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五战,值吗?

2022-04-08 14:18 作者:石雷鹏老师  | 我要投稿

有同学付费提了一个提问,围观的人比较多,估计是个热点,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是建议选择调剂,原因如下:


第一、
考了4次,大概率自己的热情、能力、冲劲都施展的差不多了,因此可能到了瓶颈期,但一直没有突破,换个方法或换条路走,或许有更好的结果。

选择大于努力,我想这句话,有部分道理。


第二、
如果就此放弃目标学校,肯定心有不甘,但这不一定是坏事。建议你读研期间,一方面谈个恋爱,一方面继续保持学习状态。如果实在心有不甘,可以读博时再冲击现在的目标学校,实现再续前缘的梦想。


第三、
复试和调剂,都需要现在就开始准备。机会是有的;但所谓幸运,不就是机会来的时候,你恰好有能力抓住吗?


第四、
个人还有一些愚见。记得之前跟几个邯郸老乡喝酒,大家聊起高中时的一位知名人士。
这个哥们的知名源于复读了5次:第一次,过了普通二本线,于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过了重点本科线,但报志愿没报好,选择了复读;第三、四次都过了重点线,也被不错的学校录取了,但调剂到了冷门专业,又选择了复读;最后第五次复读,录取到了第二次报考过的学校(名字就不提了)。
他第二、三、四次复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高中班主任的建议。
第五次复读时,他高中的同桌本科毕业而且回到了他所就读的高中当老师。这一下子,把这哥们刺激的不轻。
讨论别人高考复读5次才考上大学值不值的,没啥意义,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的选择。我们没经历过,便无从知晓其中的苦涩、艰辛、无奈和冷暖。
但如果我是他的高中班主任,我一定会在他一战失利时,力劝他二战考取更好的学校,但在他二战失利时,我大概率会鼓励他不再一条道走到黑。


青春太美好,但也异常短暂,能读名校当然更好,但读名校绝不是成长唯一的选择。他如果最初没有选择复读5年,而是第一年或第二年高考时就去读了本科,然后带着复读时的拼劲四年后考研,或许会更早成为名校的研究生了。
但现实很残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如果,他选择的是复读,四年后,他不是研究生,是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老龄本科生。
人生的路很长也很远,年轻的我们如果在某一段征程上反复折返,即便是奔跑,放在整个人生长河中看,也是原地踏步。

经常有学生问我:”非名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
我说:”不是完美的机会,也是机会,有改变的机会,就要抓住机会去改变。不要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或非名校研究生没有用,需要的时候,你没有就是你没用;需要的是你有,就是有用。”

当然,任何人都要记住:选择了,就不后悔,就像我们没必要站在50岁的年龄去悔恨30岁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悔恨18岁情窦初开时面对心仪之人的胆怯。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难以摆脱的困惑,全力以赴向前冲,就没啥好后悔的。其实,你有后悔的时间,还不如在奋力一搏中,为今天和未来杀出新的可能。不为往事忧,只为余生搏。


最后,分享一些三战、四战甚至五战考研的学生留言:


国家一级保护咸鱼:我在考四战了,最近在工作。分享一个思路:如果在职,只要考试就很好,因为你看剧打游戏聊闲天也是休息,去充电也是休息。再者,工作之后更明白考什么学校对自己有用。我工作以后领导明确的说了,除非top,其他的研究生不如有经验(仅限我们这),至少你的目标会明确。最后,亲身经历过学历歧视,考试会更有冲劲!


胖函:我今年第四次考研,目标北大,我知道可能我考不上,但是我愿意拼尽全力去努力,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因为我想成为我渴望的自己


醉卧沙场君莫笑:这个标题让我想到了我本科时期古代汉语的老师,他就是五战上岸的。从一个小县城的初中老师最后变成了我们的教授。他每天上课都笑咪咪的,总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不得不说他影响了我很多。也就是他的五战经历让我一直努力考研,最终在去年三战上岸了首师大。我当时想的是,三战不成功我还会四战。不过现在觉得,每个人要走的路不一样吧。我现在感觉读研快累吐了。但从没有后悔过,这也就值了。

——The End——


考研五战,值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