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T #3 & #4
* 笔记全部采用爱因斯坦求和约定和自然单位制。
* 旋量场的东西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整理,所以这篇并不完全按上课内容记录。
* 参考了很多教材的缘故,符号定义会比较乱,大家注意区分。
* 3和4一起更了,是两周的课程内容。

Dirac Field 及其量子化
4.1 Lorentz 群的旋量表示
回顾1:标量场、矢量场在洛伦兹变换下分别有形式
回顾2:群论基础
群是建立了一定运算规则,服从封闭性、结合律,有运算单位元、逆元的集合,具体的内容可参考随便什么数学教材或笔者之前的专栏【Hassani读书笔记】
洛伦兹群:
所有洛伦兹变换操作构成的集合。
六个自由度:3*转动,3*boost 共六个生成元,见之前的专栏QFT#1
洛伦兹群可以有不同表示。
标量场在洛伦兹变换下不变,对应于平凡表示(所有元素映射到1)
矢量场的变换用Lambda矩阵表示,这是一个4维的表示。
【定义】4维角动量:
这是一个二阶反对称张量。给出空间旋转,而
给出boost.
** 接下来的这些内容,我想按我理解的逻辑进行整理。不完全是上课的内容。
【数学基础】李群
要讨论洛伦兹群的各种表示,了解一下李群还是有好处的。
李群是具有群结构的流形,其上定义的群乘法和取逆元的映射都是光滑的。这意味着群的元素g可以由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群参数 α_k 描述:
并且参数可以合理设置使得 g(0) 对应单位元。
这部分内容笔者觉得中山大学的余钊焕老师的讲义就讲得很好,我在这悄悄放个截图应该没关系吧
(https://yzhxxzxy.github.io/cn/teaching.html 这是余老师的个人网站,可以找到最新版的讲义。最开始我也是在往上找些量子场论教材的时候偶然搜到的这个讲义,感觉还不错内容很详细)

【数学基础】Lorentz代数
我们要研究某个态 在洛伦兹变换下的行为。认为该态在洛伦兹变换下服从以下变换
U(lambda)应当是洛伦兹群的一个幺正表示。
Lorentz群是李群,所以采取对李群的一般研究方法,也就是研究单位元附近的无穷小Lorentz变换:
如果定义
可以使得洛伦兹变换的这一表示的恒元附近局域性质为
于是这花体的 J 就是这个表示的生成元。而omega_mu_nu是洛伦兹群的六个独立群参数,分别对应rotation和boost。具体来说,就是
分别是绕x,y,z的转动和沿x,y,z的快度。
不管怎么说,经过一通计算,可以证明生成元 J 满足的对易关系为:
上式就是Lorentz群的生成元所必须满足的李代数,称为Lorentz代数关系。
事实上,可以验证四维角动量也满足Lorentz代数关系:
准备工作大约做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回到Lorentz群的旋量表示。话说回来这章讲狄拉克场,也就是和自旋1/2有关的场,于是要找一个Lorentz群关于自旋1/2的表示。
考虑4个满足 Dirac 代数的 γ 矩阵,即满足下式:
然后,基于此可以构造
反复利用前面的 Dirac 代数关系,可以算出
这正是Lorentz代数关系。于是,就是 Lorentz 群旋量表示的生成元。
S^{0i}对应boost,S^{ij}对应rotation.
gamma矩阵有不同的表示形式,下面列举几个:
① 手征 Weyl 表示:
② Dirac-Pauli 表示:
③ Majorana 表示
这是一个纯虚的表示。
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主要采用手征 Weyl 表象。
其中,σ^i 是泡利矩阵,
于是旋量表示下,γ 矩阵在 Lorentz 变换下满足
其中旋量表示的矩阵:
4.2 狄拉克方程
狄拉克方程的形式是:
可以验证,γ 矩阵及 ψ 场按旋量表示变换时,Dirac 方程有洛伦兹变换不变性。
接下来,如果想构造 Lorentz 不变的 Dirac 场的拉氏量,就要考虑 ψ 场与自身的内积,最简单的构造是.
但考虑到旋量表示矩阵不是厄米矩阵,这意味着在 Lorentz 变换
无法保这一内积不变。因此,需要狄拉克共轭:
Dirac 场的拉氏量形式为:
可以验证该拉氏量代入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得到狄拉克方程。
【Weyl 旋量】
前面提到用手征Weyl表示,Lorentz 群旋量表示的生成元
显然是一个完全可约表示(都是分块形式)。于是考虑把ψ场分解:
两项分别称为左手/右手 Weyl 旋量。代入前面无穷小变换的表达式和 S 矩阵的形式,可以证明左右手旋量变换规则是:
后面还有一些关于Weyl旋量的性质,这里直接放 Peskin 原文了:

4.3 Dirac方程的平面波解
满足 Dirac 方程的解必然满足 Klein-Gordon 方程,故平面波解有形式:
这里 u(p) 有4个分量,称为 Dirac 旋量,只是 p 的函数,而 p 是4-动量。
代入狄拉克方程,得 u(p) 满足
某个量上面加一斜杠,表示它与4个 gamma 矩阵的点积。
要求狄拉克方程的平面波解,核心就是解上面这个矩阵方程。
过程笔者不想多作赘述,这里想先给出两个正能解和两个负能解的形式:
正能满足 (4动量的0分量就是能量),正能解为
其中,,p是4动量。
而 s 用来标记两个不同的解,.
而负能解为
对于上面这些解,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性质 来验证上面给出的两个解确实能够符合 Dirac 方程。
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些解意味着什么。

两个比较常用的特殊解,一是静止粒子,二是动量沿z轴的解。
可以注意到,高能极限下,动量沿z轴的两个解,一个只剩左手 Weyl 旋量,一个只剩右手 Weyl 旋量。不难猜到,这两个解对应的物理意义其实就是 z 方向自旋的两个本征态。
【定义】螺旋度 Helicity
这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定义为自旋在动量方向的投影。
高能极限时,h=+1/2 对应右手手征,反之左手。
零质量粒子的螺旋度是一个Lorentz不变量。
【平面波解的正交完备性】

上面两式均可以计算验证,\bar u 是狄拉克共轭。以上体现的就是正交完备关系,对于零质量粒子用后一个,有质量的可以用前一个。
【自旋求和公式】
In evaluating Feynman diagrams, we will often wish to sum over the polarization states of a fermion. We can derive the relevant completeness relations with a simple calculation:
听说这公式以后挺常用,虽然笔者暂时没搞懂能用来干啥。
4.4 Dirac场双线性型
形如 这样的表达式叫做双线性型,Γ是4*4的矩阵。
众所周知这意味着Γ有16个自由度,而这里我们希望利用四个 γ 矩阵构造全反对称形式的基。
这16个基如下:

这样,任意的 Γ 可用上面列出的16个矩阵表示。这里提一下这个符号约定:
表示一个全反对称形式的求和。
如果定义
可以验证这个gamma5的性质为:
如果在手征Weyl表象,gamma5 的具体形式是
上面五种双线性型,在引入gamma5之后如下:

这五种双线性型分别在Lorentz变换下表现为
Lorentz标量、Lorentz矢量、Lorentz张量、赝矢量、赝标量。
所谓“赝”,指的是在宇称(空间反演)变换下,这东西的变化比正常的东西正负是反的。
比如说两个矢量的叉乘变成赝矢量,就是因为空间反演后,矢量都反了,叉乘的这个结果没变。
这里也放一小段中山大学讲义的片段,他讲的比较专业


由此我们构造相关的两个守恒流:

4.5 Dirac场量子化
接下来量子化狄拉克场。
正则动量密度:
于是得到 Hamiltonian
接下来考虑等时量子化条件,直接类比 Klein-Gordon 场可能给出: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对易关系,如果深究下去会发现这个关系在处理因果律的时候比较奇怪。具体的很多计算过程这里先不记录了,我们这里直接给出结论:
场算符的形式是:
s用来标记不同的解,可以取1和2;
a和b都是产生湮灭算符,它们满足的是反对易关系:
场算符的反对易关系为
真空态由下式给出:
Hamiltonian 用产生湮灭算符的形式写为
总动量为
单粒子态:a-dagger产生一个动量为p的正粒子,b-dagger则产生反粒子。

单粒子态满足的正交归一条件
* 新的关系对于因果律的解决:
各自单独不能构成可观测量,只有 Dirac 场双线性型
构成可观测物理量。要满足因果律,只要类空间隔下的两个可观测量算符互不影响就可以了,

可以验证当前的方法量子化,上式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