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融专硕经验分享】6个月针对性学习使我成功上岸厦大金专,相信你也能

2020-07-13 15:24 作者:凯程金融专硕  | 我要投稿

【个人情况】

本人本科帝都985某管理类专业,像学校里的很多同学一样,被大潮裹挟着参加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等等。总之,这些活动使我很难抽出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全身心的准备考研,但不得不说,考研是需要几个月专注去做的事情,所以大家要学会去平衡时间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最终,我经过六个月左右(6月末到12月末)的复习,上岸厦大金硕。

初试分数为:政治:70+ 英语一:70+ 数学三:110+ 专业课:100+;总分370+;

【关于选择】

关于考研,选对了学校,其实就成功了一半。这里首先大家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还要看报考院校倾向于招录什么样的人才。就拿金融硕士来讲,有的学校对英语要求很高,比如贸大;有的学校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央财;有的学校专业课出题风格更偏论述,有的学校专业课出题风格更偏计算,也有很多学校两者兼而有之,比如清华、厦大;有的学校复试淘汰比例很高,比如西交,有的学校复试淘汰比例较低,比如西财;有的学校比较学术,有的学校培养方案更面向就业等等。

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的话,我最终选择报考厦门大学亚南院的金融。其一我文理科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不存在惧怕英一或数三的问题,包括厦大专业课的命题也是论述计算两者兼而有之的风格,所以综上考虑,我认为我是适合厦大亚南的初试的。值得一提的是,厦大经院金融硕士的统考科目是英二和396,这也意味着公共课相对不会拉开差距,擅长专业课的本专业非跨考的同学更适合报考。其次厦大亚南院比较看重学生的数理基础,我在本科期间也多次参加建模比赛,在经管类学生中数理基础还是比较好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报考厦大WISE的决心。最后厦大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实习机会相对会逊色于一线城市,但是无论经院还是WISE,科研氛围浓厚,这个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需要自己做出选择。

【厦大考研初试的基本信息】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2020厦大wise学院金融专硕考研的基本信息:复试线&最低实录:363 (如果希望复试比较稳妥的话可能需要初试380+才可以)

进入复试的考生中:政治中位数75左右、英语一中位数75左右、数学三中位数120左右、金融431中位数110左右。

以上是本次考研初试的基本信息,大家可以自行参考,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确定自己初试成绩的目标。

【规划】

因为我复习时间有限,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且是跨考,专业基础薄弱,所以在复习伊始,我就将自己的复习重心确定在专业课和数学这两个拉分大项上,政治和英语只是随大流进行了中规中矩的复习。我认为,在考研之初,根据不同院校的统考科目和自身专长特点确定一个复习的大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后面不至于被大潮裹挟着偏离了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初试统考科目复习备考】

专业课

金融431厦大wise和经院是一张卷,整体感觉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120+算高分且是比较困难的。

推荐书目:易纲《货币银行学》、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博迪《金融学》、罗斯《公司理财》、张亦春《金融市场学》。

专业课试卷包含名词解释、简答、计算、时事评述四种题型。

宏观经济学方面,在前期(7月份),我自己因为当时备考五道口金融的原因(9月份换学校),看了易纲的《货币银行学》和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听了凯程老师讲的宏观的全部课程,自己整理了笔记,理顺了逻辑。虽说针对的是五道口金融,但用来备考厦门大学也是足够的。之后就是每天抽出些零碎的时间,学累之后休息的时间来记忆、复习笔记。这部分主要针对名词解释、简答、最后事实评述的一部分内容,个别年份会出一道计算题(汇率那部分),总体分值占比较低,且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必将过多的时间花到这部分上。

微观方面,我在8、9月份先阅读了博迪《金融学》,做了罗斯《公司理财》的课后题,最后在10、11月份用张亦春《金融市场学》和博迪《投资学》的课后题做补充。这部分内容在名词解释、简答、计算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大概能占到全卷三分之二的分值。因此,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消化。四本书不仅要看完,更要将课后题多做几遍。时间来不及的话,博迪《金融学》、罗斯《公司理财》一定要读完、练完。

值得一提的是,厦大六道计算题基本涵盖微观金融的方方面面,不能心存侥幸,遗漏所谓“不重要”的知识点。当然,考场上遇到不会的大题也不必慌张,因为整体而言,厦大金融专业课的分数并不像其他学校那么高。

金融热点方面,我从11月中旬启动复习,直到最后,前后持续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这部分建议买热点课程或老师整理好的文字版热点,自己做框架性的笔记,理顺逻辑,适当记忆即可。答题时先陈述课本中的理论,然后有逻辑地展开自己的分析,最后做一个小总结。这部分不建议自己整理,耗时巨大且没有必要。这部分我当时买的是凯程的热点课,确实很有用。这部分是我认为短期内提分最有效的部分之一,大家一定要针对性的准备,因为性价比真的太高了。

以上是最核心,基本的书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搜集其他人的推荐看,但把上述工作做完,专业课拿中上的分数相信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最后12月份我也做了一些技巧性的准备,去淘宝、咸鱼上买了现成的名词解释、简答来集中记忆。最后一定一定要做真题,还要举一反三,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做真题来串起来。这部分我觉得凯程整理的回忆版真题是众多真题资料中最好的,上面答案讲解举一反三,一道题会串出一串知识点,个人认为非常实用。

数学三

数三部分我是听凯程的方浩老师的课程,觉得他讲课是真的好,深入浅出,方法很高大上。

做题方面,我在7、8、9月份完成李永乐全书,9、10、11月完成李正元全书,因为预感到偶数年数学会很难,所以个人认为做复习全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11月中旬开始做近15年数一数二数三真题(划掉超范围的题目),大部分题都是重复的,所以我当时是三个小时一个年份没有任何问题。我初试数学发挥得不算太好,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临考前背政治、背专业课忽视了对数学的练习,所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将最好的状态保持到最后。

政治

政治方面我还是挺常规的,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跟着政治老师出书的时间在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时间确实很紧张,将大块的时间用来复习专业课和数学,而政治相较而言并不是特别拉分的科目。当然复习时间充裕的同学另当别论。整个复习周期我做了知识精讲、1000题和肖8肖4。根据我和其他研友的经验来看,政治客观题更能拉开差距,所以复习过程中主要保证客观题分数,主观题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前提是认真背完肖8肖4,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那么肖4一定要背)。

英语一

我英语底子还算不错,所以大致复习就是7、8、9、10月份精做阅读的历年真题,每天抽出些零碎的时间背200左右的阅读理解高频词汇,一定要反复背,背新词之前先复习旧词,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背了就忘的问题。最后11月份开始针对不同的题型做一些针对性的技巧性的练习,12月份做一些模拟卷就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复试概况】

厦大复试内容庞杂,有中文面试(占复试总分值的1/2),英语面试(占复试总分值1/4),英文命题的高等数学笔试(占复试总分值的1/6),政治经济学笔试(占复试总分值的1/12)。厦大复试同时也非常公平,每年都有初试高分被淘汰的,也有初试压线最终上岸的。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初试成绩如何,进入复试都要认真准备,放手一搏,不留遗憾。最终成绩由复试成绩*40%与初试成绩*60%加权得出。正因为如此我在复试的时候又报名了凯程的复试班,我初试成绩排位在中后,但我在复试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使得我的初复试排名比初试排名前进了十多名,算是逆袭比较成功的同学之一吧。

【复试各科的复试流程】

中文面试

复试分值最重的一项是中面,也是复试最重要的拉分大项,没有之一。往年中面是群面,流程一般是先读英文材料,然后自我介绍,复述文献,回答问题等等。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是远程单面——一位学生面对多位老师(并不是所有在场老师都会提问),面试时长在10-20分钟。

中面伊始,老师首先检查考生证件,确认考生身份。然后考生开始自我介绍,最后老师就自我介绍和专业提问。

自我介绍环节建议从科研、竞赛、实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等全方面展开,给老师一个大学生活很充实的好印象。就简历中提到的课题项目,要做好老师进一步提问的准备。可以找其他同学研友提前模拟自我介绍环节,加以练习。除此之外,中面中老师也会就专业问题提问,这就要求考生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对金融热点敏锐的嗅觉。在回答时,建议论点先行,然后适当展开,展开时注意逻辑清晰同时也要控制时长,语言组织要精炼专业,最后做一个小总结,回扣问题,避免给老师回答跑题的错觉。这部分凯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在凯程进行了多次模拟面试,模拟面试中会有老师对简历和其他等进行模拟提问,最后做出点评和提出建议。模拟面试使我提前发现自己的问题,较早改正。总之,大家在正式面试前进行模拟练习和模拟论述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紧张的情况下人很容易词不达意,暴露出很多自己不曾察觉的问题。

英语面试

以往的英面是自我介绍,与外教聊天等内容,但今年比较特殊,在远程面试中增加了看图讨论和看段落讨论的内容,英面时长也增加至十分钟左右。因为图片和段落完全是随机抽取的,比起自我介绍而言更加不好准备和不可控,所以今年英面难度加大且更能拉开差距。自我介绍依旧可以比较常规得准备,写好稿子,背熟即可。除此之外建议每天背一些英文句式或好的英文段落,每天记忆一些经济学的英文专业术语,长此以往,定能厚积薄发。至少在考场上用英文表达时不会无话可说。

高等数学笔试

复试高等数学是英文命题,中文作答,难度低于数三,但个别题目计算量较大,需要耐心。这也就是说,复试高数的难点在于题意的理解而不是解答。(我指通过初试且在数三上没有明显短板的同学,在数三上有明显短板的同学要另当别论)为了攻克题意理解这一关,建议首先将全书上出现的数学专有名词查一遍,整理出来,然后可以去百度一些现成的资料进行查漏补缺,最后可以去买一些英文高数的教材,每章读几页,熟悉英文高数的行文规律。相信将这些工作做完,题意理解便没有任何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复试高数准备过程中也还是要适度刷题(没有必要像初试一样花费主要时间和精力在数学上),保持初试的状态和手感。完成了上述工作,高等数学笔试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政治经济学笔试

政治经济学笔试不难,个人认为算是复试四科中最没有区分度的一科了。考试范围比较小(详见见官网通知),难度比初试统考政治略深一些吧。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将厦大本科政治经济学PPT吃透——自行整理一遍笔记,对于课后的名词解释和简答,该理解理解,该记忆记忆,将这些工作做完,政经的笔试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对于政经的复习,个人建议一到两周即可。 总之,要将复试复习的重心放在中面上,但同时对其他三科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确保跟上大部队(我在本文中所有说不用花太多时间精力复习的意思是要确保自己能达到一个平均水平)。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公共课没有明显短板、专业课基础薄弱(跨考),准备时间相对仓促的一名考研人的分享,大家适当参考就好,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我,支持我的同学、朋友、研友,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告诉我消息,给予我鼓励。感谢凯程老师,厦大学长学姐的提点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感谢母校的老师,四年的教导奠定我知识储备的基础。

我也预祝所有师弟师妹们,所有考研人最终都能如愿以偿。相信,星光不问赶路人,但时光不负有心人,与君共勉!

【金融专硕经验分享】6个月针对性学习使我成功上岸厦大金专,相信你也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