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珍珑适情雅趣残局第二局马蹀阏氏
通观全局,黑方炮沉底,红帅危险。黑方双小兵在九宫控制帅位。黑方卒4平5或車3平4,红方就凉凉。红方救棋无望,则必须连环将军。红方第一将可前車进四、馬六进七或炮七进八。 情况一:炮七进八。黑馬1退2,红只能炮七退二。此时,馬2退3。红将军不死,排除红炮七进八之棋。 情况二:馬六进七。这时黑直接馬1退3,红炮无法将军,前車进四也无法得胜。 所以推论出第一将只能前車进四,然后黑只可以士5退4。 此时,红馬六进七无用。只能前車退x。可車退哪里?便是关键了。首先,車只能退一,退二,退三或退四。退三和退四不用说了,没有意义。 情况一:红車八退三,黑馬1退2,此时红只有馬六进七,然后黑将进一 红只有炮九退一,黑馬2进4,之后无法将死。 所以推出这时红只能車八退一。 黑士4支5,后面红只能炮七进八,黑馬1退2,此时,红棋只能炮七退x,因为黑方已经馬1退2所以红方可以馬六进八,那么红炮至少要退二保黑車不吃掉红七列馬。经研究,得出两种可赢情况。一是红炮七退二,另一个是红炮退八。 情况一:红炮七退二。其实,这样做不只为了挡車保馬,还为了为炮九退二做垫。黑士5退4。红馬六进七,将进一。此时红馬七退五車将,是为移馬开車。黑只能馬2进4,如果黑将进一,那么红炮九退二黑寄了。然后红車八平二献車,黑将平4吃車。此时,红車进三,黑将进一,红炮九退二绝杀黑方,是为夹车炮。 情况二:红炮七退八。这样做可能有人就不太懂,这不是原地踏步吗?其实不然,这样可以使黑九列馬离开,可以让红方炮九退二和馬六进七,再看,红方右边有一兵一馬,看似只是摆设,实则是制胜的关键,而此解的关键是舍双車。继续看,黑士5退4,红开始車八平三献車,这棋是为何呢?是为了让黑方支右士,然后在后面起了大用处。红又馬六进七逼黑方出将。此时,为了红可以炮到右翼,于是红又車八平四,黑炮5平4,红車进三献車,黑无奈士5进6,红又炮七平四打卒将军,黑只能士6退5。这时,基本布图已经完成。好戏现在正式开始啦!是不是才发现相位上还有个红马,这时候,炮和馬一通骚操作就在舍双車的情况下赢了黑方。具体操作:馬三进四,士6退5;馬四进二,士5进6;馬五进三,将6退1;馬五退四,士5进6;馬四进三,士6退5;馬三进二,将6进1;馬二退四,将6进1;兵三平四绝杀黑方。 这一情况,历经20回合厮杀,39步来回,我们看看最后10个回合,是真的炮馬用到极致,看似毫无作用的馬兵竟成为了连将残局的必胜关键,而双車只是为其铺垫的棋子。 利用炮的特性,还有卧槽馬的特性,巧妙地将后方馬送到前线,经过一系列弹跳后,黑方瞬间中部空空,然后再将立下汗马功劳的馬献弃,将也被逼到最高层,再以兵跑馬绝杀,宛如一场视觉盛宴,此解真是华丽无比,精美绝伦,妙到毫巅,回味无穷。和另一解法相比,我们先看看马蝶阏氏是什么意思。 马蹀阏氏。这四个字出自于宋代名将岳飞的诗: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岳飞是借用汉朝霍去病大败阏氏国的典故。“阏氏”是汉代匈奴王的正妻,翻译过来也就是皇后的意思,皇帝的母亲,则称为母阏氏。“蹀”即为踏。 为什么这一局起这么个名字呢?那是因为本局,借炮用马,踏遍对方阵营。大家脑补一下,当年汉朝大将霍去病大破匈奴,威风八面,踏遍敌方阵营的场面吧。想想都热血澎湃了。 此棋虽有两解,但我觉得9回合解并非正解,因为这样不仅观赏性较差,而且还与题目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