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作:麦当劳停售奶昔的另一个原因猜想


针对中国大陆停售奶昔一事,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回应,因为大家不喜欢黏稠的口感,更倾向于可乐等顺滑的口感。
这个回应肯定不是真实的原因,因为“不喜欢”只是结果。
而且市场上很多黏稠的产品也畅销,像水果酸奶奶昔。
另外,作为碳酸饮料的代表,可乐大多数人的口感是冰爽刺激,而不是顺滑。
01
奶昔为何曾在西方市场畅销?
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做过非常可靠的实地研究,找到了奶昔畅销的真正原因。团队惊讶地发现,经常购买奶昔的顾客,大多是早上开车去上班的人。
为什么是奶昔呢?
咖啡自然是不适合的,一个刹车,很容易溅得到处都是;
可乐、果汁之类的饮品同样如此,而且它们很容易被喝完,也不那么扛饿;
汉堡、薯条、贝果呢,手会沾到油,不方便开车;还会掉很多碎屑,把车里弄得很脏。
只有奶昔是最优之选。奶昔不会溢出来,不会那么容易喝完,一定程度上可解饿。单手就能拿着喝,也方便开车。
当找到了这个原因后,餐厅可以把奶昔做得更有黏稠感、更大容量,这样更不容易喝完和解饿;包装也可以围绕这一场景和人群创意。
据说因为找到了真正原因,那家餐厅的奶昔销售增长迅速。
02
中国奶昔为何一直以来没有卖好?
通过克里斯坦森教授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西方畅销的早餐场景中,奶昔已经不只是一款产品了,而是一种“开车上班的早餐”。
也就是存在这样一个心智品类:开车上班的早餐。有了这个品类,产品、品牌才得以运行。(注:这个心智品类是基于“任务”而发现的——早上开车上班,人们有吃早餐的任务)。
反观中国市场,虽然许多人也开车上班,但是中小城市一般路途并不远,不需要在路上解决早餐;大型及以上城市道路通常拥挤,基本没有闲暇心情一边喝奶昔一边开车。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有自己特有的早餐胃,可能是两个肉包而不是一杯奶昔。缺少了这样的场景后,这一大块主力消费的需求量就少了。
因此,与其说是不喜欢黏稠口感的奶昔产品,我们认为其中一个真正的原因是中国人缺乏喝奶昔的场景和任务,致使现实中虽有这样的产品,但人们心智中没有对应的任务和品类,最终奶昔只能被忘记。

关于品作
品作取自“作品“,是一家心智品类品牌公司,以心智品类取代产品品类,为品牌创造身份,更有效指引外部顾客和内部经营。品作提供心智品类的创新、4P策略、经营活动设计、品牌转化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