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戏选注】借东风(徐世英)
马连良《借东风》
借东风
简介
赤壁【赤壁:山名。按,赤壁之战究竟在何处,历来有不同意见。一种说法认为赤壁即武昌西南之赤矶山,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结合当时战况,赤壁在蒲圻之说较为可信(另有赤壁在嘉鱼县一说,当与蒲圻县说法同指一地,因两县相临,行政区划屡有变动。赤壁属嘉鱼时,在县城西南;赤壁属蒲圻时,在县城西北)。】之战前夜,曹操驻军江北,周瑜欲用火攻,诸事安排停当,唯缺东风,为此忧郁成疾。诸亮葛预知东风必起,假设坛台【坛台:平地上用土筑的高台,是古代举行祭祀、盟誓、拜将等重大活动的场所。诸葛亮为“祭借”东风,命设坛台,以示郑重。】,祭借东风,风起之后,他为避周瑜杀害,返回夏口【夏口: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旧汉口市)。】。
历史上的诸葛亮博学多才,通晓气象知识。诸葛亮祭借东风之说,虽早在宋元时期就已流行,但历史上却无此事。
一些小说、戏曲为了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他描绘成披发执剑、呼风唤雨的神人,带有极强的传奇色彩。
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总指挥官是周瑜。诸葛亮虽对孙刘联盟的实现及赤壁之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并未参与军事决策,也未具体指挥作战。另外,火攻计亦非出自诸葛亮或周瑜,而是黄盖发现了曹军铁索连船的弱点,向周瑜建议用火攻的办法抗击曹军,周瑜采纳了他的意见,取得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借东风》一名《南屏山》,为马连良的代表剧目之一。
剧中的大段(二黄]成套唱腔脍炙人口、精彩纷呈。这里选用的是马连良的唱词,
主要唱段
诸葛亮(唱(二黄导板))天堑【天堑(qiàn)上风云会虎跃龙骧(xing):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多指长江;风云会虎跃龙骧,古书《周易》上说“云从龙,风从虎”,这里是说龙虎相遇,必有一番恶斗,喻指两军交锋定将展开殊死拚搏。骧,奔驰。】上风云会虎跃龙骧,(回龙)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周郎:周瑜。《三国志·周瑜传》:“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郎,汉以后对青少年的通称。按,赤壁之战时周瑜34岁,诸葛亮时年27岁。但京剧中周瑜以小生扮演,诸葛亮以老生扮演。这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而作的一种艺术上的夸张。】。(原板〕曹孟德【曹孟德: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天时:天命、时运。】占天时兵多将广,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孙仲谋【孙仲谋:孙权,仲谋是他的字。】无决策难以抵挡,东吴的臣武将要战文官要降。鲁子敬【鲁子敬:鲁肃,子敬是他的字。】到江夏【江夏: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一带。】虚实探望,搬请我诸葛亮过长江,同心破曹,共作商量。那曹孟德胜者骄自锁停当【自锁停当:指曹操连锁战船之事。曹兵多为北人,不习船上颠簸,周瑜设计使庞统过江,向曹献“连环计”,曹下令用铁环连锁战船:致使曹军赤壁之战中遭到火攻,伤亡惨重。按,这句唱词一作“那庞士元献连环俱已停当”,但历史上并无庞统(字士元)向曹操献“连环计”之事。】,数九天少东风急坏了周郎:我料定了甲子日【甲子日:“甲子”那一天。我国古时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日,依次组合为“甲子”、“乙丑”、“丙寅”……,组合六十次后周而复始。后来也用这种办法记年。】东风必降,南屏山【南屏山: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设坛台足踏魁罡【魁罡(gāng):“魁”、“罡”都是星名。】。从此后三分鼎【三分鼎:比喻三方对峙,像鼎的三足一样。】宏图展望!诸葛亮上坛台观瞻四方,望江北锁战船横排江上。谈笑间,东风起百万雄师,烟火飞腾,红透长江!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绝唱:本指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诗文创作,这里指空前绝后的丰功伟业。】,赤壁火为江水生色增光。(散板)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趁此时返夏口再作主张【趁此时返夏口再作主张:周瑜深忌诸葛亮之才,派人在东风刮起后杀掉诸葛亮。诸葛亮早有预料,派赵云泊船接应,风起之后和赵云同返夏口。】(徐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