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功夫》
系,我是猫普普。
我是非常喜欢周星驰的!但我更加偏爱他还能快乐地笑、快乐地搞笑的时期。像《功夫》、《长江7号》我都不怎么喜欢。《长江7号》是很好看,但看着星爷白发苍苍,一脸倦容,我不大想再看。看了会心疼。
其实大话西游两部曲中已经显露他的倦态。但那时候他还能继续搞怪。反正就是以上原因,我一直都没看《功夫》。今天第一次去看(反正会员还没过期啊)。
我并不是那种很专业,对影视拍摄很有看法的人。只是觉得《功夫》确实独一份。
在我心中,它应该可以算是影视拍摄的标准模板吧?有没有过誉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仅仅从它拍摄手法和画面表达(特效)来说,单拿武戏部分出来,国内当下电视剧主流的武戏拍摄手法都做不到《功夫》的水准。现在电视剧不是很喜欢“慢镜头”吗?最近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那种省略号式武戏。拿《功夫》来举例都有“最优解”的剧情表达方法。
本来呢,武打+特效,应该是非常符合当下的影视需求的,是很不错的拍摄手法。值得学习的。可~为什么那些电视剧不肯学呢?是不舍得给特效花钱吗?
星爷的作品的特效,其实都多少有点假,但是它就是跟剧情非常契合,在明知道是假的情况下仍旧被那夸张的表演方式给惊叹到。可能也跟场景道具的状态紧跟剧情有关系吧?在明知道是假的情况下,真实的场景道具能让我相信“这就是结果”。
让我津津乐道的是它漫画式的画面,动画式的动态。播放速度有点慢,但并没有让力量感缺失,危机感扑面而来。特地说这个,是因为我想起了张一山版的《鹿鼎记》,当时他们就说过想用动画夸张的表演手法去演的。《功夫》就是最优解,再不济也可以去看看星爷以前的作品啊!其实香港电影以前搞怪表演方式不算少见,比如成龙醉拳里用手刀戳人头,被师父敲头出包子,攻击裤裆后那痛苦表情,《醉拳》里那些挤眉弄眼的表情,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欧美)漫画式”。而不是像抽筋一样的窒息性夸张表演手法。说回来,《功夫》如果画成漫画,完全可以照搬的。以及特效做的又夸张又好看!说来我看的电影也不是很多,我印象里就只有星爷的电影的特效多是用在角色身上,不像很多影视作品那样喜欢把特效用在场景、招式放波之类的。后面的降魔篇、伏妖篇,其实都让我有这种感觉。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俩电影,都是因为它特效的“真实”很多时候是用在角色身上,让角色的存在更具有说服力。让剧情看起来非常有趣。很多动画电影都喜欢做大场景,但真人电影,像星爷电影那样世界观宏伟的应该比较少吧?因为我很少看其他玄幻电影,所以也不清楚情况。但降魔伏妖篇就是有奇幻大场景,蛮让我惊叹的。佩服其想象力~喜欢降魔伏妖篇就是因为我喜欢里面的奇幻设定,角色也好,场景也好,那个代入感太强了!!还想看更多这类作品呢~特指星爷拍的,毕竟他作品的特效有保证啊!而且他能为了做好作品会竭尽全力。这份热诚,现下的环境里算罕见的呢。
啊扯题了!!不过《功夫》的特效感觉像是“试水”,才有后面降魔伏妖篇的效果。我就喜欢他的作品里的特效!尤其是武打场景里特效的运用~~啧啧。
不得不说,《功夫》就是整一部“教科书”(我就是这么想的)。对我而言也是很值得学习的,学习它的分镜和表现力。绝赞!另外就是真心希望,想拍武侠剧的人能学学!!求求了~~
不过剧情上呢,其实节奏流畅度,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不像以前那种“一线式”。并不是说故事节奏不好,其实星爷拍摄电影手法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只是~~
《功夫》还不算太明显,但后来的伏妖篇就彻底展露他的思绪有点凌乱。多段或两线来做一部电影,如果是《我和我的祖国》那种单元式电影倒还行。但像伏妖篇这种表面一线式,实际是单元式的故事,容易引起观众的“凌乱”。《功夫》其实是“初见端倪”,没那么严重。降魔篇也稍微有点“快进”。我看《美人鱼》那次就有过“终于有点回到以前的样子”的想法。指的就是“一线式”。
你说故事节奏,流畅度,其实完全没有问题。一直都没问题。
一如既往的“有趣”!
只是当我看到主角最后有些单纯地说“想学啊?我教你啊”时,再次提醒我,我喜欢的那个搞怪又快乐的周星驰已经不在了。即便我知道他本身的性格就是腼腆羞涩。但仍旧怀念那个“星仔”。
《功夫》着实很好看!这一部其实蛮多“慢镜头”的,但仍旧打斗场景酣畅淋漓!爽!
说来,知道主角叫什么名字吗?我好像连旁边的胖子和卖冰淇淋的女孩都不知道名字呢~
就是这么一个电影。
真是“大开眼界”~~好喜欢~但都过去多少年了?我现在来夸也没啥意思了。喜欢的其他人肯定已经把好话都给说完了~我就不多说什么。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的演员是谁,我肯定会说周星驰。
喜欢他,主要是他那颗赤子之心。一个人能够在经历大风大浪之时保留童真,沧桑过后仍有赤子之心。对我来说,这个人属实珍贵。尽管他如今已经失去了年轻时那没心没肺的笑容,但能够从他的作品中仍旧能看出他心中那份不受污染的赤诚与童真。
其实有听说拍摄《美人鱼》时有商业赌约。后来《新喜剧之王》就扑了。
《新喜剧之王》我是没有去看的。因为我讨厌“炒冷饭”。对我来说,只有江郎才尽之流才会眷恋旧日风光。
在当时普遍缺乏创新能力的时期,出现降魔篇,真是太惊喜。在当时普遍大家都在消耗自己的名声来捞钱的时期,出现美人鱼,令我更相信周星驰仍旧具备创造力。与同期的那些曾经合作过的演员明星对比,他那份孜孜不倦的创造力犹如《功夫》主角那般不服输、奋力挣扎,是十分、非常、极其难得。
尽管未来已经不大可能再见到星爷去演戏。比较遗憾。但希望~未来能再去看他的作品。“炒冷饭”就不要再来了啊~
或许后面作品的赞誉不比《功夫》高,但星爷的作品仍旧富有惊喜~期待未来~