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概念解释(上)

hey~
欢迎来看中外历史纲要概念解释
坚持积累概念,变身历史达人吧!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西周时候,制作礼乐和下令征讨的权力是从周天子那里发出的。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私田开垦,诸侯实力不断强大,制作礼乐、下令征讨的权力变得从地方的诸侯发出,暗示着周天子实力的衰微,分封制的瓦解,社会的转型。于是演变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说法。定哥提醒:两种说法中注意其深层次的社会变化。
礼乐制度: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维护等级秩序的乐舞。礼者,异也,礼强调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乐者,同也,在不同的等级秩序下社会要和谐相处。
礼崩乐坏: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衰微,诸侯争雄,周代的一套等级和规范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此后引申为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
天下共主:封建时代(封邦建国时代)各个王国共同承认的中央政权,共主也可以叫宗主国,西周的周天子只相当于一个首领,不拥有完整的对地方的统治权。#熊猫#春秋时期,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为了争夺土地人口,相互之间合纵连横,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为后来战国的统一战争做了准备。熊猫老师翻阅《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田氏取齐:从公元前672年田完到了齐国,一直到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承认为合法诸侯,田氏代齐历经了200余年,最终通过和平的手段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定哥提醒:这看似简单的易权,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奴隶制土崩瓦解的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表现之一。
六卿分晋:春秋后期, 晋国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位卿大夫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晋室瓦解,最后分立为赵、韩、魏三国,史称"六卿分晋"
战国七雄: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华夏: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又是我国的古称。也是汉族的自称。
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芍陂: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建的水利工程。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
都江堰:战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熊猫老师#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战国末期,郑国人韩国在秦国境内修建的水利工程 ,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兼并战争:指合并;并吞的极端手段,通常指围绕土地、人口的侵夺或经济侵占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社会结构:广义的社会结构,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熊猫”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和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定哥狭义的社会结构,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
社会转型:指一定时期,#熊#社会的体制发生变化或者社会结构发生变动或者社会形态发生变迁。也包括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分工结构、阶层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
比如: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阶层的流动;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是一种专制的政治体制。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定哥提示:注意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与结合。
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即就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法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体制。
政治制度:统治阶级为实现其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
重农抑商: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战国商鞅首次提出,中国古代历朝沿用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