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收敛神气(分析与方法)

2023-02-03 00:38 作者:凤月临  | 我要投稿

此篇不论元神识神之别。

神气,依身而存,依身而生。

此神气,本可内养五脏,奉生身。而人不爱惜,识神也好元神也罢,都是身中精华之气。

分析

依问题,做思考,得答案。

六识,说是神气足后方通达。

如今,咱们比例子,以眼识为例!阐述道理。

物质界

人,长有肉眼,可视物质界万事万物有形一切。

一看,眼中神气便假合于物。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应该就是事物反射光,视网膜视锥细胞接受,就能看到事物吗?有些人,看到一个东西,好似能看到事物本身,似乎之间多了对这个物体的体会。这是神与物的合一。也就是南怀瑾说的,神气落在了事物之上,这是非常耗神的。这是外部客观物质世界上的,精神损失。所以,南怀瑾说神气收回来再看。(这个具体方法一会结尾说。先说正题)

意识界

人,有意识界,意识界随心中所想,幻化成物。

只这一个幻化,好比物质界,事物虽在,人若闭眼,神气无所合,自然看不见外界事物。

今意识界幻化,只要已经出现一物像,那就是心中所“看”,这是神气合于所思而“看”到。这也是看。所以,古言:“最怕熄烛而思,最耗人身中神气。”

以上是人的两种“看”,两种神气的消耗。

方法

知道事物的发展逻辑。逆推即可。

1/南怀瑾说的,神气不落于物的“看”,这种方法。

人的眼睛瞳孔跟凸透镜原理相似。凸透镜在初中学过。有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好像是这个记不清楚了。

它的不管几倍焦距,都是在一条线上进行的。我们人眼瞳孔受睫状肌调节(不知道,你就理解成能够变放大镜倍数就行。)所以在这条线上所有位置的事物都能看到。

一,我们寻找一较远的事物(无论大小),但能看到,别是因为距离看不到了。

二,眼珠子和该事物连线,(眼珠子设为0,事物设为100)

三,从该事物往轴线的略小于100(比如大概90)的位置,然后逐渐往回收直至,这个视觉点在眼珠子进近前,然后再去看处于100的事物。

四,体会视觉点在100看该事物,和体会视觉点在眼珠子0处看事物。是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五,熟练快速做到上述,就越能体会到神气的变化感觉。视觉的变化感。

2/要么就不看,这最简单。

闭上眼睛不看,那这是不思不想,才管用。别是不看外界看意识界的幻象。不看,即不用。

3/内意识界的不“看”(其实就是不思,当然意识界幻化成像,归为看。如果是思虑,那就是思。

怎么不看?总说空无而已。有些人走个半天,搞出个,空无像,以空无替杂念诸幻象。

所谓此念头处不就一处,仅是自然。什么是自然?都说自然而然。自然而然是存一个我只是本来存在的感觉。我本来存在,没有外物烦恼。我本来存在,诸像自然空无。我本来存在念无起处。我说的这个点还是太笼统。说不明白。自我境界太低。可以去六祖《坛经》一观。

收敛神气(分析与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