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论 身份认同
【探春论 女性管理学 立公弃私 恩威并济】立功而弃私,政治家会超越个人得失,为的是树立公共典范,不论亲私我们都要一体遵行,让这个群体运作能够更无私,更无私才更能持久,也更能够保障所有人的幸福和秩序,这才是政治家的胸襟。无私才能够真正的无私和公正,才真正能够对大我/群体带来福祉,进行真正的贡献。“差不多的人”指的是人格不够深厚,不够坚定,不够无私,这就是一般人,差不多的人只要有一点的权利就会做起威福来了,很常见的现象,一点点利益就可以让他熏心,一点点权利就可以让他得意忘形,一点点失志就会怨天尤人,身边看得太多了,真的都把自己看得太该死的重要,而人格太过单薄,不够厚重,以至于一点点外来的东西就让他产生起伏颠簸。探春人格的重量和人格的笃定,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的。
【探春论 身份认同】好好地反求诸己,我们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事实上才是我们终其一生不断地叩问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奋斗的最高人生目标,这需要在自觉的情况下来进行,不能够由你的天赋、潜意识来帮你选择。所以我们才说,身份认同会涉及到自我觉醒,自我形象,以及自我投射这种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根本的重大问题。
【探春论 身份认同】泰勒假设人类的行动只能趋向于善,所以他认为自我的认识就是一种让生命有意义的追求,把你自己对于自己的故事和善的关系,具体讲清楚的一种倾向。简单来说,他认为人一定要趋向善,你自己是怎样的人,你要让自己的生命是有异议的追求,把你自己的人生去跟这个终究要趋向的善,关系是什么,你自己把这个关系讲清楚。每一个人讲的结果不一样,那就是你为你自己自反己身究竟何所属的一个解答。认同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善的认知,自我的认识就是让生命有意义的追求善,并且与善一起共构的问题。这是哲学家对于人性一个积极正面的肯定。另一位思想界的埃里克森,他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某种心理危机,或精神危机之后,所获得的一种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健全人格(这个健全人格就是指你的人格特质,所谓的身份认同绝非是阶级、职业、伦理角色等等外在的归属问题)ta是一个人对于某种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观念认同的归一,这样的认同是深藏于个人的潜意识之中,而且ta具有统一性和持续性。如果用在每一个人身上,你自己都要先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一般人很顺着一个潜意识的支配,表面上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在做很多的判断和选择,但是我们常常停留在一个生活/意识上的浅层,非常表面的来面对自己,而我觉得这些思想家帮助我们更深刻了解到你事实上不止这样,人也应该不只是那样,而是应该很深入得理解到你可以去思考跟着力的层面究竟有多深,而归根究底,那都是你要对自己的人生很自觉地探究,同时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根植于你内在某个具有统一性和持续性的潜意识中的身份认同,所以你究竟要做怎样的人,这是每一个人归根究底,你最根本你最重要要面对的课题,所以谈到身份认同的问题,必须要注意你涉及到这个层面的身份认同,往往会指涉自我觉醒,自我形象,以及自我投射和自我尊重等等心理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