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凤主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父母一定要重视了~

2022-09-02 09:54 作者:科大专注失眠抑郁  | 我要投稿


马凤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门诊主任,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精神科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潜心研究,博采众芳,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疑难精神疾病,疗效显著。获省级课题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迄今为止,通过科学检查规范治疗已使众多患者恢复精神健康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因不明、长期服药、复杂疑难性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随着成长、升学等压力,小小少年的烦恼越来越多,这几年青少年抑郁症人数上升很快……

图片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车祸。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发生抑郁?青少年抑郁与成人的表现上会有哪些不同?如何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 家长们都应该学一学。

  青少年抑郁症特征

  情绪反常

  抑郁症表现为沉默寡言、心灰意泠、目光呆滞,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对一切学习和活动失去兴趣。严重的患者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无法自控,忍不住哭泣,性格变得越来内向、偏执、不愿见人,有时又烦躁不安、乱发脾气、容易冲动。 

  不良暗示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里发生的,当患者接触到令自己敏感的事物时反应激烈,比如学校、班级、试卷,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当离开这些环境时就会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是患者有意识的不良猜测,比如,总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好,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麻烦等。

  反抗父母

  有些学生经常受到父母严厉的管教,或缺少家庭的温暖,性格变得抑郁。当年龄稍大以后,敢于和父母“对抗”,处处和父母对立。轻者就是懒于起床、吃饭,不收拾房间,不和父母说话;严重的患者则会大哭大闹,离家出走,甚至有自杀行为。

图片

  青少年抑郁的危害

  青少年抑郁症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大大超过了身体上的伤害,甚至有可能影响一生。有很多青少年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心理疾病,加上一些人无知的偏见,认为抑郁症就是“神经病”,让不少有抑郁症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结果加重了病症。性格渐渐变得孤僻、内向、封闭,交往能力也逐渐减弱,仿佛与世隔绝,这无疑会给今后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如何预防青少年抑郁症

  抑郁症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低。青少年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首先,学生要树立信心,走出阴霾,重新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开阔,更加阳光和乐观。

  其次,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当遇到挫折、感到压抑时,多和亲朋好友倾诉,敞开心扉,不要自己憋在心里,如果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劝导,会很快走出心情的低谷。

  第三,广泛的兴趣爱好能驱赶压抑的情绪,有益于心情调节和情感释放。比如绘画、书法、音乐、运动、旅游等。

  第四,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拒绝求医。如果试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使自己好转,要主动地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想想很多名人都经历过抑郁症,最后都度过了心理抑郁期,自己还怕什么呢?

  家长如何避免孩子陷入抑郁

  首先,无论是训斥也好,气话也好,不要否定他的存在。

  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父母对你说过的话里,对你伤害很大的是哪一句?

  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早知道你现在这样,当初就不该把你生出来。

  这句话对孩子内心的杀伤力,绝对是核弹级别。因为它不只否定了孩子的学习,还把孩子自身的存在给否定了。在抑郁症的症状中,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疑惑往往是陷入抑郁的恐怖螺旋的开端,既然我的存在是失败的,那我又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要求痛苦地活下去呢?

  大多数的孩子还处于世界观没有成型的状态,他们需要的就是自身的定位,如果这个时候和他们亲近的人否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孩子的心理势必会受到不可治愈的损伤。这种心理创伤是会跟随孩子的一生的,而且往往会成为抑郁情绪的导火索。

  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散心,做到少问多看。

  抑郁症是不是真的治不好

  当然不是。

  对待抑郁症,应该像对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坦然、主动地寻求医生的帮助。只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调整,绝大多数患者就能走出抑郁的阴影。

马凤主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父母一定要重视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