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十章翻译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王弼:载,犹处也。营魄 ,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
译文:载,如同居住。灵魂,人的永恒居所。一,是人的朴素本真。这是说世人能永恒居住的府宅,可以保持素朴虚静,不使物欲累害其精神,能做到不相分离吗?如果可以,那万物就自来归附。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王弼: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译文:专,不拘束。致,最高境界。这是指不拘束而自然的呼吸,就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没有欲望吗?如果可以,那事物的本质特性就能得到保全。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王弼: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
译文:玄,事物的最高境界。这是说,能够清除不正当的想法,达到一种排除一切物欲障碍的精神境界,能做到不让事物限制原本的清明、扰乱原本的心神吗?如果可以,那就能达到事物的最高境界。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王弼: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译文:任用法术或权术以求得成就,运用术数或权术去探察别人隐秘之事,这叫智慧。排除一切物欲障碍没有任何错乱,如同放弃权威。治理国家要不运用权术,如同放弃权术。能做到放弃权术吗?如果可以,那百姓就不会有藏匿,且国家就治理好了。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王弼: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倡唱,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译文:天门,是天下诞生的原因。开阖,动荡不安的时刻。无论是开还是阖,都要在天下内来往,所以叫天门开阖。保持柔弱地回应而不提唱自己的想法,顺应而不干预。这是说,天下动荡的时候,能做到柔和顺应而不干预吗?如果可以,那万物会自来归附而且能够停留安定下来。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王弼: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将自化。
译文:这是说,达到明白通达的状态,就能没有迷惑,能做到顺应大道而为吗?如果可以,那万物自然变化生成。大道永恒无作为,侯王如果能遵守这个原则,那么万物就会自来归附。
生之
王弼:不塞其原也。
译文:不堵塞万物的本源。
蓄之
王弼:不禁其性也。
译文:不限制万物的本性。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王弼: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主,非玄而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译文:不堵塞万物的本源,万物就能自己诞生,哪来的什么功劳?不限制万物的本性,万物自己就能成就,哪来的什么依靠?万物能长久自足,不是因为我们的治理而造成的,具体的事物虽然有德行,但道才是主宰,这不是玄妙,那是什么呢?凡是说玄妙的德行,都是在说具体事物的德行,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德行的根本是什么,其实它从幽暗深远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