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V同人文
其实,我小时候是讨厌写东西的。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写的“作文”基本都是不入眼的。我自己不喜欢写,老师也不喜欢看。当时平时作业不打分,就分“优”“良”“及格”“差”四个等级,我一般都是“及格”。
我印象里,我是拿到过一次“优”的,也是唯一一次成为班级里的范文。表情上装作若无其事,其实心里开心了很几天。那是一篇游记,写我去钱塘江江口观赏的“流水账”。
我以前也是不喜欢阅读的,基本上没有主动看过什么,大概是语文老师逼着我们去看,我才会敷衍般地看上两眼。诸如《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云云,我大概都是小学初中那会看的(还很可能看的是少儿版/删减版),不过我已经没有印象了。
在小学时,我记得在一个下午,我看了一本小说,名为《一颗倒长的树》。小说的内容是男主种了一棵树,这棵树是倒着往土里长的。男主顺着树进入了地下,遇见了很多奇人奇事。凭着回忆,想起来几个情节:
*有一个美少女,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变成珍珠。这看起来很童话。但是这个少女被用作“摇钱树”,被鞭笞,被囚禁,成为了赚钱的工具。
*有一个机器,会吞钱,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主动给他投钱。
*未来机器取代了一部分人类的劳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失业。工厂主不断地开除工人。
大概也就记得这些,当时在读这本小说时,就觉得这个“童话”和其它的童话画风不一样。
.
大概是到了初中时,我获得了一个手机,当然,不是智能手机,而是那种老式的手机。不过能够看网络小说。当时有人推荐我《斗罗大陆》之类的网络小说,但是我只看了前面几章便弃了。我看的是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这本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很长,以至于我最终还是没有看完。而且后面的剧情感觉不如前面。我长期看这本小说,最关键的是喜欢其中的女主韩幼娘。初中读的书,很多细节我也记不清了,当时只觉得韩幼娘这样的人很可怜,很想去照顾她,而韩幼娘本身也善解人意,很体贴人,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大概是在中考后,我开始了《回到明朝当王爷》的同人创作,大概只写了一点点。当时是发在回到明朝当王爷吧里,后来这个贴吧没了,而我几次换电脑,文档也找不到了。故而我最早的黑历史,连我自己都找不到。
.
在2015年的国庆节,我第一次尝试中文VOCALOID的同人创作。至于我第一篇VC同人文叫什么,我不好意思说出来。因为这个黑历史是挖得到的。那一篇文比较差,各方面来看都比较差,所以我自己也不愿意提及。
那时我已经高二了,得幸于当时我们高中并不大的图书室塞满了,校长决定把一部分书放在教学楼里,诸如楼梯间,诸如楼与楼之间的走廊,都装上了书架。故而,学生们和这些书的距离就进了不少。而且是自由借阅,自觉借还。
主要是因为高中不允许带手机,周末不允许回家,在学校自习两天,又不上课。我就趁着每周的周末,看很多“闲书”。我在那一年,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书籍。这里面有关于商周考古与文物的,有人物传记,有旅游笔记,还有一些散文的书籍。
那是我整体阅读量一次飞升吧,因为在高中之前我实在没有阅读过什么东西。也是在那时,我开始对一些文史哲的话题产生了兴趣,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天天闲聊。
我记得我当时,对“袁崇焕杀毛文龙”一事有极大的兴趣,我就觉得,毛文龙好可惜啊,真的好可惜啊。或许那时的我还是比较单纯的。顺着“袁崇焕杀毛文龙”的话题,我又阅读了很多明末清初相关的书籍。这里面自然有史可法的故事、有秦良玉的故事、有朱成功的故事。
我当时还算“幼稚”吧,对一些事情感动得稀里哗啦。于是我以此为时代背景,写了一篇中V的同人文。我觉得那篇文得到的好评还是不少的。
.
后来,在高三考完后,写了一篇同人文《白雪貂》。
我高中语文老师说,写小说/散文这种文学类文章时,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在写《白雪貂》的时候,我确实感动自己了。
从这篇文的评论区来看,还是让不少人感动的。
虐到我哭qwq
《白雪貂》是部精湛的同人创作。
精湛的地方,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也无法忘怀。
我只是半夜被虐得心痛得睡不着了,气得我满脑子碎碎念。不过景育的文写得是可以的
啊啊啊这篇太棒了吧!喜欢死了!(失去语言能力只会土拨鼠尖叫)
就。很喜欢文章的讽刺意味。真的超棒
……而这,并不是单纯骗取眼泪的悲剧,读到最后应当感到的是宁静,是哀婉与警醒――是关于荒唐的规矩的破解与对真实美好的寻觅。
不过在《白雪貂》之后我就没有写过这种悲剧/BE的文了。之后写的东西又平淡了不少。
在写《白雪貂》的时候,我自己也有写作方面的体会。除了一些文字性的技法,比如如何写比喻句,如何选用环境之外,还有一些别的体会。比如如何制造矛盾。矛盾越大,情节往往也就越刺激。
《白雪貂》可能是我所有的同人文里,阅读数最多的,虽然没有具体的阅读数数字,但是从评论来看,评论是最多的。时隔三载,人有聚散。当时能够关注我的到现在的,大概只有@陇江吟月 、@疏勒镇守使 、@LingYanghui 、@浅棠棠棠棠 、@玄降Xenadon 等少数几个了。有几个曾经的朋友,也已经退了圈。
.
在那之后,我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大,可能是每个同人创作者都必然会遇到的。就是同人作品和官方原作的关系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中文VOCALOID的圈里,又变得微妙了起来——因为中文VOCALOID没有“官方原作”。各个虚拟歌姬的官方,基本都没有给歌姬们详尽地设定剧情和人物关系。
我记得当时有人问:中V的同人(文),是不是就是挂一个歌姬的名就可以了?
因为有一种声音,说中V的同人(文),是借了中V歌姬的名字,写一些自己的东西。这些人说,“只要把歌姬名换成原创名字,就是一篇和中V毫不相关的原创文”。
这个声音应该不止出现在我这里,在其它的同人文创作者那里应该也会有。
我在当时也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同人文可以分为①创作型同人文 ②演绎型同人文,前者指创作者自己编写原创性质的剧情,后者指根据既有剧情改编。这种分类的方法在不少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里可见。
一般来说,同人作品包括完全原创和二次创作。很多人容易将同人与二次创作概念混淆……
王茜.“同人写作”的自由与约束[J].法人,2020(03):91-94.
……同人小说创作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填空类、续写类同人小说 ……
(2)异时空类、综合类同人小说
杨姣姣. 我国同人小说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8.
除了学术界有类似的观点,在B站的一些科普视频中,也是这样进行分类。

考虑到中文VOCALOID基本没有“原作”,所以中文VOCALOID的同人文基本上都是“创作型”的同人文。故而我认为,“中V的同人文就是挂一个歌姬的名就可以了”是不合理的。
.
在最近两年,我逐渐放弃了百度贴吧。而且因为大学的学业比较繁忙,我也只有在假期写中V的同人文。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我连假期的时间都可能没有了。
入圈5年来,大概写了60+万字的中V同人文,没有长篇,都是中短篇。最近两年一个鸽到了一年只有一个作品的地步。诚如大家所见,去年的《万寿宝塔》和今年的《药》。
不过最近的两个中篇小说,创作时的感觉和以往大不相同。查资料就查了好久,然后要设计各个矛盾点。而且自己也经常沉迷到自己设计的剧情里去了。


有人说我写的内容有点“太现实了点”“憋屈”,或许是因为我个人的社会体验和阅读经历有这方面的偏向吧。
不过我现在兴趣点有点奇怪,我可能会在今后尝试写一点惊悚、恐怖题材的同人小说。其实之前也写过,写的时候,作者是不会吓到自己的,反而很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