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样的学习方法,能让你做到茅塞顿开?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没有深厚的积累,又怎么能做到毛塞顿开,取得醍醐灌顶的效果呢?
我们知道,智力分布是近似正态分布的,智力低常和智力超群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智力水平正常的普通人。所以,“读书百遍”就是普通人通向顿悟的不二法门。
我所说的“读书百遍”是广义上的,不仅仅是阅读,还包括实践、练习。

第一,多阅读,广阅读。
如果能做好这点,你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本仙儿体悟颇深,当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文学理论“,光听”理论“二字,大家就能猜到这门课有多伤脑筋了吧?尼采、海德格尔、笛卡尔、康德……了解一下?
读理论书籍最怕的不是字数多,而是明明文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我这个人吧偏偏就对理论还挺感兴趣,还特别地向老师请教怎么才能读懂。你猜老师怎么说,老师会心一笑神秘地说:读,多读,不要停。我心里一万个问号飞过,我将信将疑地执行了。一个月后,我发现以前读的不懂的地方我似乎能理解个七八分了!
其实,这不是玄学,这就是因为广泛阅读给思维带来的便捷。
当接触到新材料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神经接收到信息进行处理,当遇到不能归类处理的信息,大脑会暂存在一个区,当我们进行持续输入信息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将后续输入的信息与暂存区的信息进行比对,一旦发生关联,大脑就会将他们归纳处理为一个体系。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顿悟的过程。
所以,阅读带来的好处尤其体现在文科、社会科学领域。

第二,多练习、多实践。
为啥备考要大量刷题,这就是因为“实践出真知”。
尤其像数学这样的理科、自然科学,是需要反复多次练习的。上学的时候,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学习阶段:老师讲完一个新知识点后,会立刻让我们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接着,我们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练习结果还不错,说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还算过关;一种是练习中出现了不少错误,说明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还不透彻。这种时候,你怎么能达到毛塞顿开的状态呢?
练习+思考,你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第三,学习方法很重要。
虽然,我们的学习主要是围绕阅读和练习进行的,但是关键在于学习方法。如果我们盲目地摄入大量的学习材料,却不加以及时的归纳总结,那么我们的大脑就成了装废品的垃圾站。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会向别人请教,观察优秀学习者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转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说什么“看一眼就懂的人”,那都是智商130得了,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