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行业巨头聊H265感触(记录一下)

前情提要:盼了一个多月,终于盼来了杭州的一位H265编码器的专家,聊聊这事儿。
首先,业务导向的职位上,本身我们对于解码器的关注度甚至要高于编码器。(因为主播端不顾我管2333)。
1 标准之下,解码器优化空间较小
按标准行事,该咋搞咋搞,片源带了啥信息就咋解。优化幅度比较小。
但就个人观点看。这件事上,可做的东西还是挺多的。主要在于细致程度。根据用户处在的不同状况做优化。可优化的点其实还不少。
2 编码端 模式选择一类的事情,比熵编码可优化度高
因为cabac 也好 cavlc也罢,熵编码层面,算法就这样了。算法优化就很难了。而编码本身,需要对质量进行预测来选择模式,会走很多道熵编码。这个过程可优化。
3 熵编码给到GPU问题比较大
详见cabac算法。
顺便记一下。这玩意是根据编码区间,然后找到某个区间下一段数据就是这个区间的。也就是说,这东西串行度很高,CPU更适合处理。(╯‵□′)╯︵┻━┻
4 推广难度高,毕竟专利收费
确实、逃避不掉。
5 VP9 AV1 的一些比较
HEVC编码效率较VP9而言,快近百倍。但实测浏览器中 VP9解码效率真的比H265高。而且支持度。。chrome家族。。。懂?
一些实测经验:
片源: 三木爸爸的全职OP

选段理由:特效和非特效部分 分布较为均匀。大厂制作动画、电影 时特效在整个片子的占比是经过考究的。这段片子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测试结果
慢速档: 这段OP前一天晚上放在电脑上压(没用服务器),第二天早上上班 差不多压好了。。
快速档:3小时左右。电脑除了压片没干别的。(这个结果还存在着,因为目前除了404视频网站其他家很少支持,要看结果的请私信。)
直播问题还是比较大点的。用服务器转码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得不偿失。
AV1 才发布,没压过。
H265只试过快速档。但是鉴于市面上编码器还挺多的,就不多废话了,自己压下看看。
6 窄带高清/极速高清
编码器无关的技术,H264->H265 可以平行移植。
个人最近观测的,压缩率提升 30%以上。有经验的UP主基本自己都已经做了。其实给类似某音,某手那种民用上传的空间比较大。直播领域,(毕竟不可能做个后期嘛)应用还是比较有前景的。且技术门槛相对编码器,较低。
问题:看了一场假的直播。基本就是。。给游戏直播(以及其他场景)做个美颜 视觉效果更舒服点。23333
后续一些事儿。。
最近进了新同学,很多开发工作在逐步交接。也就是说,自己写代码的时间变少了。很多时候是在研究业务场景和定制优化方案。当然,更多的代码是抛给新同学和乙方写。(然后人家还要大半夜的跟着我看ASMR的房间的问题。)也是比较辛苦。
个人来讲,这段时间,可能多做点后期,也是有些考量,对于音视频预处理方面,一直是自己特别优势的地方,(毕竟写代码的还喜欢做后期的人比较少)。但是最近觉得瓶颈还是有的。以前做后期,很多时候AU、AE卡了就卡了,没太关注过为什么卡。可能最近会多关注下,每个特效背后的东西,为啥导致运算效率低。
PS:犬屋坑了、选段太主观化,导致给观众的情节铺垫不够。超能力女儿(森老板)、P5A(老黑)继续搞。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