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鹰社】防弹衣
搬运自微信公众号海宁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157号:防弹衣——20世纪军用护甲-Flak Jackets—20th-century military body armour。原作者Simon Dunstan,绘图Ron Volstad。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1:穿“开美科”(Chemico)护身甲的英国步兵“投弹手”,西线,1917年
“投弹手”是经特殊训练用于战壕作战的。顾名思义,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米尔斯式炸弹。这名士兵拥有适用于战壕奇袭的装备和炸弹以及用布满点303口径子弹的马球制成的“晨星棍”。带有裆部护甲的“开美科”护身甲主要是为了炸弹在近距离爆炸时自保。这件特殊的“开美科”护身甲属于第6北斯塔福德郡团第2营的库珀(SidneyW Cooper)下士。
A2:穿枪骑兵胸甲的法国步兵(poilu),西线,1918年
作为一名哨兵,这名步兵站岗时穿着叠加钢板制成的“枪骑兵式”胸甲。为了保护头部和面部,他的阿德里安式头盔上安装了由预备军医波拉克(Polack)少校设计第三版的“波拉克面罩系统”,它在一战结束前的一段时间有限装备部队。士兵的其他装备都是法国标准制式的,包括了身侧的1872式水壶——它装着“比纳”葡萄酒,一种作为步兵们重要支撑的淡红酒,或者如果他幸运的话,他还可以得到生猛的烈性酒“Gniole”。
A3:穿“步兵装甲”的德国“突击兵”(Stosstrupp),西线,1918年
虽然因为自身重量这种铠甲在突击时极少穿着,但一些德国士兵,特别是“掷弹兵”还是在进攻和奇袭时为自己配上了“工兵装甲”。精锐的“冲锋连”突击组的这名成员拥有由各种晚期的装备搭配形成的精炼组合,比如通过左肩背在身背后的步枪和胸甲上围的装备套。他的头盔是1918年版的,它们在战争结束前几个月装备。

B1:穿飞行员护甲的美国陆军航空队B-17“空中堡垒”轰炸机机身中部机炮操作手;欧洲战场,1944年
点50口径勃朗宁机炮的这名机炮手在电加热飞行服外面穿了一款“防弹服”,它包括了一件提供身前和后背保护的M1型飞行员护身甲背心;M4型飞行员裆部护甲通过三条可快速拆卸扣别固定在M1型护甲背心的前端;M4型头盔则拥有叠加在布套里面的硬钢片。
B2:穿MRC型护身甲的滑翔机飞行员团的英国中士,“市场花园”行动,阿纳姆,1944年
二战中地面部队身穿护身甲的例子相当罕见。即将带着步兵们着陆投入战斗的这名滑翔机飞行员团的中士展示着他的“医学研究委员会”护身甲。
B3:穿飞行员护甲的美国陆军航空队B-29“超级堡垒”轰炸机飞行员,太平洋战场,1945年
1945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已经广泛使用“防弹服”了。这名轰炸机飞行员周身被M2型飞行员护甲背心所包裹;M5型飞行员裆部护甲拥有一只护住整个大腿部的护甲和就坐时能护住裆部的裙摆;另外,头盔是M5型。

C1:穿M12型护甲背心的土耳其步兵,朝鲜,1953年
大多数由志愿兵所组成的土耳其旅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令人生畏的名声。这名士兵的全套美国装备包括了M12型护甲背心。
C2:穿M1951式装甲背心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朝鲜,1953年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战争中创立的一些重要的战术和技术革新中就包括了以M1951式装甲背心为模式的防弹背心,图中这名步枪手就穿着它。
C3:穿M1952式装甲背心的法国殖民地炮兵,印度支那,1954年4月-5月
奠边府的战斗中,一些交付到货的美制防弹夹克伞降到了遭到围攻的营地中,这里的炮兵和其他固定阵地中的战斗人员因此得到保护。围城战的最后几天,在战略要地克劳丁(Claudine),穿M1952式装甲背心的这名第4殖民地炮兵团第2营第4连的塞内加尔籍下士正供职于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的阵地上。

D1:穿M1955式装甲背心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越南,1968年
1968年春节攻势的顺化战斗中,这名海军陆战队员用力投掷出一枚手雷。他的M1955式装甲背心上带有典型的口号式装饰——这是违反规定的,按规定防弹夹克和头盔上只能出现姓名和数字之类的字样。
D2:穿防弹服的美国坦克指挥官,M69式矮立领防弹片背心,越南,1968年
在丛林杂役服外面,这名第11装甲骑兵团的坦克指挥官穿的是M69式防弹背心,往上看他戴的则是带有内置通信系统的战斗车辆乘员(CVC)头盔;头盔采用带塑料树脂涂层的防弹尼龙,可以提供与M1头盔相同程度的防护。
D3:穿可防轻武器和弹片的“地面部队用可变量防弹衣”的美国步兵,越南,1969年
在万水(Rung Sat)沼泽地和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网中,美国第9步兵师进行了一场严苛而疲惫的战役。作为巡逻中的关键人物,这名“值得信赖的老兵” 戴M1式头盔,穿可变量防弹衣和作为实验性装备防止足部皮肤病(战壕足)的可快速干燥“三角洲军靴”——这是又一种为作战士兵们特殊设计的保护性装备。

E1:穿空中人员防轻武器防弹衣和防弹护腿的美国陆军飞行员,越南,1970年
机长们为了投送火力需要身子探出休伊直升机,这样就会面临敌人炮火威胁,为此他们得到了陶瓷防弹衣和复合式钢板护腿的保护。防弹衣通常被称作“胆小鬼护板”,这是穿戴者勇气的一种表现。右侧放大图显示了早期的“T65-1”型正面躯干护甲的情况,它上面装腔作势地画着粗糙的靶心图案;后部则是标准的文字加上了当时典型的涂鸦。
E2:美国海军炮手,钛/尼龙合成防弹片防弹衣,越南,1969年
在越南金瓯的河流巡逻艇上执行任务的这名前炮炮手在防弹衣上装饰了很多好战的文字:肩头衬垫上明确的写着SAT CONG——“杀死共产党”;LINE LOI则是一句越战的经典词汇,意为“不好意思”;SIN LOI则无法翻译其意。美式橄榄球保护服和头盔的外形对防弹衣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相反的,因为自身在橄榄球场上所扮演的危险角色,一些四分卫所穿的躯干保护服往往被叫做防弹衣。

F1:穿防弹背心的英国步兵,北爱尔兰,20世纪70年代
英国陆军开发了许多种防弹衣和保护设备来应对北爱尔兰国内安全作战的紧迫需要。这名士兵一身防暴着装,它们包括了拥有第三版保护套的M69式防弹衣、防暴乱护腿以及防暴乱头盔(ART)。头盔在部队中以“克伦威尔”(Cromwell)的名称闻名,这是制造商的名字,它最初设计出了防暴乱防弹头盔,但头盔的缩写因为与艺术一词相同被看作是不太合适的。为士兵提供额外保护的是一面“模克隆”(Makrolon)聚碳酸酯盾牌,武器则为38毫米口径的舍尔穆利(Schermuly)防暴乱枪。
F2:穿Mark 2型爆炸军械处置服的英国炸弹处置专家,20世纪80年代
这名军火专家来自绰号“The Bang Gang”的第321爆炸军械处置连,Mark 2型爆炸军械处置服和Mark 3型爆炸军械处置头盔为他提供了部分的防爆炸物冲击和防弹片保护。防护服包括了硬板胸甲和骨盆护甲以及可拆分的凯夫拉防弹衣及裤子。42磅(约19公斤)重的这套防护服只可以在可疑装置被确定为真实爆炸物时短时间穿着。
F3:穿防弹片背心的英国步兵,北爱尔兰,20世纪80年代
除了标准的DPM(裂片式迷彩面料)制服,这名步行巡逻的士兵还有一套“骨架”织物载具,载具上包括了弹药包、两只水壶以及用来对付汽油和酸性炸弹攻击的用雨披内衬做的“臀围衬垫”以及包裹起来的潮湿毛巾。他的M69式防弹衣拥有最后一版的英制防护套,套子左肩头有一个装野战止血包的口袋,还有一个口袋用来装步话机。英军装备的M69式和M1952式防弹衣只被简单的指称为“防弹片背心”和“防弹衣”;部队今天(本书出版于1984年,译者注)装备的是一种穿在战斗服装里面的防弹衣。

G1:穿Hardcorps 3型“二次机会”防弹衣的特别武器和战术小队(SWAT)成员,美国某大都市的警察部门,20世纪80年代
SWAT的装备需要应对最恶劣条件下的法律实施。Hardcorps 3型防弹衣采用稍微重一些但比陶瓷装甲更坚固的薄片合金钢板,它能在100米距离上有效阻止北约7.62x51毫米口径穿甲子弹的攻击和苏联所有的7.62x39毫米口径AK-47步枪子弹的平射攻击,也就是说它足够防御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手中所有武器的攻击。这名军人的武器是一支莫斯伯格(Mossberg)500-ATP-8SP型气动式散弹枪;他的德国牧羊犬“K-9”得到狗防弹衣的保护可以抵御点38口径特种子弹的攻击。
G2:穿BCME可变量护甲的英国空军特种部队(SAS)士兵,第22空军特种团突击队(CRW)“宝塔”部队,“猎人”行动,伊朗大使馆,1980年5月5日
SAS拥有选择个人武器和装备的广泛自由。装备一支戳号为“Kockler”的Heckler & Koch MP5A3型冲锋枪的这名军人从头到脚穿着如下:一顶裁自“Noddy”三防服的套帽、S6型防毒面具、涂成黑色的战斗服(带有个人改良的袖子口袋、针织袖口和肘部衬垫)和裤子以及联邦德国国防军制式伞兵靴。为他提供保护的BCME可变量护甲可以根据威胁等级的不同进行各种配置;口袋可以加装在前襟上。固定在腰带的右胯部并绑在大腿上的是一只商用的弹簧开锁手枪套,它用来装9毫米口径带20发装弹夹的勃朗宁高威力手枪。右手腕上用带子绑着一只富余的20发装9毫米口径子弹弹夹,而左大腿上的一个皮套上固定着冲锋枪的两支弧形弹夹,此外还有3支弹夹装在腰带左后胯部的黑色皮弹药包里。防毒面具包位于右后胯部,里面装闪光手雷。1003型瞄准仪安装在“Kockler”冲锋枪上,它能为持枪者在各种黑暗或烟雾环境中提供高强度照明源,可以用来寻找、判定或晕眩目标,并在与目标交火时做到先发制人。
G3:阿根廷海军陆战队员,北约/特别武器和战术小队30型防近距离平射防弹衣,福克兰群岛,1982年
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海军陆战队步兵营中很高比例的士兵是职业兵并拥有良好的作战装备。本图人物表现了一名海军陆战队员穿实验性防弹衣的形象,这件防弹衣今天被作者所收藏,它原来属于阿尔弗雷多·范泽蒂(Alfredo Vanzetti)中士。前段和/或后端口袋里安置陶瓷板的这种防弹衣可以有效防御北约7.62毫米口径穿甲子弹的攻击。

H1:装备Rabintex 3型RAV200防弹背心的以色列伞兵,黎巴嫩,1982年
以色列制造的凯夫拉防弹衣在黎巴嫩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中被广泛使用。最初设计来防弹片的Rabintex 3型是以色列国防军的标准制式防弹衣。
H2:穿防弹衣的美国伞兵,地面部队个人装甲系统,格林纳达,1983年
“紧急狂暴”行动中,在大安塞(Grand Anse)的格林纳达海滩酒店附近的这名第82空降师的伞兵装备着M203型榴弹发射器。地面部队个人装甲系统(PASGT)包括了防弹衣和绰号“德国佬”的头盔,它们都套上“林地”迷彩面料制作的套子。
H3:穿防弹衣的苏联装甲车指挥官,阿富汗,1984年
这里描绘了一名在潘杰希尔省的“再见马苏德”行动中的苏联BMP装甲车指挥官的形象。他的防弹衣由合金钢板和合成防弹纤维制成。由于圣战者们只使用少量迫击炮和火炮,所以这些防弹衣主要供车辆乘员,特别是BMP装甲车的乘员来使用,因为在被机枪击中时,弹片会在车内散开伤害舱内的乘员。他的武器是一支5.45毫米口径的AKR“Krinkof”冲锋枪,它是AK-47枪族的一个冲锋枪变种。通过肩背背带携带的ShM型防毒面具拥有经过改进的呼吸过滤器,它保护使用者不受苏联在阿富汗使用的“黄雨”(单端孢霉烯毒气)和其他化学武器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