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懂《中国奇谭·鹅鹅鹅》的七个点

2023-01-20 14:37 作者:林煦要早睡啊  | 我要投稿

一、《阳羡书生》与《鹅鹅鹅》的关系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之《阳羡书生》(原著志怪小说)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短片项目《中国奇谭》之《鹅鹅鹅》导演胡睿(改编动画短片)

二、《阳羡书生》与《鹅鹅鹅》的不同点举例

1.人物

①背鹅笼的阳羡人许彦→送鹅的货郎(货郎去邻村送鹅,必须经过鹅山) ②脚疼的十七八岁书生→瘸腿狐狸(彩蛋:狐狸的造型致敬了《天书奇谭》里的瘸腿狐狸(阿拐),导演是《天书奇谭》的粉丝) ③十五六岁女子→兔子 ④二十三四男子→野猪 ⑤二十岁女子→鹅

2.(与原著相比多了些)故事情节和细节

①开头货郎与狐狸之间的拉锯(货郎拒绝狐狸的请求,试图逃走但失败) ②货郎被狐狸控制身体,踉踉跄跄地行走,差点跌落山下,狐狸帮助货郎脱困 ③狐狸离开鹅笼时吃掉了鹅,货郎无法完成工作 ④狐狸端起酒碗喝酒时,货郎眼里的幻象(货郎泛舟湖上,小舟行至瀑布,急速坠下,货郎随酒水落入狐狸口中) ⑤货郎饮酒后眼里的幻象(货郎的头膨胀地像周围的山峰一样大) ⑥货郎与鹅妹的情感交流(货郎目睹人心层层套嵌的深不可测,并参与其中,不再是旁观者) ⑦鹅妹离开时落下一只耳环,货郎以此留作纪念,不久耳环化作鸟群飞向天边(寓示萍水相逢,终成过往,后来货郎忘了这段回忆) ⑧片尾里有一些正片中被砍掉的镜头如小猫庙,原型是在四川绵阳云台观的猫猫庙(谭猫殿)。小猫庙的背后故事:货郎出场之前,先要走过一段森林,在林中遇到了猎人说的山神庙,如果向山神(猫仙)祈祷完,山神的耳朵不掉下来,进山的人就会安全回来。货郎祈祷完,山神完好,但是当货郎走远进山,山神的耳朵就掉下来了(这么设计是给故事增加一点悬念和暗示)。

三、up主天师道的白山正与导演胡睿的对话(引用)

1.Q:为什么会选择类似默剧的形式?

A:其实最初的设定不是这样的,是有一个话外音的旁白(声音低沉的女中音),但做分镜时还没找到这种声音,只好把要说的话先“挂在分镜当中”,看得时间久了,觉得像我们玩游戏时的任务界面提示,这种体验很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没必要再费一道手来表达。

2.Q:为什么会选择黑白为主色调红色点缀的美术风格?

A:看过我其他漫画作品的小伙伴们会发现,黑白是我常用的画风。在这个作品当中,一开始没想再加一种颜色,只想要一个质朴干净的黑白。我在制作过程中听到一些流言“胡老师是不是色盲”等,临时起意添加了我最喜欢的红色,想把这个误解给它掰过来。且红色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寓意了,无需其他颜色来过多的解释。

3.Q:刻画了鹅山的您,觉得鹅山上有哪些危险?

A:①故事里有鹅也有山,下意识的反应我要给这座山一个名字,我觉得它应该叫鹅山。这个故事,鹅是一个很重要的象征,山是承载象征的场景。 ②鹅山没有危险,它只是一座很美丽的山,是人心的起伏才有危险,鹅山就是一个客观环境,山是不动的,人心是一直在动的,就像原著描写的是人心里看不见的惊涛骇浪。

4.Q: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接受无处不在的“鹅笼”的存在呢?

A:你用这么宝贵的时间和生命往鹅笼里钻,去焦虑,可失去了又怎么样呢?其实也不能怎样,你还是你,鹅笼你说有没有,肯定是有的,每个人都有不同时期的焦虑,但是为它,让自己长时间紧张焦灼,装进鹅笼中,我觉得大可不必。

四、导演胡睿在知乎上的回答:《中国奇谭之鹅鹅鹅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用)

原著中,许彦目睹人心层层套嵌的深不可测,但并未参与,始终是个旁观者,我们认为这样太安全了,应该有所触动,于是让少女提出要求,要货郎带她去山外,这是货郎没有想到的,顷刻之间,会遇到一个人生层面的抉择,于是他和我们一样,开始犹犹豫豫、患得患失,等他想好了,书生也醒了,少女、男子、女子,一层层的被套嵌回去,事起瞬息之间,又在瞬息之间烟消云散,不留一丝纪念。 原本货郎简单质朴的内心,也因为这瞬间的给予、又瞬间的拿走,而多了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黑洞。这样处理,我们认为是对原著改动最小,最能让今天的观众有所体会的一种方式。

五、幕后故事(引用——中国新闻周刊)

1.为什么选择《阳羡书生》?

胡睿是中国古代奇谭小说迷,几乎到了专家的程度。十几年前,他去德国学习电影,随身携带了《续齐谐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总集,书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其中,醉心于古人的想象力。 其中《阳羡书生》令他印象最深,阅读文字时,他已经忍不住在脑海里勾勒故事。留学时有编剧课,《续齐谐记》中好的故事、好场面和好创意,大大小小都被他总结记录下来,积累了好几大本。后来,光记录已经不过瘾,他开始画志怪小说插画。

2.狐狸的造型设计:温和的狐狸少年→略骇人的狐狸公子?

最初,导演胡睿把狐狸设计成一个标准的少年形象,但老专家们(上美影的创作人员和已退休的数位老艺术家)的建议(“你的故事里已经有一个少年——货郎了,不再需要另一个‘货郎’,狐狸公子得一亮相就能够‘立住’,可以再大胆一点。”)敲醒了他,最终决定用阿拐作为狐狸的形象。 《天书奇谭》人物造型参考京剧脸谱,例如老狐狸的黑眼圈造型来自老旦,阿拐脸上的红粉底来自小生。胡睿把黑眼圈放到了货郎脸上,狐狸公子的红粉底处理得更加夸张诡异。 彩蛋:《鹅鹅鹅》片尾,胡睿特意让狐狸公子单腿跳了两下,鲜明地致敬《天书奇谭》。

六、新黄河对话《中国奇谭·鹅鹅鹅》导演胡睿:这个故事非常自然主义,目空心空,山水也空(引用)

新黄河:

原文《鹅笼书生》中的“书生”“男子”“女子”等人物为何要用狐狸、兔子、野猪、鹅等动物意象呈现?

胡睿:①我们最初的版本是希望对这个故事进行很大的改动,之前三个版本都是只保留原来故事的一个基本框架,故事的主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三幕式结构的现代故事。 ②后来我们决定回归到原文本身,因为它的文学魅力是最大的,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在视觉上进行突破和尝试,因此就把之前设计的全是人的形象变成了动物的形象,这样人物的性格能够区分得开。如果都是人的话,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无聊。 ③选择这些动物就是情之所至,涉及到那儿的时候,觉得就应该是它,比如狐狸跟兔子,它们是很矛盾的组合,也为了让它们在视觉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化。随着制作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调整,找到这种感觉就确定了这些意象。

七、原著《阳羡书生》

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 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奁子中具诸肴馔,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铜物。气味香旨,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彦曰:“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丽绮,容貌殊绝。共坐宴。 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彦曰:“善。”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乃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口吐一锦行障遮书生。书生乃留女子共卧。 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心,情亦不甚向,复窃得一女子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言。”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二十许。共酌。戏谈甚久。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邪?日又晚,当与君别。”遂吞此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籍君,与君相忆也。” 彦太元中,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汉永平三年所作也。

读懂《中国奇谭·鹅鹅鹅》的七个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