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究生“大导师”与“二导师”的精准定位问题

2023-05-11 15:55 作者:学术志-官方  | 我要投稿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浴火凤凰


现在,有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期提升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


其中,有一种模式就是实现由过去“单一导师”制向“双导师”制的转变



说白一些,就是研究生有2位导师,一位是正导师(俗称“大导”),还有一位是副导师或二导师(俗称“二导”)


一般来讲,大导基本上都是年纪相对较大一些,此外大多还身兼行政职务,平时公务、会议比较多,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就相对较少;


对于二导,则年纪较为年轻一些,都是本方向的学术骨干,并且干劲十足,因此,许多大导都愿意把带研究生的重任落在他们肩上,美其名曰:“提前进入导师的状态”


实话实说,虽然二者都是研究生的导师,但是,大导与二导之间还是有很多忌讳的。


尤其是在个人习惯的工作方式、带研究生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事的风格等方面,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


二者之间有时不但容易产生误会,而且极有可能结怨,却又不知道因为什么。


因此,作为两位导师手下学习的研究生们,必须要明确二者之间的精准角色定位,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差别,这样才能够在科研、学习与生活之中,实现与二者的和谐相处,而不会犯下错误甚至引火烧身。


1、“大导”的角色定位


如果大导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那就离不开换位思考。


其实也很简单,大导要经常想想这样一个问题:二导希望与什么样的大导一起合作带研究生?


我想,二导一般都会希望大导的身上具有以下5个优点。


一是希望大导心胸开阔,能对自己放心、放手。



大导不应该担心自己会在实验室内越权越位,不应害怕在学术水平上超过自己,更不应去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带学生的方法、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等等。


总之,大导要从积极的方面思量和看待二导,绝不能多疑多虑、疑神疑鬼。只有对二导在思想上放心,才能实现在工作中放手。


其实,二导带学生用心、搞科研积极、敢于承担责任,这些对大导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只要是你这个实验团队的成绩,由谁出面主持并不是特别重要,大导作为团队的核心带头人,不论是谁具体负责抓科研、带学生,终归还是在你的领导之下。


团队有了科研成绩,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别人说你的科研团队优秀,就等于是在说你优秀,领导有方。


同样,如果团队出现了问题,二导工作出现失误,大导则要敢于承担。对于工作中出现差错,大导既要分清责任主体,又不能为自己开脱,重点应着眼于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彼此团结。


二是希望大导敢于决断,能凝聚团队的力量。



作为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大导把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思想和组织布局上,总揽团队发展的全局,提升团队整体科研水平上。


大导要能够做到是非分明,善于做到凝聚力量,事事严于律己,并能用宽严相济的方式,从而保持科研团队发展的稳定。


只有这样,既有利于调动二导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如果大导一味地抓小放大、犹豫不决、朝令夕改,那么二导就会无所适从,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


三是希望大导不分亲疏,能与所有团队成员交心。



大导要坦诚地对待二导和其他团队成员,谁对就支持谁。如果对科研团队中某些成员,大导经常遇事商量,有好处想着,而对二导却不闻不问,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矛盾与隔阂。


大导应当能够多去关心二导,听到所带的研究生对二导有意见,要从侧面了解、主动交谈、问清原委。


大导既不能把有意见的研究生名字透露给二导,又不能专爱听研究生对二导提意见。相反,大导还要为二导多做些一些解释和说服工作,这样才能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


四是希望大导作风民主,能够集中团队的智慧。



二导希望大导遇事要能和自己商量,所有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地发表意见。


有时,尽管大导个人对某些事已经下定了决心,但其他团队成员还不完全理解,只要时间允许,不妨放一放、等一等、看一看,过段时间再议。


尤其在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毕业等敏感问题上,大导要多听听二导的意见建议,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二导。


一般来讲,不愿听不同的意见与声音,几乎是所有大导容易得的通病。即使有的人在当二导时没有这个毛病,还能听进不同的意见,但一旦当上了大导,则马上就会得这种病。


当然了,二导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要求团队必须完全要按自己方法办事。在一个科研团队中,每个人都让大导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当然也不客观。二导也要理解和体谅大导的难处。


同时,大导对于大家的不同意见,不能一听就反感,要懂得集思广交益,让所有人把话都说出来。如果不影响科研团队的正常发展,大导要尽量采用二导的意见。


有的大导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让你尽情发表意见,但到最后该他拿决定的时候,依旧还是他自己的老主意,那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


五是希望大导能看重二导,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导在科研团队中作用的发挥,往往是与大导的人品、能力和气度成正比的。


二导,一般来说来是科研团队中的尖子,是大导科研工作的左右手,是科研课题的中坚力量。在一般情况下,二导也可能是大导的接替者。


因此,大导绝不能忽视二导,不能认为多一个二导就多一种意见、多一层麻烦。

2、二导的角色定位


二导也要经常问问自己:大导希望有什么样的二导?


一要识位。


在科研团队之中,二导的准确定准是配角、是助手;


但在带研究生及搞份内的科研课题时,却是主角、是主管。


二导既然是副手和配角,就是要配合和协助大导开展工作,要能够识全局、想全局的意识,不能只顾分管到手中的那部分工作。


实验室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二导越是请求某事,大导越让你来定;二导越是频繁汇报,大导越是交由你办;二导越是协调沟通,大导越是全力支持。


反之,二导越不请示,大导就越过问;二导越不汇报,大导越要听听;二导越不通气,大导就越想管管。


二要定位。



二导只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尽辅助之职,尽分管之责。


二导要能够对科研团队的向前发展主动提出建议,谋好整体布局,服从大导的安排。特别是二导应当有主见却不固执,能够理解和体谅大导拍板时的难处。


总结起来,就是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大不小的事讲妥协。


其实,在科研团队之中,经常遇到的几乎都是不大不小的事:学生发表论文、实验室采购试剂、给学生发放津贴等等,这些事情没必要与大导斤斤计较。


此外,二导勇于担责任,对推进科研课题、带研究生等事要尽职尽责。遇事不推诿,矛盾不上交,该管的管,对难办的事和辛苦的事要勇于承担。


三要到位。


识位、定位的目的,说到底都是为了工作能够到位。



当然,大导与二导搞好团结不是目的,而是要形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团队要发展不能光“团结”而不“战斗”,不能只注意关系而不出科研成果。

研究生“大导师”与“二导师”的精准定位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