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恋爱与婚姻

2022-03-01 22:21 作者:Erickkkk诚  | 我要投稿

  又将是一年情人佳节,首先还是祝各位和自己的另一半长长久久,幸福美满。
但将目光转回自己,有的时候,也难免在和朋友交谈时聊起“你有对象不”“咋不谈一个呢”“你也不差啊,怎么就谈不到一个呢”“要求不要那么高嘛”。说到这里,我就不由得开始对于恋爱与婚姻有了些许思考。
  首先问问各位,大家觉得一段感情中,是“物质”更重要,还是“精神”更重要呢?
或许你会说,“有爱的地方才是家,没有感情还谈啥恋爱还搞啥婚姻呢”。或许你会说“过日子嘛,先不说什么买车买房,请女朋友吃个饭都得要钱吧,没钱怎么行呢。”
二者其实都有道理,只是出发点不同。但在我看来,如果硬要比一比,我还是认为“物质”更重要。有物质没情感,就像一对身价过亿的夫妇,或许最终也难挡家庭琐事的困扰而分开;但只有情感没有物质,你和你心爱的对象连着顿饭不吃,你俩怕是一天都过不下去。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辛。这样的一段感情,真的幸福吗?
所以,我主张任何感情朝着“爱”的方向发展前,首先得具备一定的“物质”要素。
当然,这里的物质不仅可以解释为狭隘意义上的“金钱,房子,车子,衣服……”而且可以视为某种二人共同经营的事务或是某种实践。比如:我和我的对象一起去看了场电影,这就是某种我俩所持有的“物质基础”。但若仅是吃喝玩乐,与酒肉朋友又有什么分别?大家交友时都知道:和自己共度苦难的,有困难时愿意帮你的朋友才是“真朋友”。那么我是否可以认为,那些与自己共度难关,走过风风雨雨的情侣,才是超越一般的肉体激情,而是精神上有所相依的“真情侣”呢?
  因此,我认为合适的对象,应当有过一些共同面对某些事情的经历,尤其是那些共渡难关的过程,二人的情感才得以升华,开始有了精神上的“携手并进”。
所以当与朋友闲谈,被问到“嘿,瞧瞧他俩搂搂抱抱的样子,你羡慕吗哈哈哈”。我总是回答道“也羡慕,也不羡慕”
  我羡慕他们,羡慕他们那种亲密的,与爱慕的对象相互依恋的情感状态,更羡慕那种张驰有力的肢体以至肌肤上的亲密接触。毕竟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渴望爱与被爱的人,这是我所承认也是完全接受的。
但我似乎也不那么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所谓的相爱或许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简单粗暴的因为“他很帅”“他有钱”罢了。至于他/她好在哪儿?有什么优点缺点?我和他/她有未来吗? 对于这些问题往往便以沉默做结了。
这也并不是说:激情带来的情感都是盲目的,都是付钱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是说,希望各位在下定决心迈出那一步之前,估量好自己的实力,想好后果,再做决定。
  所以说,我更倾向于长久的,稳定的情感。至少我从小便抱有一个决心:如果与一位爱慕之人走到了一起,那么便一定要走到底。有且仅是这么一个人,终生无论如何都不改。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个人有着相对保守,求稳的心理特点。有些人认为:谈恋爱也是一种能力,谈着谈着才会。我认为也有其道理,只是我不大能接受那种分分合合,肝肠寸断的情感纠葛罢了。这也就是我对于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中“青梅竹马”这一设定十分着迷的原因了。至少对我来说,倘若能有一位:打小玩儿在一块儿,小时是玩伴,学生时代是同学,组建共同的家庭成为亲人,二人知根知底,长相厮守,你说说,这可该多让人羡慕啊。
  读到这里,你或许能感觉到我身上多少有几分“理想主义”的倾向。这一切也确确实实太理想化了,但我又不愿意很轻易地降低我的“标准”去所谓的“试试看”。我相信爱情的神圣和纯洁性,真正的灵魂深处的共勉才值得托付一生。(所以我极度厌恶抱着极度玩弄的心态讲出所谓ntr,什么绿了谁,什么小三小四,你们仨“一起”的情节或者玩笑)
  那么倘若我和我的对象已经共同经营起了一份稳定而又炽热的情感,是否要往婚姻去考虑呢。至少于我来说,我是一定会的。
  我认为能给爱的人一份承诺并共同组建起一个家庭,这样的爱情才是美满而又幸福的。至少我渴望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那种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而对于我眼中美满的婚姻,我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相爱,尊重,朴实。
  相爱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婚姻的基础之一。夫妻俩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这日子才过得算是有意义。这也是我对于传统“相亲”和现在流行的“催婚”持反对态度的原因。我家长担心我老大不小还没对象没成家,便找了个媒婆介绍了个对象,还逢年过节隔三差五的来催婚,然后我迫于各方压力,两方父母一牵头,匆匆忙忙地便领证结婚了,这样的婚姻真的会美满幸福吗?我不知道……我只希望我的我身上不会发生这种事……
而尊重,便是婚姻的精神保障。任何一份感情的发展,都是两方共同经营,相互扶持,努力的结果。二者都应当为此付出,都应该互相尊重。有了尊重,便不会有什么:“家暴男”在家对妻女家暴,“母老虎”在外撒泼不给丈夫留面子的场面。有了最基本的尊重,也就不可能有什么“锁老婆”的奇葩案件。所以我虽然坚持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但是我仍认为女性的经济独立是必要的,双方都能为这个家庭提供经历财力的付出,相互尊重彼此的付出,这样感情也就便能稳定持久的延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感情会愈加深厚,情比金坚了。
最后是朴实,其实这个与我个人主观感受的结合便比较多了。我还是愿意过平凡,传统,普通的小日子。安安静静,和和美美地生活。那种充满风险的,每天都在追寻刺激,提心吊胆的,各种闯荡徘徊的日子,我觉得还是不大适合我。因此,相比于“刺激”的大富大贵,我还是喜欢“平庸”的平平淡淡的朴实生活。
  当然,回到我们学生的视角,如果我跟以为爱慕的对象聊起“婚姻 家庭 孩子”或许还是会把人家吓坏了吧(笑)。但对于最基本的要求和原则我仍是要坚守的。所以对于什么“是不是最好看”“是不是最有钱”之类的问题,并不是我的第一考虑。我真正考虑是“你是一个适合过日子的人吗?”。你待人友善吗?你会乱花钱吗?你对我们的情感真的忠诚吗?这是我所思考的问题。
那么,如果一切都已经在我的计划和预见之中,我也已经做好了当前阶段的准备(至少在学生阶段能处理好学业与恋爱的关系),并且对未来持有乐观的期待,那就放心去做吧!
但如果,你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好,你还对未来怎么走感到困惑迷茫,也无需紧张。不妨将目光聚焦在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当你有了更渊博的学识,能够站上更大的舞台,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时,你一定会遇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人的。说白了,你现在“硬”找的对象,说不定还没以后在更好的环境更成熟的物质情感基础上找到的对象好呢。何必这么早就给自己“下定义”,把自己“框死”呢?毕竟“未知”又是也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更何况决定权还在你手中呢,不是吗?
  综上,我持有着任何恋爱以物质为基础,精神为保障的观念。并且保持着对恋爱最基本的纯洁性的坚守并对婚姻有着“相爱,尊重,朴实”这三大态度。至于学生时代的恋爱,我多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但无论如何,我也仍呼吁大家对未来应当抱有期待和信心,而不必匆忙下结论。
  最后,谨以珍妮特·温特森 的一段话作为结尾,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感谢你看到最后辛苦了——“我想与你一起度过这一天,聊些有的没的,我不介意站在你旁边洗碗,在你旁边除尘,当你看正面的半张报纸时,我就看背面的半张。”
2022.2.3

恋爱与婚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