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古代十六大定情信物——独属于中国的浪漫

2022-11-12 17:15 作者:零玖09玖  |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十六大定情信物(一)

1.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00:08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

⭐️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似戴编织香囊以示敬意;

🌸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2.玉佩

一一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00:22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古代君子如玉一般,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

⭐️《周礼•玉藻》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3.篦梳

一一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00:31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白头偕老之意。

🌸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义习俗,

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愿,也有爱意传递。

4.簪子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00:43


⭐️簪又称搔头,是古用来插定发醫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醫的首饰。相传颇得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便是以玉簪搔头的风姿迷倒武帝,而宫人竞相以簪搔头,搔头的称呼就此流传下来。

🌸簪钗作为定情物,是古代最常见的,只因男女相会,唯有此物最解风情。

5.头钗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00:55


⭐️头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训,连缀着固定发警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白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6.手镯

——何以制契阔?绕腕双跳脱


01:08


⭐️隋唐至宋朝,妇女用街子装饰手臂已很普遍,称之为臂钏。

⭐️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柴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都清晰地描绘了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还称作“跳脱”等。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尊绿华赠羊权金和玉跳脱。

7.耳环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01:20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

⭐️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譚”

⭐️《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

⭐️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

8.戒指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01:30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太平广记》里说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土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日:“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已忧思而死,二人遂神会于土氏宅中。


中国古代十六大定情信物——独属于中国的浪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