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补帧#04】奥斯卡特辑:今年奥斯卡能不能打?反正是没有威尔·史密斯能打了……

2022-03-30 00:49 作者:帧影之间LivingFrames  | 我要投稿

卷首语:现如今奥斯卡学院奖早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拥有的舆论地位,除了一些不可抗力之外,这种现象产生的全部原因都是奥斯卡愈发膨胀的政治性——这对于一个艺术评定奖项而言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就像一篇文章里总结的:“奥斯卡越来越像电影界的美国大选”,简·坎皮恩能因为她得奖前的一系列发言就被打压作品表现,实在是让奥斯卡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它越发倾向于政治发声的平台,而非艺术的。这样下去,学院和好莱坞也即将面临新的僵化困境,既无法放开手脚招徕新生力量,又不能允许激进的政治立场存在,许多影片也成为“端水”的牺牲品。当然,希望艺术评定类奖项只关注艺术早已成为文青的一厢情愿,但我们还是希望电影这门艺术和这项事业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这也是我们观影和评论内生的动力所在。

史皇这一掌,打出了780万奥斯卡观众

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健听女孩》

导演: 夏安·海德 | 
主演: 艾米莉亚·琼斯 / 特洛伊·科特苏尔 / 玛丽·玛特琳 | 片长:111min

@NanaMi-QIHAI ★★★★☆

四星半。一部很朴实很动人的作品,在音乐为主题的电影里,我们也能时常感受到这种美好的点点滴滴,那些直接连接人与人内心的力量,借由音乐这种直接倾诉情感的形式得以传达,很少见的,我们能看到聋哑人视角的音乐呈现方式,甚至看到了它依旧微存的能量,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在另类视角上的意义更大于影片本身的是否在技巧和突破上服众。
这就涉及到奥斯卡究竟是什么样的奖了,究竟该选择那些惊艳却有缺陷的片子呢,还是选大家都觉得不错的片子呢?那没办法,奥斯卡就是这样的奖,虽然没有今年最佳动画长片那样离谱,但选择健听女孩依旧显得比较保守,因为健听女孩就是这样一部没有毛病有出彩的地方但总觉得离最佳有那么段距离的片子。
所以,《健听女孩》没办法成为大家心中合格的奥斯卡最佳,但在观看的时候,却依旧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作为一部定位如此的影片,也就足够了。

网飞Netflix花了大力气宣传简导《犬之力》,之前也期待借马丁·斯科塞斯(《爱尔兰人》)、阿方索·卡隆(《罗马》)等名导名作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全都一无所获。如今被苹果Apple+一发入魂、弯道超车,成为首个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体公司。网飞直接变成大冤种。

最佳导演:《犬之力》简·坎皮恩

导演: 简·坎皮恩 |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克斯汀·邓斯特 / 柯蒂·斯密特-麦菲 | 片长: 127min

@Dear_Cosmos ★★★☆☆

三星半。本片的核心文本是一次掌控与被掌控的互换,而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这一点,之前的大半部分都是从外围逐步击破瓦解,但是我们到最后才发现攻守双方,织得很大、收得很小(反叛父权),同性题材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面向,影片完成的其实是一次男性气质周遭被压抑的反抗力量对男性气质的瓦解——这才是“犬之力”的真正所指。全片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断片集成,有一种笔力不济无法周全的感觉,除开菲尔之外每个角色都想着力,每个角色都不完整,如果说是要用菲尔的视角来贯通,萝丝的戏份也太强势了,那些女人做家务为家庭带来生气的“女性时刻”实在是旁逸斜出,不能全部收拢于“整个牧场都在菲尔的掌控之中”——女性气质最终还是溢出了工整严格的经典好莱坞电影模式,感觉到了简导在和原著作者、和菲尔争夺文本控制权,倒是十分有趣的自我显现。

最佳国际影片:《驾驶我的车》

导演: 滨口龙介 | 
主演: 西岛秀俊 / 三浦透子 / 雾岛丽香 / 冈田将生 | 片长: 180min

@Dear_Cosmos ★★★☆☆

每次看滨口龙介都是对我电影认知的一次挑战,我似乎再一次失去了对“电影感”的感知,我觉得它像日剧,甚至是广播剧,它那样地依赖对话,那样地停滞视觉,真的是属于电影的方式吗?我无法在电影本体的层面认可这部电影,但是滨口龙介显然是日本当代电影最具特色也最有意涵的导演,他对对话的重视就在于他想讨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状态与其不可能性,在于主体的重新锚定,在于超出扭缠的身份认知(日本作为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身份),在于幽灵的显影与消退(家福存在于“音”的“空隙”之中,女司机缓缓进入后,声音消退了)。这是一部需要“被电影化”的电影,因为处处是戏剧空间,处处是小说文本,滨口龙介联结了契诃夫式的语言和村上春树式的人物,诞生出了属于他的戏剧-电影-现实媒介。或许他只是不屑于电影感吧。

@boyan___

最佳女配角:《西区故事》阿丽亚娜·伯德斯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主演: 安塞尔·艾尔高特 / 瑞秋·泽格勒 / 阿丽亚娜·德博斯 | 片长: 156min

@Dear_Cosmos ★★★☆☆

标准的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作品,来自最固守好莱坞经典制作风格的导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底本都快被盘出包浆了,也就不奢求什么了,视听上几乎完全为叙事和类型服务,无论是导演还是观众,我们对现实与舞台的混融都已经驾轻就熟——这种成熟的工业体制反而让单薄的故事线更显孱弱,不得不依靠给女性角色加戏份(因为她们是旁观者所以加起戏来分外容易)来搪塞一下。看到片尾的For Dad,就会明白为什么斯皮尔伯格的歌舞片尝试要选择原封不动的翻拍——即便如此,你也没办法说这是部烂片,所有导演都得先成为斯皮尔伯格才行。 

最佳原创剧本:《贝尔法斯特》

导演: 肯尼思·布拉纳 | 主演: 裘德·希尔 / 凯特瑞娜·巴尔夫 / 詹米·多南 | 片长: 98min

@八柒只想过平静生活 ★★★☆☆

“我是爱尔兰人,多愁善感是我的天性。”也许正是这种多愁善感,爱尔兰导演肯尼思·布拉纳回想起了那个炎热的夏天——影片开头,年幼的巴蒂持剑与盾牌嬉戏,但这份欢乐很快便被流畅的长镜头调度到一群群暴徒蜂拥而至,真正的暴力与混乱取代了午后时光的平静,提醒我们这里是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冲突,爱尔兰与英格兰的不和)。但肯尼思却没有像《以父之名》、《血腥星期天》那样强化本片的历史沉重感,他选择了把更多的笔墨去留给如何让观众带入到小巴蒂的视角,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去看待“贝尔法斯特”:它代表了家庭(即便时有争吵但依旧融洽)、代表了童年(与自己喜欢的女生交往、与邻家姐姐去偷糖果、他讨厌但不得不去的教堂、圣诞节快乐)、代表了迷影(在电影院与剧院时画面由黑白变彩色幻想与现实的界限被银幕联结、电视机上不时播放着60年代的《星际迷航》剧集、街头冲突中父亲像约翰·韦恩那样以西部牛仔的方式救下了家人)代表了离(巴蒂一家跟随爸爸前往英格兰生活)与守(奶奶那样的老一辈爱尔兰人继续守候着乡土)与留恋(隔着车窗三代人的不舍相望)。“贝尔法斯特”的这些种种让我们看到了导演记忆里爱尔兰人的乐观与积极,坚强与执着。最后再来说下,极简主义的摄影、超低仰角与长焦的运用显得比肯尼思以往的作品要更为的成熟,更有趣的是肯尼思在2011年执导的漫画改编电影《雷神托尔》在本片中也以彩蛋形式出现。

最佳摄影等一大堆装修奖:《沙丘》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 
主演: 蒂莫西·柴勒梅德 / 丽贝卡·弗格森 / 奥斯卡·伊萨克 / 戴夫·巴蒂斯塔 / 赞达亚 | 片长: 156min

@NanaMi-QIHAI ★★★☆☆

三星半。在部分段落上能感受到这部片子的野心,但慢镜头+小景别的组合实在滥用,香料的致幻感总感觉走了流水线,打戏和战争戏的设计更是颇为野蛮,明明有着充足的时长,却在世界观铺陈和人物塑造上都有着欠缺,作为牛蛙粉丝真的很难对这部作品写出“满意”二字。

@Dear_Cosmos ★★★☆☆

首要观感是维伦纽瓦的风格已经被好莱坞运作成商标了,只是这一次的产品真的找不到地方烙上去。这样长的篇幅去展现庞大的世界观架构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而依旧选用单一的人物视点做“宏大叙事之下的内倾性叙述”,两者之间过于悬殊的体量,导致了张力的断裂,后一个小时完全塌陷进个人成长,而观众又无法确知终极目的何在,实在是有些难熬。配乐是牛蛙作品序列中最满的一次,大部分都用在人物势力地位建构的瞬间,但这种“反好莱坞”的做法到后面也变得相当疲劳。各种喻象也相当直白,唯一一段出彩的哲学独白被夹在飓风暴的情节中,在这个被命运与身份驱赶着的故事里再找不到其他容身之处。尽管摄影与视听感绝对能吞噬观众,但维伦纽瓦今后在好莱坞的路或许不会太好走... 

最佳动画长片:《魔法满屋》

导演: 杰拉德·布什 / 拜伦·霍华德 / 查里斯·卡斯特罗·史密斯 | 
主演: 斯蒂芬妮·比翠丝 / 玛丽亚·塞西莉亚·波特罗 / 黛安·格雷罗 | 片长:102min 

@NanaMi-QIHAI ★★☆☆☆

二星半.纯纯的工业糖精,这年头还爱能拯救世界,还在歌颂爱与奇迹,虽然电子游戏化的寻龙传说也是有着大量符号化政治隐喻,让人颇为不快,但至少比这种连故事节奏都七零八落正常剧本都不会写连正常歌舞都一塌糊涂的片子好吧,这里为《逃亡》鸣不平,当年《养家之人》输Coco的确是因为Coco的品质的确过硬,但是这次真的是让人感受到恶心。

接下来都是陪跑影片

《玉面情魔》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 
主演布莱德利·库珀 / 凯特·布兰切特 / 鲁妮·玛拉 / 托妮·科莱特 / 威廉·达福 | 片长: 150min

@焚紙樓 ★★★☆☆

陀螺的翻拍向来不尽人意,玉面情魔却是出乎意料,不只保持了他自导自编作的高水准,更展现了他三十年来第一次的自省,对”沉溺幻想”者尝到惨痛代价的刻画。就像提姆波顿在拍摄成人动画二十载后,如今也逐渐走向自我解构,拍出了隐喻自省的“大眼睛”“小飞象”,陀螺在以幻想题材夺下奥斯卡后沉寂六年的翻拍,也不难看出《玉面情魔》的自省意义。说来,这两位导演都曾是华纳正义联盟的掌舵候补,结果这两个人都拍到中年换跑道了,《正义联盟》还在打回胚胎,这也是极致的讽刺了........ 

《麦克白的悲剧》

导演: 乔尔·科恩 | 主演: 丹泽尔·华盛顿 /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片长: 105min

@Dear_Cosmos ★★★★☆

读《麦克白》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在第三幕之前,人物和场景都十分集中,没有过多的历史背景与具体情景描述,大部分事件发生在话语中,因此有一种偏向精神和心理的内倾性。科恩的这次改编把这种感觉发挥到了极致,叙事始终紧贴在麦克白周遭,从而避免了把戏剧拍成史诗。保留了大量的舞台效果,少量的平行剪辑和神乎其技的转场,让本片成为没有换幕的莎剧:一切都可以被统摄为麦克白的心像,而人物的念白则大都是think out loud。磅礴的独白变作不安的呢喃,配合相当学院派的表演,这是一出被电影手段强化的戏剧,科恩创造了一种形式混合体,就像开闭幕都有聚光灯启闭的声音一样。最有趣的一处改编是用洛斯替换了原作中的“刺客丙”,填补了班柯子孙的留白——麦克白的悲剧还会一再上演。三女巫首领赫卡特的角色,恐怕是被科恩自己领了去。

@焚紙樓 ★★★☆☆

奥逊·威尔斯版《李尔王》的高清重制。

《不要抬头》

导演: 亚当·麦凯 | 
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詹妮弗·劳伦斯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凯特·布兰切特 |  片长: 138min

@Dear_Cosmos ★★★☆☆

两星半。拥有奥斯卡所青睐的娱乐性,虽然上映于后疫情时代,拍摄却是在疫情之前,内容重点还是在狠命儿抖落川普政府的前因后果,大概可以算作疫情电影中的“零号病例”。值得学习的是如何用摄影机和平行剪辑表达焦虑,视听上的J/L-Cut,甚至还有类似卡顿的停格:镜头也愣神了。但是目的性极强也会带来无出预料的廉价感,那些万物生灵的纪录片镜头当然要和人类制造垃圾剪在一起,大量的保留声音的反高潮生硬剪辑简直像在做鬼畜一样:这是一种媒介大杂烩,但它既不融合也不当代,而是流媒体对电影(旧媒体)的装载——不愧是网飞作品。 演唱会直播那一段给我看乐了,杏菜女士可不能白请。

@焚紙樓 ★★☆☆☆

戏外荣登网飞人气榜首的原因,与戏内总统登上民调宝座的诀窍一样荒诞——只是在镜头前吐些脏东西,大众就认为我是真性情。

大家对今年的奥斯卡系影片还有什么想要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我们下期再见。

【补帧#04】奥斯卡特辑:今年奥斯卡能不能打?反正是没有威尔·史密斯能打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