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纳米齿轮试打报告
有幸拿到“小包子乒乓”和“不想吃剩饭”提供的乒乓器材进行试打,本次试打测评是一款比较热门器材三维纳米齿轮,规格为中软 M 红涩套胶。本款套胶包装精美,胶面很润,海绵扎实,胶面采用三维最新纳米胶面处理技术,慕斯质地的中孔红色蛋糕海绵,具有比较高的胶面张力及深层反弹性,可以提供持久的内能效果。 一、试打测试情况说明 本次试打测评主要侧重普通球友的使用感受,对器宗各位大佬和器材发烧友参考意义较小,更适合乒乓球运动中占绝大多数的初、中级球友参考。 1、试打测试第一期底板为中端底板——斯蒂卡碳素45横板,试打测试用球为许绍发40+三星乒乓球,试打测试场地为室内小球馆。本次试打测试使用了有机胶水儿,有机胶水为广大中、低级乒乓球友普遍使用的胶水,试打测试一下纳米齿轮刷有机胶水的性能更能贴近大部分普通球友的实际需求。 2、由于本次试打测试器材为中软半涩半粘套胶,所以本次器材试打测试以反手位为主。偶尔穿插正手使用,以试打测试该款胶皮是否可以作为正手使用的感受。 3、主要试打测试项目为正手击打、弧圈、防守、快带、反拉,反手守位的推挡、快撕、快带、退台后弧圈球起板等大路球的使用感觉。还试打测试了包括:发球、接发球、接发球抢攻、台内挑打等小路球的试打测试感受。 4、本次试打测试主要是侧重于胶皮制造旋转能力、通透性、持球能力、包裹性、指向性,及不同人群对胶皮的适应力。 二、试打测试对比胶皮介绍 1、碳素45原本红色胶皮为挺拔中端系列胶皮PHANTOM 2、以下为碳素45保留的正手黑色套胶,也是挺拔入门套胶GRIP-S。 3、狂飙3橙色海绵39度粘套 4、德国岸度革命火系列涩套度数中软 三、参与试打测试人员介绍 1、木林森。年龄75岁,球龄60年。纯业余球友,没有专业训练基础,打法原为中国传统直板反胶快攻,搓中突击打法。后来因为年纪增大,由直改横。正手以扣杀击打为主,反手偶尔弹击。自1961年26届世乒赛后开始接触乒乓球,历经有机、无机时代、小球时代自身球性良好,主要以发球抢攻为主,注重前三板。由于40+时代球速降低、选择减弱、所以对胶皮的弹性、透板性、粘度比较重视。 2、如云般漂泊,年纪45岁。球龄10年。纯业余球友,没有专业训练基础,主要打法以横板两面反胶、两面弧圈为主。由于20年前,膝盖受伤一终止了乒乓球运动,于近期恢复乒乓球活动,直接从小球时代跨越到40+时代。对新型球板和器材的认知逐渐在摸索当中,属于球性有一些基础,但器材认知小白入门级的程度,基本框架以小球时代为主,逐步调整和适应40+大球的框架和打法。 3、小飞机,年纪13岁,乒乓球龄四个月。打法为横板双面反胶,准备构建正反两面弧圈球主流构架。处于学习入门阶段,基本框架以40+大球时代为主,正手有初级弧圈能力,反手以推档为主,正在构建反手推档框架。 四、通过几轮不同试打,试打测试结果: 1、首先由老爷爷木林森使用碳素45进行正手试打,纳米齿轮击打是相当透板,对比原先使用的挺拔反胶更加透板儿。斯蒂卡碳素45的底板声音特别清脆。但是相对力量不是很大,可能因为中软的关系,击打的成功率和手感还相对可靠,但是杀伤力一般。木林森老爷爷的发球非常非常的转,在小球时代练就的非常强大的手腕爆发力。使用纳米齿轮时发球旋转性和内劲很大,令对手的接发球非常难以控制,下旋球全部下网。对比挺拔和岸度胶皮,纳米齿轮发球的运行轨迹更加诡异,发出球的旋转性和包含的力量提高很多。 2、如云般漂泊手感偏向小球时代薄摩擦弧圈球手法,感觉纳米齿轮正手位持球度很高,对球包裹性良好,略好于狂飙三39度橙色海绵。摩擦能力和粘度尚可,正手弧圈的手感和速度不如狂飙三。反手试打对比挺拔胶皮还是有一定的改进,尤其半粘半涩的胶皮在持球性和包裹吞吐性的方面都比原有挺拔有明显进步,配合碳素45良好的持球感觉,能打出比较惊艳的弧线。作为反手使用有很扎实的防守能力,小飞机同学使用正手弧圈冲击,如云般漂泊使用碳素45配合纳米齿轮防守非常的容易,借力很好、手感、稳定、容错性高、声音清脆,且有很好的支撑能力,吞吐感也比较强。反手拉弧圈和拧拉吃球很透,可以清晰传递到手上。退台之后,反手需要控制一下板形,压一下球板,否则的话容易冒高,这可能也是和碳素45相对柔软的特性有关,作为反手纳米齿轮性能与岸度相差不大,但出球速度相对一般。作为正手比较没有狂飙那么贼,但是上手率和容错性比较高,建议初、中级的朋友可以考虑,对技术提升一定的帮助。 3、小飞机同学主要使用三维纳米齿轮作为正手来进行试打,因为反手框架尚不成熟。纳米齿轮对刚学球的小盆友来说,弧圈比击打要容易,而且弧圈把握性和稳定性相对较高,第一次上手只是简单调整了几个球以后就有比较良好的上台率,证明纳米齿轮很容易上手。对于初学者和晋级中期阶段的球友来说,如果力量相对较小,选择一款类似于碳素45软弹好借力的球板,也可以考虑正手使用。三维纳米齿轮这款半粘半涩的胶皮。对比小飞机使用的德系岸度涩套,胶皮摩擦性更好,但撞击性能不够强烈,正手成功率比较高。相对的,齿轮威胁性没有涩套那么大,加速、力量、冲击性没有涩套强,旋转、弧线的制造能力相对比涩套要好。 五、试打测试总结: 1、优点:纳米齿轮制造弧线能力比较好,包裹性、支撑力、透板能力都可以。推荐反手使用,作为一款反手胶皮,使用的感觉相对于比正手要好一些。半粘半涩的胶皮持球性不错,摩擦比涩套要好,相对来说是一款比较容易上手的套胶,比较适合入门或者晋级的朋友来使用,由于控制弧线和落点的指向性比较好,落点相对来说比较好控,弧线相对来说比较清晰,也比较适合控制型选手使用。由于碳素45出色的手感,中近台的快带、反撕,这种小路球的手感都很清晰,借力非常舒服。所以推荐偏传统打法和初、中级球友尝试纳米齿轮,一定会体验到更多乒乓球乐趣。 2、缺点:对比狂飙三和岸度涩套来说纳米齿轮的冲击力不足,杀伤性较为平淡,喜欢击打、爆冲打法的暴力型选手不推荐使用。且通过第二天继续试打发现在有机胶水膨胀性能消失后,胶皮的包裹性和通透性有不小程度的降低。如果有条件继续灌胶灌油使用效果会更好。 最后感谢群主“小包子乒乓”提供的试打测试器材和管理员“不想吃剩饭”费心计数和发货,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不同型号乒乓器材的试打机会,祝愿群主“小包子乒乓”和管理员“不想吃剩饭”事业一帆风顺。 (第二期试打测试底板为729名贵绿檀碳横板) 如云般漂泊 2023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