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顾给写作新人的187句肺腑之言
1. 天赋低的人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答:人的写作天赋有高有低。从某个层面讲,绝大多数作家的天赋都是不足的,因为每个时代能被后世记住的作家不过就那么几个。天赋有高低,人的情感却是相通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将最浓烈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投射到自己的文字上,是你唯一能与大作家扳手腕的机会。这可以一定程度上掩盖你的天赋和文字功夫上的不足。打动不了自己的,写得再完美,也不是好作品。带感情的作品可以有很多,但你生命中最在意的事,就那么几件,最在意的人,就那么几个。听来的题材,看到的题材,想象出的题材,可能写出好作品,但大概率写不出迷人的作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槛,书写这个槛,和自己和解,很可能就是你这辈子能写出的最动人的作品。比如余华最知名作品是《活着》,最被作家同行认可的作品是《兄弟》,但最迷人的作品绝对是《细雨中呼喊》。找到你生命中的那个槛,感受它,一点点酝酿,酝酿,培植,培植,让这种感受弥漫你的全身,弥漫你的书房、客厅,卧室,当这种感受积蓄到顶点,打开你的电脑,将这种感受一点点投射到你的文字上。这是你生命中唯一一次接通神明的机会。这是你生命中最好的那个作品诞生的时刻。
2. 高级的环境再现都是写意的,而不是照相机般的复刻。比如所有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读者都能在《北极村童话》中看到自己的村子。
3. 选用任何一种叙述视角都不要担心自己的叙述超出了该视角的叙述逻辑,只要有益于文本本身,第一人称可以全知全能,第三人称也可以对一切视而不见。文本高于一切,自己也高于任何逻辑。值得一提的是,编辑邮箱里九成九的第二人称来稿都是垃圾,他们企图用无效的陌生化来掩盖自己的苍白,但其余的那部分往往一鸣惊人。
4. 边写边读,感受文字内在的声音节奏。
5. 标点符号的运用没有对错,只有好与坏。
6. 逗号、句号行天下,尽量不用第三个标点符号(小白估计要抬杠,为何这条用了顿号和括号。答:滚去读书)。
7. 如果你善于总结,你总是能在不经意间于一堆经典中发现某种规律。比如《边城》中的爷爷和孙女,《浮躁》中的老伯和侄女,《变脸》中的老头和小女孩,比如《蒲柳人家》中的奶奶和孙子,比如《北极村童话》中的姥爷和外孙女,比如……这个名单我可以列到word文档崩溃,囊括古今中外。每当你为自己的才华沾沾自喜,文学史就猛然给你当头一棒
8.逗号、句号的使用,不仅要参考语意,还要参考文字的声音节奏。好的断句如画龙点睛。
9.句子越短事越大。想突出哪一句,就给哪一句前后都用句号。
10.非必要,开头不写对话。
11.非必须,不主动交代人物关系。
12.当你因为操作不当,丢失了未保存的文本时,不要懊恼,不要怒砸键盘,这可能是来自神明的启示,暗示你还有更好的写法。
13.如何让自己的文章代入感强?答:新手少用修饰性语言,每一句话都让情节有实质推进。
14.为何我们总是感叹自己青少年阶段的阅读那么刻骨铭心?因为闭塞,闭塞让我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都异常发达。
15.经典的小说开头都有什么共同点?答:开头都有足够的叙述势能。
16.长短句要错落有致。并列句,三个以上长句子往往要跟一个短句子收尾,三个以上短句子则要接一个长句子压轴 。两个长句子,中间最好夹一个短句子。
17.短篇小说不需要大纲,中篇小说写几个提示词就能当大纲,长篇小说没大纲就像没盼头,很容易死在半路上。长篇创作,拼的不仅是脑力,还拼体力和毅力。
18.能不用承接词就不用。(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由于、即便、可、却、而等等。想就这点抬杠的,滚去读书)。
19.不用字母做人物名,地名。除非有特殊含义。
20.不要低估读者的智商。不过度阐释。你写得越少,读者读出的越多(有人抬杠,那干脆啥都不写。答:滚)。
21.好作品是改出来的。写完一个作品,改五遍以上。放起来,忘记她。再改五遍。
2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笔不好,此路不通。新手总幻想文笔不好故事好,这是一厢情愿。新手还喜欢谈个人风格,实际统统只有一个风格:菜!
23.所谓天赋,一半天生地养,一半是成年以前的阅读。阅读重塑大脑,也重塑性格和气质。你综合阅读的气质,加上你天生地养的气质,基本就是你笔下作品的气质。
24.天赋决定底线有多高,后天努力和人生际遇决定上线有多低。但没天赋,就像没底线。
25.如果没天赋,放弃是最好的选择。但隔壁老王怒怼三顾: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每一声狗叫都是有意义的。水至清则无鱼。
26.只要功夫深,铁杵真得可以磨成针。
27.天赋很重要,文运也重要。
28.练笔阶段,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的腔调。模仿得越像,越有天赋。
29.天赋高的人不见得比天赋低的人能成事。天赋高,心气也高,心气高了失去的东西也就多了。且不珍惜天赋,浅尝辄止,不持久。
30.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作家多天赋型选手,西北作家信勤能补拙。风水上讲嫩龙和老龙。
31.不读书的人总以为别人都不读书。
32.成名要趁早,阅读更要趁早。青春期以前读一年,抵得上成年后读N年。
33.初学者,读始终比写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让他先跑四十里,咱随后就到。
34.先读当代文学培养语感,再读古典文学感受汉语纯粹,最后读鲁迅式作品,回归文以载道。我的个人主张:西方文学可读可不读,若读,必在古典文学后。
35.先读长篇建立文学观和文学认识,再读中短篇着手起步,后期事半功倍。反之,后期事倍功半。
36.撒网式阅读,邂逅三五个和自己同频的作家,吃透。不喜欢但又跳不过的作家,读一二代表作。
37.常言道功夫在文学之外,但作家的阅读终究还是要以文学作品为主。书读杂了,创作的欲望往往就低了。
38.桶中取水的前提是桶中有水,扎爆气球的前提是球已膨大。灵感就是那根针,但再细的针也扎不爆瘪气球。别拿没灵感没感觉当借口,真相就是你没货了。滚去读书!关于文学,为何你有那么多困惑。答:你读
39.得少,一并滚去读书。
40.不知写些什么的时候,滚去读书。读书是写作的第一生产力。写不下去的时候,滚去读书,看电影,听歌。找到你需要的那个气氛和腔调。
41.读到何时方能写?答:读到你一落笔脑袋里就仿佛有个小人在嘚卟嘚说话的时候。怎么读都没有呢?答:如果能甘于当一个平庸的小作者,那也可以写吧。
42.传钱钟书把某著名大学图书馆里的书读尽了,谣传“写作者必须博学”。谣言害死人啊!世上没有博学之人:假如你10岁开始读书,一周读一本,读到80岁,一生也只读了3360本书。但鸡零狗碎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干扰你的阅读。比如写作本身。(给个偏激的量化概念:学校课程之外,50本以内你感受到阅读的快感。50到200本,你开始膨胀,觉得周围都是文盲。200到500本,你眼界大开,逐渐谦虚。500本以上,你感到绝望,始觉生命有限,知识无穷。3000本以上?我表示怀疑。)
43.不要纠结你有限的时间该读还是该写,在你的纠结中,一生就这样过去了。一三五读,二四六写,剩下一天,玩!雷打不动。
44.假如每天500字,一年就是18万字。18个短篇,绝对高产。不要小瞧这每天的500字。
45.怎么选写作素材。答:能用的素材只有两类,有力量的和有趣的。拿不准的时候,就对标这两类。
46.短篇小说最好一口气写完,保证文气一以贯之。
47.中篇小说的写作秘诀是啥?答:拧巴。
48.长篇小说创作中,一个故事节点只呈现人物的一到两个性格侧面,分多个节点完成人物性格的立体化。
49.新人不要总想着炫技。你觉得是先锋是前卫是创新,实际都是前人玩剩下的。老老实实讲故事,不装神弄鬼。
50.打开word文档的时候先打开自己,解放思想,放飞自我。文本之内,百无禁忌。
51.贾宝玉说得对,这世上,除四书外,杜撰的多了,偏我杜撰不得?需要的某个素材不存在的时候,没关系,造一个。
52.读莫言的小说知道他写作时很松弛,语言是流出来的。读xx小说,感觉他既矫情又紧张,他的小说是造出来的。
53.散文和小说本没有界限,写的人多了就有了界限。散文一定可以虚构,小说也一定可以写实。
54.新手总想写自己祖上辉煌的家族史,可正如阿Q所说,谁的祖上没阔过?当然,告慰祖辈或留点念想,没问题。
55.为何新手的稿子总是让人越读越烦躁?答:因为你太想“写”了,因为你不自信,因为你潜意识里在用Word文档左下方的字数证明自己具备写的能力,于是你深陷在无效的铺排中不能自拔。
56.卡壳的时候,可以放一放再写。但硬写之后放一放再改,是更好的出路。过了这个坎,后面兴许一马平川。
57.不要等写作时机,也不要拿没灵感当借口。最好的时机就是此刻,打开word就是干!
58.高手写短篇,七八千字是常态。如果你总是过万,去主页把我的系列改稿视频看三遍。
59.你觉得写得好的作品或者段落,实际可能很差。写得不顺畅的地方,很可能大放异彩。当然,我说的是可能。
60.有作家喜欢把外国小说和电影拆写成中国故事。是个练笔捷径,别太贪就行。
61.写作之初,就要有体系意识,或者说品牌意识。你莫大爷的高密东北乡就是这个意思。
62.好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腔调。这关系着一个作家的辨识度。如果没有自己的腔调,那请把上一条做好。
63.经典文学的标准:酣畅淋漓的语言,独一无二的气质,直指人心的力量。
64.书房可以大,但写作的天地一定要小。闭门,关窗,熄灯。是谓聚气。
65.都往西边看的时候,你向古典学。他走万人独木桥,你飙帕米尔高速。
66.东边好还是西方妙,隐藏的讨论的基础是以谁为坐标。拿古典章回小说的卡尺丈量后者,也是弟弟。用别人的鞋样给自己做鞋子,你八成要怀疑自己脚没长好。
67.好作家不回避写作难度。作家一偷懒,读者就摇头。
68.三流作品主题明确,二流作品主题开放,一流作品主题明确但“说一分让你悟两分”,比如莫言中篇小说《牛》。
69.如立志当作家,且能当成,写出名堂前,不建议结婚。当不成的,还是结个婚吧。
70.有人说风格化好,容易被记住。也有人说以风格见长的作家,终究被风格约束。我说,能脱胎不能换骨,不管怎么变,读者都认识。
71.文学不做道德评判,但判断在读者心里。
72.时,文学是富人的游戏。现在,文学是压抑者的声音。苦日子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不能过得太舒坦,容易小富即安。
73.刊选出了一些经典,但也错过了一些经典。
74.被选刊错过一二三四五六次可能是选刊的错,如果永远错过,就只能是你不行。
75.朋友说张大春《四喜忧国》写得真好,讽刺小人物猥琐、好色入木三分。我说张大春写得真差,他居然讽刺小人物。
76.你觉得你在思考,你在坚守,你在维护正义主持公道,你在说真话做真事。而实际你可能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比如《圆圆日记》。除写作外,再培养一个以上其他爱好。多和文学界之外的人交朋友。
77.写作就只管写作本身的问题,其他交给编辑。说什么禁忌多,谈什么管控严,都是无能者的借口。
78.某兄长对周三顾说:极←和极→都能出大作品,但温水煮青蛙不能。看苏联,看八十年代……
79.好作品,都有一个好标题。标题往往关系着一个作品的命运。
80.不要为了发表而调整作品的字数,削足适履,没出息。
81.有野心者不要写小小说!
82.达到发表的水平后,尽快找到自己擅长的题材,打标签。不要写一个就发表一个。最好积攒一批作品,炸一下。
83.要培养三四家杂志社作为自己的阵地。背靠大树好乘凉。100个人支持你,不如一个人力推你。
84.文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是一门学问。认识文字不等于认识文学。但阿猫阿狗敢对莫言、余华指手画脚,却没胆子对天体物理、高分子化学说三道四。问:亲,你怎敢如此放肆?你是谁的部将?阿猫阿狗答:当代文学都是垃圾。
85.阿猫阿狗都要对文学指手画脚,所以文学能溢出文学界。文学能溢出文学界,所以阿猫阿狗都要对文学指手画脚。我和你们一样,也是阿猫阿狗中的一员。
86.文无第一是上帝视角。现实中,一定有。不要拿“文无第一”洗白自己的无知,那只会越洗越黑。
87.文学有规律和标准,这注定了文无定法本身就是一种法。前提是一流的见识,一流的技巧,一流的素养。就好比武侠世界里的“心中无剑”绝不是一顿乱戳。
88.文学是人学,这是人的一厢情愿。但你我是人,又跳不出这一厢情愿。
89.旁观者觉得文学理应很干净,想当作家当不成的人认为文学很脏。比一比资本盘踞的领域,你想换个话题。
90.文学很干净,但文学也有江湖。
91.普通读者缺乏判断力,劣币驱逐良币也就在所难免。然,哪个领域不是如此?
92.作家可以骂读者欣赏水平低,但不关心读者所思所想又骂读者欣赏水平低,是无能。最伟大的作家往往雅俗共赏。
93.古代文人大多是官员,有上通天子下达黎民的权利,也有为民发声的义务。当代作家上通中国作协,下达县作协,中间是各级作协组织的深入生活。
94.不要迷信评论家,美食家和厨子不是一回事。
95.不要轻易迷信作家,有见识的作家少。有见识的作家正迷信我这个18线小作者,哈哈哈
96.女作家的颜值是把双刃剑。建议不用这把剑。
97.当作家,不仅要写得好,最好还要活得长。
98.以鲁迅为坐标,当代文学确实大多是垃圾。但水至清则无鱼,经典都是垃圾衬的。
99.鲁迅是否被高估了?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100.总有人抱怨写作不能养家。不是写作不能,是你不能。写好了不仅能养家,还能致富。
101.写作赚钱不丢人,赚不到才丢人。
102.猛一看是传统作家得名声、地位,网络作家得流量、人民币,仔细看是头部通吃,肩部小康,中部温饱,底部喝西北风。
103.单比三五个头部,名利双收的还是传统作家。
104.传统文学的门槛更高,但能以此糊口的比例也同样高于网文。网文世界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赚大钱,先交个五百万字学费。但交了学费未必能毕业。
105.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两个物种,区别不在“网络”,却始于网络。
106.有人说网文读起来一目十行不需要文笔。这是本末倒置。文笔不好才导致一目十行。
107.金庸是武侠小说的巅峰,更是终结者。网文世界里早晚也会有金庸式的集大成者出现。
108.都知道网络文学是时代产物,却很少有人承认传统文学也是时代产物。区别不过是多长的时代。
109.网文之网本就是一种判断。通俗文学与主流文学,名头上也已有了分晓。不要一提到主流就想到体质(制),你真了解体质(制)吗?
110.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谁也不能一支独大。近年来一线网文机构连年亏损,霸王条款之下,网文作者的底裤里也只剩下署名权。
111.某些网文读者认为严肃文学是遗老的辫子,是老太太的裹脚布,是终究要被淘汰的东西。这是一厢情愿。曾几何时,张恨水们的读者们也曾有过这种幻想。如果文学会死,先死的一定是网文。死期大概是下一次阅读形式革命。
112.如果没有财政供养文学杂志,文学不会死,死的是需要供养的作家。写作生涯要长久规划,不计较一年一月得失。
113.有话想说就去写,无话可说就不写。
114.写作赚不到钱丢人,说的是能力不行。为了写作而写作,谈的是态度不对。
115.想当大作家,要有大功利心,大欲望。
116.如果有能力通过写作实现小康,全职写作,挺好。但,注意,是小康,不是糊口。
117.如立志当作家,且能当成,写出名堂前,不建议结婚。当不成的,还是结个婚吧。
118.当下文学没市场,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作家为了写作而写作。
119.测木桶容量看短板,比作家高度比佳作。但猛虎架不住群狼。
120.如果写出了一点名堂,想走得更远,个人建议不要去作协工作。
121.没有毅力的人,最好不要写作。除非你能像余华那样低产高质。
122.作家可以观念落伍。但,好作家不能。
123.如果你觉得迷茫,找个靠谱师傅,挺好。
124.有点本事的人都能经得住骂,但几乎没人能架得住夸。写作也一样。
125.作家培训班里,越是水平差的学生,越是热衷合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冤枉的不多。
126.我的抖音号为什么叫暴躁教写作?答:温柔我也会,虚情假意太简单。但违心的温柔和褒奖只能害了你。我曾鼓励一个农民工作者,说“只要努力便是晴天”。结果这老兄丢掉工作埋头写作,终以妻离子散收场。再者,每天读一堆垃圾稿子,你确定你能不暴躁?你确定当一堆小白在评论区胡言乱语,你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暴躁的是我,始作俑者却是你。
127.以下是写作小白和无能作者的13种表现。
128.总幻想文笔不好也可以写出内涵深刻的好文章。
129.被退稿后,回复编辑:没事,每个人文学观不同,风格不同。
130.被编辑批评行文重复啰嗦后,回复编辑: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131.从没在省级以上文学杂志发表过一篇5000字以上作品,却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自称著名作家,在市、县级内刊、地市晚报、日报副刊发表作品,拿国字头、省字头野鸡大奖赛证书,参加各类征文。
132.句子都写不通,却总感慨时下没有好编辑。
133.开口就问编辑你们杂志收什么稿子。
134.总想加编辑v信,生怕编辑不看收稿邮箱里的稿子。
135.落笔就装神弄鬼,不说人话。
136.连个省作协会员证也拿不到,却总觉得高手在民间。
137.动不动就问这个作家怎么样,那个作家如何
138.总是强调网文阅读本就一目十行,文笔无用
139.总是以纯文学写作无法养家给自己的无能开脱。
140.怀揣文学梦,闷头写了十几年,却连如何投稿都不会。
141.看见男作者发了稿子便觉是塞了票子,读到女作者写的文章又觉是脱了裤子。
142.见到别人的坏稿子便觉十分的坏,等到编辑说自己的稿子差时,便又质疑编辑的水平。
143.一次性给编辑发一堆稿子。
144.落笔就装神弄鬼,不说人话。
145.入了一群国字头野鸡协会,拿了一堆国字头征文获奖证书,却连个省作协会员证也拿不到。
146.自称著名作家,朋友圈经常和省市作协会员级著名作家吃饭喝茶。
147.谈读书要么是《易经》《老子》《庄子》,要么是谁火了读谁,真写作又是报告文学无文学,小小说只是小,2000字以下父爱母爱、伤春悲秋、到此一游小散文。
148.被喷文笔差,搬出《三体》来。
149.以下是15条文学新人投稿禁忌。
150.永远不要向编辑夸耀自己的作品:会咬人的二哈不叫。
151.不要让编辑在收件栏里看到还有其他杂志的名字:你若不仁,我必无义。
152.不要催问编辑稿件审核进度:能发,编辑找你,不能发——催菜的人难免遇到吐口水的厨子。
153.如无特殊情况,不要同时给一家杂志的第二位编辑投稿:你既花心,编辑便薄情。
154.不要拍编辑马屁:你不是第一个拍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拍的。
155.不要问编辑,你们杂志收什么稿子:你既不了解她,又何苦去骚情她?
156.不要企图贿赂编辑:不是编辑自吹多清廉,但他的饭碗很贵,你八成买不起。
157.不要刚投稿就问稿费有多少:你把自己当天才,别人拿你作傻x。
158.不要一次性发多个稿件给编辑:编辑未必比你忙,但谁也不清闲,谁也不能保证编辑看到的第一个稿件就是最好的。
159.不要把你自己都不满意的稿件,投给还不了解你的杂志:第一印象很重要。
160.不要在刚刚被退稿后又马上投稿:你写的那么烂,编辑还没忘记。
161.不要给编辑强调“我的稿子很前卫,我怕你们发表不了”:这是你想引起编辑关注的小心思,但这个味道很熟悉。编辑的眼里没有前卫与保守,只有好与坏。
162.不要质疑编辑的水平:你找回面子的最好方式是写出更好的作品,在更好的平台发表,得到更有含金量的奖项,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牢骚只会让编辑更瞧不起你。
163.不要用过高版本的word文档投稿:总会有编辑电脑上的文档版本比你低。
164.不要在邮件标题里漏掉体裁:你写散文,兴许他编诗歌。
165.不要高看文学。如果有其他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放弃这玩意儿挺好。
166. 为什么许多文学爱好者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十几年却连一个稿子也发表不了?答:大概率十几年的阅读都是错的。
167. 经典作品与普通名家作品最大的差距是什么:经典作品都有自己的主体性,面对不同的读者,呈现不同的姿态和内容,时刻和读者保持互动。
167. 为什么有的作家能写一辈子,有的作家哪怕天赋极高却如彗星划过夜空。答:前者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极致的快感,且这快感醇厚绵长——文学是他(她)的一切。后者八成没那么爱文学。
168. 阅读是写作的第一生产力,但经典作品的第一生产力是情怀。
169. 标点符号的运用没有对错,只有好与坏。
170. 选用任何一种叙述视角都不要担心自己的叙述超出了该视角的叙述逻辑,只要有益于文本本身,第一人称可以全知全能,第三人称也可以对一切视而不见。文本高于一切,自己也高于任何逻辑。值得一提的是,编辑邮箱里九成九的第二人称来稿都是垃圾,他们企图用无效的陌生化来掩盖自己的苍白,但其余的那部分往往一鸣惊人。
171. 当下的作家群体在社会上是什么段位:落后,落伍,落魄!
172. 为什么小城市里的省市作协会员写作一辈子很少有啥进步:因为品种不一样。
173. 平台重要吗:优秀的作家觉得不重要。
174. 笔名重要吗:同上。
175. 为什么文学名刊上有些青年作家的作品你读不下去:这个关系很复杂,等我细细讲。
176. 到底应该读当红青年作者的作品,还是读时间检验过的名作:问出这个问题,你还要啥自行车。
177. 深入生活对写作重要吗:发表不了的作者在深入生活上八成下了不少功夫。
178. 新人如何快速出道,怎样才算出道:这个问题也挺复杂,稍后慢慢讲。
179. 文学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意义到底在哪里:一句两句说不清,一并细细讲。
180. 处女作发在哪里重要吗:重要,但如果你能力强,便也不重要
181. 如果你善于总结,你总是能在不经意间于一堆经典中发现某种规律。比如《边城》中的爷爷和孙女,《浮躁》中的老伯和侄女,《变脸》中的老头和小女孩,比如《蒲柳人家》中的奶奶和孙子,比如《北极村童话》中的姥爷和外孙女,比如……每当你为自己的才华沾沾自喜,文学史就猛然给你当头一棒。
182. 高级的环境再现都是写意的,而不是照相机般的复刻。比如所有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读者都能在《北极村童话》中看到自己的村子。
183. 当你因为操作不当,丢失了未保存的文本时,不要懊恼,不要怒砸键盘,这可能是来自神明的启示,暗示你还有更好的写法。
184. 为何我们总是感叹自己青少年阶段的阅读那么刻骨铭心?因为闭塞,闭塞让我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都异常发达。
185. 读永远比写重要。对,是永远——如果你能永生的话。
186. 标点符号的运用没有对错,只有好与坏。
187. 选用任何一种叙述视角都不要担心自己的叙述超出了该视角的叙述逻辑,只要有益于文本本身,第一人称可以全知全能,第三人称也可以对一切视而不见。文本高于一切,自己也高于任何逻辑。值得一提的是,编辑邮箱里九成九的第二人称来稿都是垃圾,他们企图用无效的陌生化来掩盖自己的苍白,但其余的那部分往往一鸣惊人。
188. 为何我们总是感叹自己青少年阶段的阅读那么刻骨铭心?因为闭塞,闭塞让我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都异常发达。
189. 别和我抬杠,抬杠我就多写一条。另外,还有八万句,关注后你就能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