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贩课者」流 & 扭曲的「丛林观」

文 / 可能过于理想化的L
与其做【引流贩课者流】,却想致力于实施→
positive psychological/psychologic interventions,thereby achieving 学生s' wellbeing.
近期心得/思考:
不想做引流贩课者流,教育【不是】提高分数,【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点,让【TA】要比【Ta】强(分数高)→从而→【TA】就可以比【Ta】占用更多的【(有限的)资源】→发动TA对Ta的战争,如此往复。
人文博雅教育,(可能/应当)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思考/涉猎【诸多学科的终极问题】,探索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热爱),当找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则可以社会上扮演角色,最后,为社会做贡献;社会也会因为Ta的贡献,反哺给Ta。
而不是,谁比谁分数高,然后,谁就可以对谁进行霸凌,诸如破局,诸如突围。
教育理想应当是引导学生积极成长/发展,
而不是在学生年幼,各种【观】正在形成的时候,
就潜移默化的灌输一种扭曲的【丛林】观念:
让TA比Ta强【分数比别人高(唯分论)】,
然后步入社会时,TA可以阶级Ta,这种极端。

文 / 可能过于理想化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