感的减弱很可能导致大UP主参赛欲望的下降和小UP主的胜利感不强。虽然我们倡导Peace & Love,但不代表就不能竞争。因此,接下来我的一些脑洞,其实有一部分是在针对加强大UP主的参与度和整个黄绿的竞争性。


好了好了,是不是到现在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留下来的人们注意啦,可能接下来的东西会让你们直呼受不了哦~!!!


大脑洞洞洞部分


在战略层面的设想:

  1. 看锅下菜,宁缺毋滥,清晰区分“嘉宾组”和“实力组”,有多少优质稿件才申请多少资源

 这个想法的来源是这样的,有人吐槽说黄绿有“人情组”,说其入选往往并不单纯因为这一次的作品如何,而更多地是根据往期作品的优质而进行的邀请。

注意一个概念,“人情组”并不代表就不出众,而且“人情组”也是各种活动的惯例——譬如《说唱新世代 》里的Ty、姜云升和奥煕,大体上或多或少属于带点人情的参赛选手。“人情组”不等于“废柴大佬”,但其粉丝的构成、活跃性、风格,显然与活跃粉丝四舍五入约等于零的“新人组”有很大区别,因此分开赛道进行比拼,或者直接让“人情组”VS“新人组”,相比于现在十分不明显的混搭都有更好的效果。

既然如今,“人情组”已经快成为某种潜规则了,那么不如就将其公开化,直接明确说明“人情组”就是节目组找来的dalao,并且另外让“新人组”也一并明确,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节目组想让大家看到的新秀!”

事实上在黄绿3的时候就明确地区分了嘉宾组和新人组,这可以看作是黄绿筹备团队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那么我们不妨——更大胆一点!

直接让“人情组”黄队和“新人组”绿队进行1V1的对抗。具体的操作可以是提前对“人情组”进行约稿,然后看锅下菜,直接把每个视频大致的类型进行标定,比如“鬼畜剧”、“正能量”、“批判现实”、“rap”、“调音”、“全明星”等等,一个视频标定多个标签,最终在筛选新人组时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一个“正能量”鬼畜就对决另一个新人的“正能量”鬼畜;一个“全明星”rap对上另一个新人的“全明星”调音。

纯脑洞,拼接而成

最重要的是,尽量让思想类作品对等battle,而不是只关注形式上的对等。(图是我的脑洞,不是真的)


     2. 写几个模板给败选参赛者,至少让被退回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


我相信很多人不满意的点在于,自己莫名其妙被刷下来了,然后看了看参赛作品之后很想说“凭什么ta做成那样都能参赛”?

我的猜测是,这可能与“配额”是有关的,虽然此前并没有明显地区分赛道,但隐隐约约还是能看到几条不太明显的赛道的,比如“调音类”、“rap类”、“鬼畜剧类”等等。像“鬼畜剧”这种特别难做的,很有可能就没办法凑够一桌1V1;而像rap类的,可能因为太多人做了,因此为了控制比例不得不筛掉一些。而筛掉的过程中,由于人情组的存在,新人组必然机会更少。

但是,这部分的评审过程是可以给败选者一个交代的!小编完全可以拟定好一些模板,在投稿的邮箱当中原路返回。先别急着吐槽“这样太理想了,会增大工作量”,试都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工作量和效果如何呢?

黄绿的团队都是由鬼畜区观众或UP主出身的小编和评委,对于鬼畜区的发展和理解比我们透彻许多,而且鬼畜区不同于其他区,由于其二次创作的特殊性,事无巨细都需要负责,小事大事都可能出差错,小编需要有极其高超的走钢丝般的水平,才能保证不在阴沟里翻船,不会一个不小心酿成大错。因此不论黄绿合战是否合乎观众个人的心意,黄绿合战负责团队都是应当被大家尊敬的存在,如果没有他们在背后的努力,审稿、拉资源、调和矛盾等等,黄绿合战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出现。


(关于模板,参考我国的外交黑话,和《是,大臣》S01E02当中的拟定模板)

是大臣S01E02


具体的操作层面,模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可以从回复第一个人开始,以回复的文字作为第一套模板。现在让我来cosplay一下:


某鬼畜区小编内心(OS):这个作品啊……rap的思想性其实挺好的……但是很可惜已经有这么多rap了,而且这个题材其实都烂大街了……emm,那就这么回复吧:

尊敬的UP主:

        您的投稿我们已经收到。我个人对于该稿件非常喜欢。但非常抱歉,本次比赛当中rap类型的竞争异常激烈,经过我们黄绿团队的慎重考虑后,决定不予参赛。您可在此后的黄绿合战应援阶段投稿参赛。

        请不要气馁,无法参赛并不代表否认您的作品。我相信B站鬼畜区的观众们会为你提供更加专业的意见。

——鬼畜区小编:XXX

某鬼畜区小编内心OS:这个作品啊,是批判现实类型的呢……但是力度太大了,恐怕不适合放到黄绿里呢。嗯,那就这么回复吧:

尊敬的UP主:

        您的投稿我们已经收到。我个人非常喜欢该稿件的思想,但非常抱歉,该稿件的思想冲击过大,我们难以估算其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因此经过我们黄绿团队的慎重考虑,决定不予参赛。您可在此后的黄绿合战应援阶段投稿参赛。

        请不要气馁,无法参赛并不代表否认您的作品。我相信B站鬼畜区的观众们会为你提供更加专业的意见。

——鬼畜区小编:XXX

某鬼畜区小编内心OS:这个作品……就是个渣渣,但是又不能直说……啊!有了!

尊敬的UP主:

        您的投稿我们已经收到。非常抱歉,由于该作品的不足之处较多,经过我们黄绿团队的慎重考虑,决定不予参赛。您可在此后的黄绿合战应援阶段投稿参赛。

        请不要气馁,无法参赛并不代表否认您的作品。我相信B站鬼畜区的观众们会为你提供更加专业的意见。

——鬼畜区小编:XXX

某鬼畜区小编OS:怎么又是RAP?看了下好像还不如前面的人做得好……emm,前面那个回复的模板还在么,我看看要不改一下?

尊敬的UP主:

        您的投稿我们已经收到。非常抱歉,本次比赛当中rap类型的竞争异常激烈,经过我们黄绿团队的慎重考虑后,决定不予参赛。您可在此后的黄绿合战应援阶段投稿参赛。

        请不要气馁,无法参赛并不代表否认您的作品。我相信B站鬼畜区的观众们会为你提供更加专业的意见。

——鬼畜区小编:XXX

我不是技术专家,不知道技术层面上的难度如何;这是我用我贫瘠的想象力所设想出来的回复方式。黄绿应当是有温度的,不仅对小众的温度,还应有对待败犬组的温度,别寒了鬼畜区大众的心。哪怕大家心知肚明是模板,那又如何?做做表面功夫不也好过啥都不做么?

具体操作层面,无非是得罪不起的人就加多一句“我个人非常喜欢该稿件的思想”,动动嘴皮子又不需要什么额外成本,但收获却会很大。


    3. 每一个作品为什么会被选中?给个介绍呀!评委可以拿来用的呀,别浪费了就当个花瓶!

 

一直以来,评委的作用都被诟病,评审过程也被大家指责不公开。其实对于最终的评选优胜,确实没必要给出非常清晰的意见,因为评委之间的分歧可能也会非常大,个人喜好可能会严重影响结果等等。给出官方意见反而可能诱导下一次的投稿结果。

但是!入围稿件可以给出入围的理由呀。每一天的比赛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对决?直接明确标签!甚至可以像当初黄绿合战2nd时,小编对于“此物天下绝响”和“惜缘、过去”的第一场对决的介绍一样。(很抱歉,我并没能搜到这篇专栏。可能这篇专栏已经被删除了。)

如果说小编本身的工作量已经非常大了,那简单,让评委发表意见呗!批评也好赞扬也好,至少能从另一个维度给大家一种解读。而评委本身的实力就决定了ta发言时引起的反驳并不足以影响其原本的地位。再说了,评委如果都不发表评论,那和不干活的名誉教授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和人情组的嘉宾有什么区别?既然有评委这个机制,就不应该让它作为一个只享受荣誉而不用直面批评的‘肥缺’,而应当让其深度参与到黄绿的机制中,发挥其本身应该有的作用。(很抱歉这里我抛弃了吹二评一的原则,因为这里是我最在意的地方)


    4. 增加“替代组”,新增“尾声”环节,控制半成品数量,必要时踢掉不合格的半成品。


以近几期的黄绿来看,最终入围作品一般是28个。那么,半成品数量控制在4个以内(1/7);如果半成品无法完成,或半成品完成效果不如顶替组,则踢出参赛组,并向大众解释,找替代组顶替。

新增加“替代组”,替代组大约6个作品,可以是审稿阶段找不到对手的,或者勉强能满意但总觉得差口气的。替代组和入围的一样,开赛前不得发布。如果半成品无法在该出战的日子里顺利完成,那么就应该让替代组上,顶替掉不合格的作品。成功则作为正赛参赛嘉宾,如果顶替失败则也会作为黄绿的周边,在赛后的“尾声”环节进行官方推广。而宣传阶段,将替代组作为“神秘嘉宾”进行介绍,不公布ID;但在赛后获得的荣誉与参赛者相同,没有参与正赛的嘉宾将不会参与黄绿两队的直接冲突和分红。


在战术层面的设想:

    1. 分类讨论,每一天确定好分组,设立好多个参赛渠道

把每一组对决的标签明确化,比赛当天用评委的评价或UP主自己的介绍,以官号发一篇专栏出来,给大家介绍对决作品的思想。

这样做的好处是,没看懂作品的人也能看懂官方的阅读理解,就不至于说毫无观看体验了。这点对于正能量类作品和批判反思类作品至关重要,而对于鬼畜全明星之类的则并不太重要。

    2. 用战队赛形式进行1V1battle

首先由评委大致分好阵营,确定首日出战选手、末日出战选手;

中间出战顺序由胜利一方的选手选择自己要和谁打,如果不选则自动安排对手。


这样做的好处是,选手被迫需要互相了解更多的信息,熟悉的UP主之间也更容易自动捉对厮杀。由于确认好了阵营,强化battle的氛围,也更加有利于组内互助。同时照顾到佛系选手,给佛系选手自动安排,避免社恐UP主的负面情绪。

坏处是,增加了UP主参赛后的心理压力,以及加大了黄绿筹备团队的负担。

 

    3. 增强组内互助氛围,规定组内如果有需要可以申请任何同队选手帮忙(以合作投稿形式)。

这个做法主要是希望半成品问题能妥善解决,并且能让鬼畜UP主之间互相学习长处。


    4. 与2不同,也可以尝试:一开始不给任何人分组

完全单打独斗流,只由评委和小编确定好【开局对决组】与【结尾对决组】,相当于官方选定了4个作品。接下来由剩下人当中粉丝数最高的人上Day2,并让他去pick一位他想要1V1的人。接下来的Day3依然是剩余人员当中粉丝数最高的人pick一位1V1,以此类推。而主动选人的一边均为黄队,被选择的一边则是绿队。

这样的好处在于,大UP主拥有优先选择对手的权利,同样地选择对决时能更加有的放矢,选择在某方面非常相近的进行对决也能让比赛更加精彩。

坏处嘛……就可能让混入黄绿的人无所遁形……可能导致比赛结束后UP主之间关系变僵。


总之,我的脑洞的原则是:

  1. 加强竞争性,加强选手之间的合作

  2. 壮士断腕,去掉不合格的半成品

  3. 心理安慰,对败选者展示必要的温度



——一只无所畏惧的喷子:永远的MG

写于2021年1月3日星期日 晚上20:12 黄绿合战6th的最后一日

对鬼畜区黄绿合战的一次“大脑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